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41|回复: 0

[宗教哲学] 《自我的探寻: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诞生》作者:戴军【EPUB】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UID
15099
      积分
1028
      回帖
45
      主题
131
      发书数
130
      威望
810
      铜币
4190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4-15
      在线时间
6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6
发表于 2025-4-22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我的探寻: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诞生》
作者:戴军

内容简介: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个以“无意识-前意识-意识”这样的心理结构,来确认“无意识存在”的人,这个心理结构对应到人格结构上,就是我们现在已经很熟悉的“本我-自我-超我”。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假设,意味着人类的行为无论健康或病态,都有一个我们可以挖掘的意义。从此以后,那个不可捉摸的、有各种变形的欲望世界终于有迹可循了。
“无意识-前意识-意识”、“本我-自我-超我”,以及弗洛伊德试图用来解释推动世界运转的“生本能-死本能”,这些重要的心理学概念,都是在《自我与本我》这部晚期作品中第一次出现的。这本书,是他第一次对人类心理结构及其运行模式做理论梳理,在心理学历史上堪称里程碑事件:如果说牛顿是第一个描述万物的运行结构与动力的人,那么弗洛伊德便是第一个描述了人类心理结构与动力的人。
《自我的探寻》这本书,是对《自我与本我》的发散性解读,以期能够让读者对弗洛伊德晚期的重要理论有入门式的理解。书中依次会谈到弗洛伊德创作《自我与本我》的社会和个人背景,无意识研究的简史,弗洛伊德如何通过对癔症、梦的研究确信了无意识的存在,他怎么看待被压抑的欲望,由此,他发明定义的心理结构“无意识-前意识-意识”和它的人格结构的变形“本我-自我-超我”有什么含义。

作者简介:
精神分析实践者,精神分析行知学派成员,作品有《左和右的精神分析》等。 擅长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弗洛伊德理论,在豆瓣写有阅读量10万+的心理分析普及文章,分析与写作之余,在推动“精神分析文库”项目的出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铜币 +2 收起 理由
Hooshaun + 1 + 2 感谢您为论坛发书,致敬!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6 21:18 , Processed in 0.1536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