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UID66
好友109 人
听众23 人
收听0 人
阅读权限100
注册时间2025-2-27
最后登录2025-4-28
在线时间164 小时
用户组:分区版主
逆风翻盘、燃烧我的卡路里!
  
UID66
积分3059
回帖1488
主题230
发书数26
威望2174
铜币11083
贡献0
阅读权限100
注册时间2025-2-27
在线时间164 小时
最后登录2025-4-28
|
第一部男主出走前的觉醒,可以看做低低低配版的宝剑记夜奔[折桂令]:
“实指望封侯万里班超,到如今生逼做叛国红巾,做了背主黄巢。恰便似脱扣苍鹰,离笼狡兔,摘网腾蛟。救国难谁诛正卯,掌刑法难得皋陶。似这鬓发焦烧,行李萧条。此一去博得个斗转天回,管教你海沸山摇。”
除此以外,实难再有可称道的地方。男主对蒙泰尼里儿戏般的报复,也只不过是“背主”罢了,思想如果无深省与进步之处,那么他流浪途中所受的苦难都不过变成了笑话(甚至这些经历带给他的反思只有顾影自怜)。另外,为什么到了最结尾处才会有人提出牛虻的“乐观”这一属性?从剧情来看并不会让人觉得他有多乐观,许多人只不过是在悲哀的气氛烘托之下,被结尾那首诗给迷惑了。但诗里牛虻的快乐并不代表男主也是这样的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对这本书评价颇高,但在我看来,他大可不必如此妄自菲薄,因为他的作品实在是比这本书优秀很多。仅从一个很小的角度来看:保尔与前两任女友分道扬镳后,无论是实在不是一路人的冬妮娅,还是因为命运的捉弄而有缘无分的丽达,作者都给予了她们平淡幸福的未来生活,并从此与主人公再无交集——完全没有传统虐女式的“无地自容”与“追悔莫及”,也没有“莫欺少年穷”式的网络爽文男主那样的小人得志。然而这本书是怎么对待琼玛的呢?明明她没有任何错,波拉也没有任何错,但只要被动地被男主缠上,此后她的一生便再也摆脱不了莫名其妙的“加害者”阴影。亚瑟与琼玛对峙时,作者很狡猾地用“青丝间的一缕白发”作为琼玛也一直活在愧疚的痛苦中的证明,这本身就是在恶意引导一些拎不清的观众发出“就这?她的痛苦根本比不上亚瑟所受的磨难”这一感想。其用心之险恶不言自明,此后,可怜的琼玛便彻底沦为了作者与拎不清的读者们进行道德审判以及最终被精神上虐杀的女巫。亚瑟不仅在出走时深深伤害了她,更是用自己的死(连为什么会死的原因其实也有那么一丝荒诞)来永远束缚住了她,让她再无逃脱的机会,彻底沦为了被pua成功的囚徒。
更令人费解的是,亚瑟死后,马梯尼竟然会发出“有他在时我们的工作充满激情,而现在又要回到往昔编密码与和他人勾心斗角的无聊生活中去”——如果他一开始不是真心要从事革命事业的,那么大可以不做,没有人逼迫他。然而他为什么还是要去干呢?为了照顾柔弱的琼玛,为了少不经事时的热血与冲动,还是为了一种自我陶醉的“高尚”牺牲,尽管真的要损害自己利益时却又会退缩?是为了崇高的理想,还是龌龊鄙陋的现实?是为了抱得美人归,然后把她束之高阁,变成相夫教子的传统妻子吗?他对琼玛的种种照顾与保护,已经暗示了他对革命真正的态度。但无论如何他也终究好过了男主,因为真要办事时他办事的水平还是可靠的,即使他参与这些工作的目的并没有那么纯粹,但也没有犯过愚蠢的低级错误。
如果用现在流行的词“嬷嬷”来评价本书的作者,那作者无疑就是亚瑟最大的“嬷嬷”——磨难和悲惨经历只是表象,是幌子,作者将他的一切都玛丽苏化:重生回来后美貌虽然没了,但优雅举止还有;虽然变得结巴了,但犀利文笔还有;虽然和蒙泰尼里彻底闹掰了,但对方对他的爱还有,并且用他死后的“追悔莫及”“哭天抢地”来表示对蒙泰尼里的惩罚(多么熟悉的手段),即使在蒙泰尼里眼中亚瑟已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但真正的大义灭亲是不能的,因为男主就是所有人都怜爱的亲亲男主——殊不知,作者不肯割舍下的玛丽苏的一切,导致亚瑟永远也不可能蜕变为一个真正合格的战士,肉体、精神、方方面面都是不合格的。并不是说一个合格的战士就不能拥有优雅与温柔这一特质,但作者费尽心思刻意留给他的优雅与温柔,只犹如一个无理取闹的孩子,而周围人魔怔了一般地无限怜爱、包容、哀叹他,即使他死了也不过是遗老遗少泡在酒精里的孩尸。
真的很难想象这本书的作者竟然是女性。诚然书中有一些深刻的内容,譬如亚瑟最终也没有说服蒙泰尼里,象征着家庭之中父母与子女不可调和的认知差异。但是其他地方,实在乏善可陈。然而转念一想,或许只有女性才能如此精准地塑造一个被“嬷”的形象,能让被他迷惑的人为之癫狂,也能让其他人感到愤怒与痛恨。塑造一个很适合被“嬷”的形象并不是不行,但对于这本书描绘的主题来说,实在是很不合适,无论作者究竟是有心还是无意为之的。唉,作者啊,“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连让主人公真正抛弃曾经一切的觉悟都没有的话,那还是回到你原来那个温馨美好的童话世界中去吧。
ps.《海市蜃楼之馆》的第一个故事,显然也参考了这本书。尤其是对男主的塑造,有很深的亚瑟的影子。同样,《馆》的编剧早已借其故事中的女仆之口做出了对男主一针见血的讽刺:“那种随意给予温柔的目的,只是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仅此而已。为了让自己得到幸福的回报,仅此而已。您想要的世界——只是一个对自己温柔的世界吧。”
字数:1774 转自:遗编时阅子云书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4820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