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63|回复: 1

[医药、卫生、生物科学] 《六经辨证解温病》 作者:胡希恕 【EPUB】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UID
2085
      积分
1475
      回帖
383
      主题
303
      发书数
302
      威望
830
      铜币
19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8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7
发表于 2025-4-23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师承学堂·经方医学书系·六经辨证解温病:胡希恕温病条辨讲义》是现代著名经方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胡希恕先生以“六经一八纲一方证”的伤寒理法,用“按语”的方式评说《温病条辨》上中下三焦篇章。虽是一家之言,但极具启示意义。是“以伤寒解温病”的代表力作。 胡希恕先生处处以伤寒临床家的角度对《温病条辨》进行解读,在《中医师承学堂·经方医学书系·六经辨证解温病:胡希恕温病条辨讲义》按语中明确提出“为病的阴阳表里虚实,仲景乃括之以六经,树立了中医学特有的病理生理学的大纲”。上焦篇第二十三条,胡老则直言不讳:“若治亦只有白虎重加人参一试,东垣清暑益气汤又何足以当之。又于猛恶温热证,则必须急下其热,我每用炙甘草汤去桂姜参枣,加大量石膏、大黄,为益津下热之治,极验,学者可试之”。中焦篇四十二条,胡老单刀直入:“潮热、呕恶、烦渴、汗出、胸痞、自利等证,明...(展开全部) 《中医师承学堂·经方医学书系·六经辨证解温病:胡希恕温病条辨讲义》是现代著名经方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胡希恕先生以“六经一八纲一方证”的伤寒理法,用“按语”的方式评说《温病条辨》上中下三焦篇章。虽是一家之言,但极具启示意义。是“以伤寒解温病”的代表力作。 胡希恕先生处处以伤寒临床家的角度对《温病条辨》进行解读,在《中医师承学堂·经方医学书系·六经辨证解温病:胡希恕温病条辨讲义》按语中明确提出“为病的阴阳表里虚实,仲景乃括之以六经,树立了中医学特有的病理生理学的大纲”。上焦篇第二十三条,胡老则直言不讳:“若治亦只有白虎重加人参一试,东垣清暑益气汤又何足以当之。又于猛恶温热证,则必须急下其热,我每用炙甘草汤去桂姜参枣,加大量石膏、大黄,为益津下热之治,极验,学者可试之”。中焦篇四十二条,胡老单刀直入:“潮热、呕恶、烦渴、汗出、胸痞、自利等证,明是阳明少阳并病之属,用小柴胡汤治之乃佳。所出杏仁滑石汤,与证不大合拍。” 原书系油印本,所引《温病条辨》版本为问心堂版本(增加“补秋燥胜气论”),且只选取最精华的上中下三焦篇章,删去序言、凡例及原病篇、杂说、解产难、解儿难及文中所夹朱评、汪按、征按。 胡希恕(1898-1984),中国现代杰出的经方临床家、思想家、教育家。“谨守病机派”的代表胡希恕先生,与“脏腑经络派”的代表刘渡舟先生、“方证药证派”的代表叶橘泉先生,构成中国现代伤寒学术史上的三座高峰。胡希恕先生精于仲景学说,也对内经、温病等各家学说多有涉猎,能够伤寒温病融会贯通(本书即以“伤寒理法”通解《温病条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秀才

      UID
3025
      积分
947
      回帖
35
      主题
124
      发书数
123
      威望
744
      铜币
4156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3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7
发表于 2025-5-2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老,一代中医大家,感谢分享如此好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7 23:41 , Processed in 0.19028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