查看: 38|回复: 0

[其他] 社评:欧委会如此调查,有必要给个说法

[复制链接]

1

听众

0

收听

0

好友

举人

Rank: 6Rank: 6

UID
171244
积分
1006
回帖
359
主题
144
铜币
2530
威望
754
银币
0
贡献
0
发书数
2
注册时间
2024-3-6
最后登录
2024-6-25
在线时间
75 小时
发表于 2024-6-15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链接: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4ID2OOVUPeC


来源:环球时报
-2024-06/15    00:48

    欧委会周三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初裁披露之后,正在激起持续的反对声浪。欧洲媒体关注到,包括宝马、大众、奔驰、斯特兰蒂斯等几乎所有大厂,都表态不支持欧盟提高对中国产品的关税。斯特兰蒂斯更是在欧委会初裁披露的第二天,就高调宣称将扩大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挪威财政大臣直言不会追随欧盟提高电动汽车关税。中欧之外的第三方媒体,很多也在质疑欧盟征收关税的效用,称此举对欧盟是双刃剑。
    随着更多细节的披露,欧委会这个反补贴调查更加令人感到不安。首先,这显然是一场“有罪推定”式的调查,根本不顾及中国企业的抗辩,还人为构造并夸大所谓的“补贴”项目。其次,这场调查的目的也引人质疑。有了解详情的专家披露,中国企业反映欧方在调查中要求他们提供电池的配方,还有很多涉及企业隐私、商业机密和核心技术等信息或数据。最终的结果也有明显针对中国优势企业“掐尖打击”的色彩。
    作为一次欧委会基于主观判断有“威胁”,而非欧盟相关业界主动申诉发起的反补贴调查,从一开始就带有很强政治动机。抽样调查的依据、范围等相关内容严格说起来都是一笔糊涂账,现在曝光出来的关于调查的细节也让人大跌眼镜。难道这就是一贯宣扬法治、规则和自由贸易的欧盟坚持的“欧盟方式”?在布鲁塞尔举办的多场听证会上,中方的立场关切从未得到欧委会正面回应,听证会“形同虚设”,这是中国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普遍感受。存在这么多可疑、违规和不清不楚的地方,欧委会准备向世人作何解释?
    我们注意到,在欧委会发布的公告中多次强调仍期望与中国政府达成共同解决方案,在具体的时间上双方也存在着两个磋商的窗口期。中国商务部已启动与欧盟磋商。我们希望通过磋商,兼顾双方关切,达成某种互惠安排,替代单边关税。但这有两个前提。第一,必须以世贸组织关于补贴的界定为标准,而不能基于自定的、与之不相容的标准。第二,必须严格地以充足的事实而不是推论为依据。离开了这两点,是很难达成协议的。
    这几天,欧洲舆论对可能实施的关税普遍非常担忧。对于欧委会而言,当务之急仍然是要想清楚自己的利益和目标所在。如果是想把中国电动汽车拒之门外,那么舆论中众多关于欧盟自身也将损失惨重的分析欧委会可以多看看。如果是另一种想法,想以此举逼迫中国汽车厂商到欧洲本土投资,那也很有必要提醒一点:诚信是最好的招商政策,稳定是最佳的营商环境。企业对欧洲市场的信任失去了,靠任何策略都弥补不了。保护主义竖起的不会是保护墙。
    所谓初裁发出以后,各方舆论尤其是欧方高度关注中国可能出台的反制措施,包括白兰地、大排量汽油车进口暂定关税等都被关注,国际乳品业和猪肉业从业者也很担心。中方的态度其实很鲜明,我们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现在,离临时性征税真正落地还有不到一个月的窗口期。中欧之间曾经有过磋商解决争端的成功案例,依然存在像2013年时那样经过谈判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关键在于欧盟的态度。如何摒弃单边主义,回归世贸规则,与中方一起,做大蛋糕,争取双赢,这是欧盟需要认真考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4-6-26 06:35 , Processed in 0.03455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