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46|回复: 0

[经济、管理、金融] 《我国非正规金融区域差异研究》作者:单美姣【EPUB】

[复制链接]

用户组:翰林

桥来桥过,脚踢脚消

重建论坛勋章

      UID
229
      积分
12058
      回帖
174
      主题
1891
      发书数
1798
      威望
9227
      铜币
23633
      贡献
0
      阅读权限
8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13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8
发表于 2025-3-29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简介:
单美姣,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金融专硕中心主任。暨南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公司金融。 已在《金融与保险》《理论探索》《兰州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选取具有典型地域代表特征和发展特色的浙闽合会、东北对缝以及西南化丛作为我国非正规金融区域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进行梳理和阐述,重在讨论不同组织模式下的运行机制、信贷流程以及组织间的异同比较。然后,研究运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对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总量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并运用经济周期理论,对各地区非正规融资规模的调整变动周期及区域差异结构展开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再次,运用地下经济测量方法,选择与农村经济发展容量最为匹配的金融统计口径,并运用较为精准的统计数据将我国非正规金融的规模测算研究整体推进至形成30省自1980~2015年的面板数据。基于本书第2章~第4章对我国非正规金融组织、总量、结构地区差异的比较研究,全文第5章重点探讨了我国非正规金融运行绩效的区域差异。 研究首先对C-D生产函数进行了扩展,并进一步利用方差稳健的OLS估计、2SLS估计、LIML估计、GMM估计以及IGMM估计等不同实证方法,就东、中、西部地区非正规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展开实证分析。随后,本章研究通过加入融资因素的Diamond模型,拓展得出非正规融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本书最后围绕组织建设、总量平衡、金融协调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继续发挥区域性非正规金融组织自身优势并引导其规范成长;促进东、中、西部地区非正规融资总量与结构的均衡协调发展;发挥非正规金融平衡区域经济增长的金融协调功能;以及借助非正规融资渠道推动各地农户消费稳定增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发帖际遇]: 莫问 在孤儿院做义工,奖励 4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9 01:58 , Processed in 0.09348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