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90|回复: 0

《活着》书评——人活着的世界

[复制链接]

用户组:进士

一蓑烟雨任平生

重建论坛勋章

      UID
615
      积分
5287
      回帖
2042
      主题
202
      发书数
108
      威望
4057
      铜币
30009
      贡献
0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5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3
发表于 2025-3-16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得当年看《活着》这本书的时候,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它归纳出据说是中国人的一个很重要的美德:忍耐。从那以后,每次在公车上被人踩了脚却听不到一声抱歉时,每次测试考砸了要面对家长时,我都会自我安慰地说:人活着就是忍耐。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有不顺心的事情,首先要忍耐,这当然说得通。据说,人的生命是神赐予的,神在赐予人生命之外,还给人一个充分提供他生存所需的衣食与情趣的世界,因此任何自杀的行为都应被视为一种对神的冒渎。

  今天,却又有一个不堪忍耐的天主教徒死去了。在大韩民国前大统领卢武铉的个人网页“人活着的世界”上留下的一句话是:你们忘了我吧。“忘了”,似乎是说自己将从人们的视野中隐匿,将消失不见。的确,卢武铉大统领消失不见了,然而他用的却是一种要让所有人记住他的方式:自杀。

  老实说,世界上任何一个最高元首的丑闻都不会像韩国总统的丑闻这样让人觉得“平常”了。被刺杀的朴正熙,被判处死刑(后赦免)的全斗焕,因贪腐而走上审判庭的卢泰愚,还有因家人手脚不干净而染得一身腥的金泳三、金大中,一走出卫兵环侍的青瓦台,便会遇到讼狱之灾,这似乎已是韩国政坛一项秘而不宣的传统。但是,现在还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卢武铉本人卷入了弊案,他自己也说对家人受贿的事“毫不知情”,他何以会死,何以一定要死?

  于是,面对卢武铉总统的死,我反而想到其他一些人的死来:U-Nee,李恩珠,张紫妍,郑多彬,张彩苑,崔真实……他们中有些是因为经济的原因,有些是为了工作和亲友的原因,而更多的却似乎是因为一些难以回应的猜忌,为了一些本不该在意的嘲弄和谩骂而死去的。我们会想到,如果一点来自相识或不相识的人的怀疑与不敬就是放弃自己由神赐予的神圣生命的理由,那么因穿了军旗装而受千夫所指的某国女明星为什么没有自杀?因裸照传遍天南海北而再也“天真”不下去了的某国女明星为什么没有轻生?翻手为云覆手雨,可以因自己的手段把一国的财政收入活活扯下几百亿的某国贪污巨星,又何以仍在加国别墅里享受乐不思蜀的天伦之乐?如果这样就足以以死明志或者以死谢罪了,那么某国的官员是不是要死去三分之二才够?

  有人归纳,韩国人都有一种“铝锅”性格:小火一烧就迅速热起来,火一关马上就冷下去,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很容易走极端,甚至轻生。而中国人除了像余华说的那样善于在逆境中“忍耐”,还可以在思想上接收庄学、玄学、禅理的指点,任你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刘小枫将它们称为“逍遥”的精神。

  然而,从更久远的文化血脉来看,这种“忍耐”和“逍遥”的精神毕竟是中国人的一副面孔,而不是他们形容的全部。在《刺客列传》里有关于剑客田光的故事:太子丹欲以田光刺杀秦王,田以自己年老驽钝不堪用,举荐好友荆轲代之。太子丹遂又请田光去找荆轲,并一再叮嘱勿泄漏刺秦大计。荆轲不负期望,接下了这个重任,而田光却说:“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说完便自刎了。此外,伯夷叔齐这两个比谁都廉洁的政府高官,因为新人当政了便不能忍受活着的痛苦,反而可以忍受饥饿而死的痛苦,这样的死,在今天的中国人看来也十分荒唐吧!

  每个中国人都能掰上两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重诺轻生死,信义值千金,本是华夏文明的题中之义;忍无可忍,你又何须再忍,问题是如何判断“忍”与“不忍”的限度。《菊与刀》对日本民族“耻感”的归纳十分出名,但有人说,站在基督教“罪感”文化本位上的本尼迪克特,如果研究中华文化,可能也会得到中国是“耻感”文化的结论。可是,从政治动乱中一再忍耐的人们脸上,从贪污亿万仍逍遥自得的人们脸上,我们既没有看到“耻感”,也没有看到“罪感”,兴许真的只有李泽厚所提的“乐感”心理还有一点点近似?

  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从另一个方面说,这倒正像余世存所说的“我们的文明对人的要求是很低的,一个人能活着就成了。也就是说,生存权就是人权,人有个性命就不错了。所以,统治者经常会把他们养活了多少亿万百姓当作很高的成就、恩典。”《活着》里的福贵,经历着家境由富变穷的跌落,亲人由生入死的折磨,还能从中感到所谓“生”的欢乐,这自然可以说是高于常人。但从另一个方面看,福贵身边的人,难道他们也在自己的死于非命中感受到了这简明扼要的欢乐吗?既然活着是多么宝贵,那他们的生命呢?我当年看这本书的时候,也倾下了比看其他任何一本小说更多的泪水,但我现在想想,这泪水并非为了福贵的忍耐而流,而是为了这个民族受的这千百种不堪忍受的苦难而流。

  如果说神对人自杀的禁止不仅是因为生命的神圣属性,也是因为神一直在施恩帮助人生活和享受生活,那么对一个不给人衣食,不给人尊重,轻蔑地讥笑着人之生命的脆弱与渺小的世界,人还有没有必要继续生存下去?余华说:“当你感受到活着就是活着,非常简单,当你拿起矿泉水喝的时候,你就是感受到活着,当你说话的时候你也是感受到你活着……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我却要说,我感受到的活着就是能吃到新鲜的食物,受到其他生命的尊重,让其他人也可以好好活着,live and let live。不仅有矿泉水喝,还要有美酒可以喝。如果要我受千夫所指仍自在逍遥,或像一根头发一样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那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富于艺术的浪漫情趣的“活着”,恕我感受不到。

字数:2167
转自:晨光荣耀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20359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24 10:10 , Processed in 0.13786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