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92|回复: 0

《伊万·伊利奇之死》 死亡的回响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UID
1802
      积分
1067
      回帖
21
      主题
246
      发书数
0
      威望
933
      铜币
3897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3
发表于 2025-3-15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篇情节并不很复杂的作品,何以成为托尔斯泰的后期力作?一口气读完后,我觉得一个伟大的作家其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一颗精明构思的头脑,而在于一双敏锐而犀利的目光,直直地凝视着现象背后的真实。

  因人终有一死,故死亡成为随人类的存在而永不消逝的话题。这篇作品一方面借伊万·伊里奇的所思所感所为向我们揭露出临近死亡的感受和顿悟,一方面借围绕着伊万·伊里奇的众生和环境描述着主人公人生的悲哀和荒凉。

  伊万·伊里奇直到死前的最后三天才逼近人生的真实,一贯的“正确”生活作风在最真实的死亡面前无法掩饰其失败的本质,读到这里,我感到一种巨大的冲击,深深地为托翁的深刻洞察力所折服,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过濒死的时刻,何以如此具象而露骨地揭示心灵中最本质的碰撞?托翁的人生经历我不得而知,然而在伊万·伊里奇的最后时刻,他面对自己和周围的众人,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生活是虚假的,这一刻的到来是这样迟却又这样及时,不至于直到他死后仍被伪装所欺骗。

  关于死亡,世界上存在着诸多与之相关的哲学思想。我对于死亡的理解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地方,只是觉得人生一途尽是受苦,死亡虽然不可避免,但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伊万·伊里奇的毕生追求只是对“正确”的仆从,直到他终于感到死亡的到来为止他从未停止对死亡的憎恨,这种对死亡的态度是再平常不过的,然而它就一定是合理的吗?接受死亡这件事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不可接受的,我又感到一种荒谬,有时候人们在谈话时谈起“死”这个字眼似乎也成了忌讳,这种对死亡的恐惧固然是人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但作为一种具有思考能力的独特个体,或许可以允许有关于死亡的其他理解的存在。

  小说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引起人们对死亡的思考,也在于提醒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在人生的道路上,在一个个需要选择的十字路口,我们是不是总是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读小说时,我们也许会像主人公的同事和遗孀一样对他冷漠以待,然而我无法否认的是,在自己的身上正居住着一个伊万·伊里奇。我在做出选择的时候,询问的常常并非我自己,我看向比我更强力的力量,我思考着如何取悦他们而非令自己宽慰,在面对权力和金钱时,下意识地便自动与之看齐,殊不知正与真实的“我”渐行渐远。

  但在另一方面,我又感到一种欣慰。生在一个物质之上的时代,我却感觉有一群人有意识地与物质诱惑进行对抗,或者说是在与自己的这种下意识的行为的对抗,这不失为是一种进步,反映出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自己正在被一种无形但有力的力量奴役着,明确自己真正的需要并为之奋斗以度过一段真实的人生。

  总字数:951
  作者:廿四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612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24 09:59 , Processed in 0.08048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