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86|回复: 0

《孽子》中的同志社群

[复制链接]

用户组:版主

藏经阁扫地僧

      UID
593
      积分
2027
      回帖
264
      主题
186
      发书数
0
      威望
1802
      铜币
35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2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3-4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完这本书,让我对台湾时至今日在LGBT权利方面取得如此重要成就的原因有了新的理解。正如美国的同志运动一样,任何权利的获得之背后,依靠的绝不仅仅是个体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生态的构建、社群的形成,最后才是权利的争取。50至70年代的美国,二战后的年轻士兵们在旧金山第一次摆脱故乡小镇宗教和世俗的管束,自由探寻爱欲和归属,彩虹旗成为了卡斯特罗街酷儿生态的标志,而此时在彼端的东方小岛上,依靠着浓烈的中华文化,夹杂着日据时代飘落的樱花,内战后个体归属的渴望,竟也孕育出了一个蛰伏暗处,但也坚韧生长的同志社群,和一场自救运动。

  在这本书中,青春鸟作为指代同志的比喻,贯穿全书。然而,鸟分为群居和独居,独居的鸟虽然热烈灼人,但是结局惨烈,譬如阿凤,如同一只生命力顽强的野凤凰,却因为无法承受心中激情的灼烧,最终让爱人剜去了心脏;以台北新公园为据点,杨金海化身武侠小说中的教头,将十五六岁被逐出家门的酷儿青年招致了麾下,不仅教他们如何凭借身体(因为此时弃儿们除了皮囊一无所有)存活下去,更重要的,则是为他们找到可供栖息、爬的更高的大树,以新公园为据点,被遗弃的鸟筑成了巢,然而这巢穴并非倚靠孤木,浓荫之下,早有先行者拓宽了通路,影视公司的董事,华侨的帮扶,退伍高官的赎罪与帮扶,书中常常写到这些鸟儿最终会回到新公园,然而,这并非是指它们陷入了死循环,而是一代又一代先行者,延续古代商帮、或者江湖门派的方式,纳入新血,延续起了同志社群的血脉,这一血脉,并无亲缘关系,又多是半路缔结,却得以倚靠古代传统文化的恩义、怜悯和包容,逐渐构建成了一个同志生态,某种程度上,也颇为类似西方所说的chosen family这一概念。新公园,并非只是西方那种同志们匿名性爱的公共场所,它赋予了被亲生家庭抛弃的弃儿们重要的身份认同,某种程度洗刷了他们对于自己“原罪”的羞耻,在这里,它们获得了新的姓名:阿青,小玉,老鼠,小敏......在莲花池中,他们完成了受洗,亦如同被抢救回来重归新公园的小敏般,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书的最后,小玉终于飞去了樱花飘落的地方,老鼠进了感化院,吃了苦头,小敏又回到了吴先生身边,阿青住到了更大的、没有咸鱼味的房间。新年夜,大家又飞回了新公园,杨教头的羽翼下又多了几只十五六岁的新雏,个体的苦难过后,群鸟终于鸣唱出了生活的歌,郭老的青春鸟集,阿凤和阿龙的爱情史诗,成为了这一族群的口述文学与传统,终于,荷花池的故事,经历岁月渗透进了大众叙事,它融进了1999年五月天名为《拥抱》的流行歌曲中,在此后的岁月,新公园的巢虽然已经破败,但它散发出的枝叶则日益出现在了阳光下,呈现出了更丰富鲜活的色彩。

  我有时也不无遗憾地想,历史的车辙,在上世纪某个节点不经意的转向,让某一片土地上的人们,对社群和集体产生了畏惧,和怀疑,它的幽灵在随后的岁月盘旋在人们头顶不曾离去,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这某一片土地上,类似的青春鸟们,更加的离群、孤独吧。

字数:1074
原作者:Eddie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6343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29 13:13 , Processed in 0.11802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