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帖子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82|回复: 0

[语言、文字、文学、艺术] 《观世相:古典小说里的浮生与世情(上下册)》作者:多人【EPUB】

[复制链接]

用户组:进士

长安街第一蝙蝠侠

重建论坛勋章

      UID
1486
      积分
8570
      回帖
402
      主题
1326
      发书数
1235
      威望
6471
      铜币
16925
      贡献
0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1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7
发表于 2025-3-2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顾晓白 于 2025-5-14 13:15 编辑




内容简介:
⌘江湖恩怨,红颜倾城,家族盛衰,妖魔鬼怪,尽在中国古典小说,一本书重现古典的审美变迁与奇幻人间!

⌘编辑推荐⌘

◎由国内名校11位颇有建树的中青年学者所写,涵盖11部魏晋到晚清的经典著作,是初高中大语文延伸学习的必读篇目。

此本由南京大学的苗怀明教授、同济大学的刘强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的叶楚炎教授等撰写,这批学者中有的在公共平台上的讲课视频也是备受欢迎,如刘晓蕾对《红楼梦》与《金瓶梅》的讲解。各位学者在自己研究领域发挥所长,讲解了《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让我们跟随11位学者一探魏晋到明清,最会讲故事的那些中国文人,用自己的笔墨写下了怎样的真实中国?

◎以“小说与社会”为切入点,揭示这些作品背后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此重新发现真实的中国。

中国小说普遍具备“世代累积”的创作特征,决定了在小说里沉淀了大量的社会和文化内涵,此外它也承载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现实关照。心怀天下的大义与精致的利己主义并存;英雄快意恩仇的行事,却又有无尽的寂寞枷锁;自由、规则的相容与相斥;读书人的傲骨与现实窘境的相互交替;黑暗时代的畅谈与无声中的反抗交相辉映;这一切复杂的情感与现实尽在古典小说中流淌,无声无息,令人百味杂陈。

◎丰富的故事情节,严密的逻辑体系,兼具可读性与严谨性。

小说历来因其生动的描写被大众所接受,可读性极强,本书在古典小说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学者的考证与研究,给出了现代人解读古典小说的新视角,赋予新的时代体验。

◎打破电视剧等媒体所带来的传统认知。

电视剧化的古典小说,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很多人可能没看过原著,但也能对名著大谈特谈,但是戏剧化的作品是真实的作品吗?《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西天取到真经,但是在看电视的过程中,您是否注意到孙悟空也有着强大的朋友圈?是否深刻感受到其中所表达的自由与规则?《聊斋志异》可能有的人在看电视剧还会感到害怕,但本书作者说:“如果大家细读《聊斋志异》就会发现,全书近五百篇作品,能够吓到人的其实超不过两三篇。”

◎古典小说里永恒的主题,仍适用于当下中国人的社会思考和情感体验。

像风度、智谋、抉择、宿命、规则、欲望、边缘、诚笃、功名、侠义、家族、自由、生命、爱情、伦理、女性、正义、青春等等,也是当下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对的社会议题和生命议题。古典小说,像那些人类永恒的哲学经典一样,不仅提出了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也给出了极具启示性的答案。

⌘内容简介⌘

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里,古典小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它保留了世代累积的文化印记,也保留了最多的古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细节,以及他们思考人生意义和面临选择与行动时的观念、逻辑。中国古典小说一方面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文学化反映,另一方面也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它塑造了中国人情感密度最高的经典文化形象和文化符号。若想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古典小说是一把极具魅力的钥匙。

本书邀集11位在古典小说研究界卓有建树的中青年学者,围绕“小说与社会”这一主题进行创新研究,以中国文化与社会的一个核心面向切入,主题式解读一部或一类小说,揭示这些作品背后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此重新理解古典的中国。

经典不会过时。古典小说里丰富的人性探索、深刻的社会洞察,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经验,和当下中国人的社会思考和情感体验有了深度的共鸣。古典小说里恒久的主题,也是当下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对的社会议题和生命议题。古典小说,像那些人类永恒的哲学经典一样,不仅提出了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也给出了极具启示性的答案。

作者简介:
编者简介

苗怀明,1968年生,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古典小说领域最活跃的知名学者之一。“古代小说网”微信公众号(gudaixiaoshuo123)创办人及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在《文学遗产》《文献》《红楼梦学刊》《明清小说研究》等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出版《二十世纪中国小说文献学述略》《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史论》《风起红楼》等多部著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铜币 +2 收起 理由
杨超越 + 1 + 2 感谢您为论坛发书,致敬!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8 01:55 , Processed in 0.22241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