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60|回复: 0

[历史、地理] 《道咸宦海见闻录》清代官员张集馨

[复制链接]

用户组:白丁

      UID
14769
      积分
8
      回帖
1
      主题
1
      发书数
1
      威望
6
      铜币
25
      贡献
0
      阅读权限
5
      注册时间
2025-4-11
      在线时间
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0
发表于 2025-4-12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咸宦海见闻录》是清代官员张集馨(1800-1878)的自编年谱,以日记体形式记录了道光、咸丰两朝官场生态,是研究晚清政治史、社会史的重要原始文献。以下为该书核心信息:

内容构成
  • 主体年谱
    按时间顺序详述作者1836-1865年的宦海生涯,涵盖山西、福建、陕西、四川、甘肃等地的为官经历,涉及赈灾、剿匪、刑狱、财政等政务细节。

    • 典型事件:揭露甘肃总督乐斌集团贪污案、四川犍为县亏空案,详述官员间贿赂、摊派、宴饮等潜规则运作。
    • 官场生态:如地方官为保仕途向京官“冰敬”“炭敬”(季节性贿赂),陕甘总督乐斌纵容下属贪腐却沉溺戏曲享乐。

  • 附录文献
    • 日记选录:如同治年间镇压回民起义的军政记录。
    • 朋僚函札:收录曾国藩、李鸿章、胡林翼等晚清重臣书信,展现高层决策内幕。
    • 《时晴斋主人年谱》:外甥詹嗣贤补编的张集馨生平补充。




历史价值
  • 官场腐败实录
    • 揭露“陋规”制度化:州县需向督抚缴纳“公费”“部费”,陕西粮道年入白银数万两,官员“以亏空为常例”。

    • 描述“捐官”泛滥:候补知县为补缺需送数百至数千两贿赂,部选官员到任前亦需打点。


  • 社会矛盾缩影
    • 记载地方械斗(如闽南宗族冲突)、民众困苦(陕西饥民“食树皮草根”),以及鸦片战争后清廷应对失措的实况。
  • 制度崩坏侧写
    • 军队腐化:绿营兵“雇人充役”,临阵溃逃;军费虚报成风,如西北军需“报销数千万两,部费耗二百万两”。
    • 司法黑幕:御史弹劾案件时,巡抚为保皇帝颜面伪造调查结果,知县以“全省行贿账册”要挟上司。




作者视角
张集馨虽自诩清廉,但身处体制内不得不妥协(如任陕西粮道时年耗银1.7万两用于宴请)。其记录兼具士人理想主义与务实观察,被吴思《潜规则》等研究频繁引用,视为“非虚构版《官场现形记》”。


后世评价
  • 史学界定位:与《啸亭杂录》《檐曝杂记》并列清代三大官场笔记,因“亲历性”成为近代史研究核心史料。

  • 社会意义:揭示晚清系统性腐败如何加速王朝崩溃,对理解传统官僚制度缺陷具启示价值。


该书现存版本以中华书局1981年版为通行本,近年多次再版,近年白话译本《我在大清官场30年》亦引发公众关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5 20:28 , Processed in 0.07283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