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18|回复: 0

《红楼梦》:林黛玉的外貌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1971
      积分
967
      回帖
51
      主题
213
      发书数
0
      威望
835
      铜币
3467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9
发表于 2025-4-26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整部《红楼梦》里,伟大的作家曹雪芹对贾府上下若干女子的外貌有过许多精彩的描写,不用说主子群里王熙凤的“丹凤三角眼,柳叶吊稍眉”,薛宝钗的“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涂而朱,眉不画而翠”,就是丫环群里,提起花袭人,作者也通过贾芸的观察说她,“细条身材,容长脸面”,鸳鸯则是“蜂腰削肩,鸭蛋脸,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就算是宁府里有名无姓的丫头卍儿,也是“虽不标致,倒还白净,些微亦有动人处”。而作为红楼第一女主角的林黛玉,作者对她的外貌的描写几乎是惜墨如金,而且几乎全部是“务虚”而非“写实”,譬如宝黛初会,在贾宝玉的眼里,这个妹妹“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读者仍然大惑不解,这个林妹妹,到底长得啥样?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林妹妹,第一个将林黛玉的形象具体化的应该是50年代末上海越剧团的王文娟,自越剧《红楼梦》首演成功后,林黛玉便成了中国男性的偶像,她的美丽与才思,她的恋爱幻灭的凄惨结局时时在观众的心头浮现,成为挥之不去的悲思。然而细观王文娟的外貌,脸型饱满丰润,眉清目朗,长得过于“写实”,并不完全是曹雪芹笔下林妹妹的形象。但是越剧里的王文娟唱念作俱佳,尤其是唱词,可谓余香满口,“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这两个人一递一声地吟唱与其说是宝黛初会时的一见倾心,毋宁说是三生石上两个旧日精魂所践的盟约。想当日绛珠仙子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降临到凡间,可不就成了宝玉眼里的“神仙似的妹妹”!

  王熙凤看林黛玉则是“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固然媚上欺下的王熙凤的话不可全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小厮们说王熙凤“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但是这个炙手可热的管家二奶奶是何等样的人物,她倒真不必逢迎林黛玉,就算是哄贾母高兴,也不必把话说大了收不回来,在二奶奶世俗的目光和言辞里,“标致”二字应该是最高的最有文化的赞美了,她还曾经自嘲自己和心腹平儿是“烧糊了的卷子”呢。

  另一个俗到骨灰级的人物不用说是薛蟠,“魇魔法姊弟逢五鬼”一回,王熙凤和贾宝玉被赵姨娘和马道婆使了魔法魇住,贾府乱成一锅粥,薛蟠怕自己的家人被人沾便宜,慌慌张张顾了头不顾腚,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自己“已酥倒在那里”。每看及此处,总要笑到喷饭,只因写得实在幽默。薛蟠是个呆霸王,既蠢又坏,偶有憨拙之处却又引人发笑,使人快乐。他所见过的各色女子可谓多矣,美丽如香菱,也被他看作“马棚风”,但是见到林黛玉,便即刻惊为天人,于是马上“酥倒”,由此可见对于美之一物,雅和俗的差别并不算很大。

  林黛玉的形象再次以强有力的形象出现在荧屏上就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陈晓旭,虽然有观众对她不甚满意,但是二十年来,说到林黛玉,还是陈晓旭的形象占据了观众的脑海。第二十三回,贾宝玉以张生自比,拿莺莺比喻黛玉,黛玉气得“微腮带怒,薄面含嗔”,这个“薄面”二字倒真是像陈晓旭,白净秀气瘦削的脸庞,生起气来连腮带耳通红。眉眼五官是不错了,但是神态上似乎总差那么几分。第二十六回黛玉去敲怡红院的门,不巧晴雯和碧痕拌嘴,不给开,黛玉便立于花下抽抽搭搭地哭起来,作者此处写道“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纵观全书,这样毫无保留地称赞一个女子的美貌,而且完全是以写作者的角度和口吻,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作者写凤姐的美貌,笔法酣畅活泼,写宝钗,笔触委婉含蓄,写尤三姐,笔锋犹如泼墨,痛快淋漓,没有一个人让作者付出百分百的爱意和赞叹地去描绘和对待,除了林黛玉。陈晓旭嘛,还差点。

  一个女孩子美到林黛玉那样的程度似乎就不该用写实的笔法,比如在《诗经》中对美女有这样的描绘“手如柔荑,肤若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绝不能说它不好,但是你如果把这些个比喻的东西拼到一起,那简直是个可怕的大怪物。唯有最后那一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才能够引人遐想,这也是“务虚”打败“写实”的一个范例。

  有一句话叫“相由心生”,性格跟外貌是不无关系的,林黛玉固然小性,爱发脾气,说话刻薄,但是她所有的指向只有一个,那就是贾宝玉。她害怕这份爱情归于虚无,她以刻薄和眼泪为武器不断地进行试探,在一无外援协助,二无友军支持的大观园里,她的武器只有她的卓越的才思,相貌,和不屈服、不媚俗的性格,贾宝玉将北静王所赐的鹡鸰香念珠珍重送给黛玉,黛玉连理都不理,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在林黛玉的心里,她只爱贾宝玉一个人,其余人都是可有可无,什么皇族国戚,她统统不放在眼里。薛宝钗跟林黛玉比起来,就截然不同了,她是为待选才人代善才搬来京城贾家,后来虽然这件事情不了了之,然而还是可以看出来,薛宝钗第一选择的,是当今皇上老大,贾宝玉实在是待选失败后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宝钗固然“随分从时”,但读者千万莫要被这个假象所迷惑,一个自动、自愿加入到封建礼教的行列中,并修炼得相当完美的女孩子,因为违背了人的天性,所以她要年年吃“冷香丸”,以化解胸中郁结的淤塞热毒。而林黛玉,她活得一派坦荡,自然,诗情画意,要哭就哭,要笑就笑,她的眉头“似蹙非蹙”,只是因为怀疑宝玉的爱情,她的眼泪,也只是她最后的捍卫爱情的武器,她是真贵族,而非假道学,这样的一个纯真如白纸的女子,虽然在生活的技术技巧上远远逊于宝钗,但是总能给人以爱情的感觉,黛玉有如此的心,必然就有如此的貌,现在你终于知道林黛玉有多美丽了吧!

  总字数:2050
  作者:费晓菁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184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0 04:51 , Processed in 0.12430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