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
这首词用在这里并不算特别合适,因为我去的地方不是江南。不过除了江南这个“江”字不符合,其他风景倒是相差不多——也是绿水青山,水村渔市,游人如织,美人如玉。前几天我在微博上说,人生中有两个词是需要非常慎重的才能说出口,一个是“爱”,另一个是“永远”。正是这次旅途中,让我确定了这两个词。
24年对我来说是很艰难的一年,前面是不得不面对的种种困难,身边是不能完全依靠的同伴,背后是啥也不干只知道催命的领导。临近年末,我的崩溃或者爆发已经是一瞬间的事,就差一个着火点了。我需要寻找某种东西,一种动力,一种依靠,或者说一种希望。于是,在12月31号这天,我跨越千里来到了这个地方,一个贵州省的小城。从贵阳下飞机叫车出发,在山路间盘旋了两个小时左右就到了目的地,和我老家很像,到处都是山,可惜我家的山上没有水。
(漂亮的小城,跑步到那个桥边的时候,有昨晚清洁工人打扫留下的垃圾,不知谁给点着火了,里面残留的鞭炮到处乱飞,吓得我抱头鼠窜)
在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有什么在等待着我吗?很喜欢一个人跑步,一边跑一边看风景一边思考。是什么带我来到了这里?并不是单纯的对工作的逃离,因为逃离并不会有特定的城市。一饮一啄,莫非前缘。人性格的形成离不开从年幼长大过程的经历,性格定型之后,命运也随之确定。家庭的原因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习惯了一个人看书,性格就变得孤僻,导致网络时代到来后依然是只混小圈子的死宅。对网络热点,首选的反应就是拉黑,真正的两耳不闻窗外事。
但是在很多年前年幼的我第一次拿起书本的时候,就注定了我们在某年某月某日的相识,有点迟,但不算太晚。迟的是错过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不迟是因为还有以后。如果不是之前喜欢温大师的书,那最终的相识还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即便是相信一个让你刻骨铭心的人,总会有机会认识,但是,万一呢?人生短短几十年,不知道要错过多少。
在抱有希望的时候,等待并不是什么难熬的事情。或者说,正是因为等待,才会有希望。聚短离长,很快就到了说再见的时候,幸好已经约好下次再见的时间。来这座城市,我带着满心的迷茫和不知所措,离开的时候,我得到了自己需要的力量。困难依然存在,但已经不是毫无希望的了。
到最后,我想我可以说出那句话:我爱你,到永远。
(有合影哦,不过里面看不到我,我藏在了人群最后面,虽然鼓足勇气跑了那么远,但社恐的属性没有变啊)
@飞乌与渔
编不出谜语帖子,拿追星贴来凑数。
请问: 文中提到的温大师是谁?我爱上的是什么人?温大师的什么书使我遇见了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