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27|回复: 0

《怨女》:为何怨女多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UID
205
      积分
1205
      回帖
167
      主题
225
      发书数
13
      威望
996
      铜币
5464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4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0
发表于 2025-4-27 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说张爱玲笔下的女人大多是怨妇,为何怨妇多呢?难道女人们愿意做怨妇?如果可以选择,没有一个女人愿意做怨妇,她们会选择黄蓉小龙女王语嫣郭芙郭襄阿朱阿紫赵敏周芷若杨不悔小昭,偏偏当了怨妇。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怨妇的长成吧。最典型的莫过于《怨女》中的银娣,银娣未嫁前也是有着自己的原则的,当吴家婶婶第一次给姚家少爷说媒,银娣大闹一场,柴家的女儿怎么能给人家做小呢。“她哥哥嫂子大概倒是从来没想到在她身上赚笔钱,一直当她赔钱货,做二房至少不用办嫁妆。”已无父母的银娣,只能是哥哥作主,媒妁之言,而哥嫂呢,“也是因为办嫁妆这笔花费,情愿一年年耽搁下来。”为了省钱,为了挣上一笔钱,并没有考虑自己亲妹妹的感受。一个不被人外人尊重,不被家里人看作亲人的女人,能一点怨也没有吗?银娣十八岁了还没有定亲,在当时的社会不能不说是一个大龄女青年了,哥哥开着麻油店也是小农经济人家,而银娣自己是个漂亮的女人,“漂亮的女孩子不论出身高低,总是前途不可限量,或者应当说不可测...”可是又有什么用一旦嫁的不好,在丑些也不过如此,她的漂亮反而成了可惜。

  没有人为她考虑,即便是外婆外公替她看上的药店伙计小刘做媒,也是有着一份私心的,可至少那是她喜欢的人啊。

  姚家给软骨病的少爷娶姨太太是要当家的,所以又要出身好,又要会写会算,相貌又要好,而银娣家开着麻油店也算正经人家,银娣每日里站柜台算帐收钱是一把好手,相貌当然不用说,就说每天那么多来店里骚扰她的男人们就可以看出来。她很恰巧的成了姚家媳妇。

  大户人家的媳妇哪里好当啊,又是一个得着软骨病的瞎子的女人。一个贫苦人家又是站过柜台的女人嫁到大户人家,怎么可能得到尊重呢,上至夫家合家大小冷嘲热讽,下至艳羡的哥嫂的阿谀奉承,银娣在这两面夹攻下,再正常的心理逐日摧残也是要变态的。一旦变态更没有人喜欢她。她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当一个十足的怨妇。

  银娣不是没有幻想过跟小刘幸福生活,可是那种幻想还是被外公外婆的一些自私贪婪,小刘的个人才能给限制住了,一个女人的虚荣最终战胜了幻想,毕竟在那种社会下,钱才是最可靠的。她除了守住钱过活,自己出去打工挣钱的可能性太小了。出去做帮佣自己挣钱,那是比嫁给小刘更下层的人的生活。因此她根本没有独立发展的可能。

  《半生缘》里的曼璐最后也发展成了一个怨妇。曼璐十几岁时,同张豫槿订过亲,那时的曼璐天真烂漫,在张豫槿心里鲜活亮丽了好几年。命运多磨难,曼璐姊妹众多,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父亲死去后,为了养活弟妹,只好下海做舞女。从此她的不幸的生涯开始了。如果曼璐当初同张豫槿结婚了,顶不济家里生活程度差一些,弟妹没有钱读书,至少可以出去打工挣钱。可是曼璐不愿意拖累了张豫槿,解除了婚约,这个女人这个时候还是可歌可泣的。

  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女人,除了做舞女,当交际花,什么挣钱快又能养活一大家人呢。她别无选择,她天真的以为她是吃亏没有学问,要不然可以出去找事做,例如打字员,老师之类的工作。可是那种工作就能养活一家人吗?曼桢后来不也是当打字员,兼职当家教做着好几份工作,她的母亲不也常常从曼璐那里拿钱补贴家用吗?曼璐虽然有些天真,但是至少成就了弟妹的后来,弟妹们都可以凭借自身养活自己了,不再寄生于别人。只有曼璐一旦做了舞女走上这条路,是回不了头的。靠着她最后的姿色终于为自己找了一个归宿,嫁给了祝鸿才。也正是她嫁了人,她的心里充斥的也成了祝鸿才,娘家成了主要生活的点缀,守住祝太太的名分,成了根本。也应了那句“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跟娘家脱离了根本的关系。不能不说是那个社会下女性的悲哀。相比较而言,现代社会的妓女的发展相对就容易多了,攒上一笔钱,换一个城市,换一个名字,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就连自家人也未必知道,她曾经当过妓女。

  如果曼璐结婚后仍然将娘家人当成最重要的人,那么曼桢就不会牺牲掉,正因为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思想毒害了曼璐,最终演变成了一个十足怨妇,同时摧毁了自己的妹妹曼桢。

  曼桢同世钧恋爱了两年,也是为了不拖累世钧曼桢一直不同意结婚,等到终于下定决心结婚了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多年以后俩人再次重逢,那句“我们回不去了”听了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好不凄凉。再好的情也阁不住时间的错位。可能曼桢毕竟上了学,念了几年书,没有成为典型的怨妇,可是那个原本漂亮性格温和总是替别人着想的女人,还是被无情的娘家人无情的丈夫,折磨的失去了很多本来面目。但是曼桢始终是一个愿意依靠自己养活亲人和自己的人,哪怕后来嫁了祝鸿才,她仍然多次要求出去工作。后来更是为了儿子花了一大笔钱打离婚官司。人已经被折磨的有些恍惚,可人至少还是那个人,并没有成为终日抱怨的怨妇。可是多少青春和幸福已经不再。

  张爱玲对她还是有着无限的同情,小说的结局让一个让人称赞的好医生张豫槿娶妻又丧妻,又恰巧同曼桢再相逢,不能不说是为了安慰曼桢。这种安慰不仅仅是给了读者,也是安慰了世钧和翠枝,好让他们心里好过一点。

  一个女人为了家里人,奉献了爱情,奉献了青春,到最好却得到家里人的鄙视,因为有些丢脸。不能不去谴责曼桢的母亲和其弟妹们的无情,更无情的是那个社会。女人只是想得到自己应的的那一份,并没有贪得无厌。可是那点小小的要求也满足不了,能不去抱怨吗?除了抱怨还能有什么呢?

  《第一炉香》里的梁太太没有成为怨妇,反而活的相当滋润,比较根本的应该是她有足够的经济保障吧。一个人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才能上升到精神领域。那些守着一些遗产过活的女人,终日里为了守侯住遗产,守侯住后半生的生存希望同各种各样的虎视眈眈的人打交道,没有自身的发展目标,社会也是不允许的,还要让那些人们去爱她。在那样的社会下,吃不饱,穿不暖的大有人在,去谈精神,去谈爱。有多少人会给予呢?大多数女人沦为怨妇,也就不足为奇了。

  张爱玲笔下的女人大多是怨妇,那也是没办法啊。女人的发展毕竟受着重重阻隔,社会不允许,家庭不允许,而自身在缺乏点勇气,女人要想立足社会,难之又难。她的家庭生活,社会地位也最终成了她的写作的局限性,同时也成就了她。

  字数:2218
  转自:清清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07775/
[发帖际遇]: woohoo345 扶老太太过马路,奖励 5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0 03:24 , Processed in 0.0694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