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147|回复: 0

《莫失莫忘》:有些界限,永远无法跨越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UID
205
      积分
1387
      回帖
182
      主题
266
      发书数
13
      威望
1150
      铜币
5904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6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4
发表于 2025-3-16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在上课要考试的情况下两天之内迅速读完了这本小说的。但是由于不是母语,依然是逐字逐句读的。整本书读完,并没有像某些美国同学一样痛哭流涕,只是觉得有些压抑和沉重。主人公Kathy对于命运的安然接受,对于我而言只觉得不真实。

  然而整本书最为打动我的地方,不是他们人生中不断的失去——从失去Hailsham开始,到失去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最后失去他们的器官乃至生命——相反的是,我的情感始终锁定于他们的“从未得到”。

  他们是独特的一群人,从出生起被定位的身份就是carer+donor(我不知道中文是怎么翻译的)。他们有着和正常人类完全相同的生理机能,甚至有着类似的思维和灵魂。但是,他们从未得到正常的生活,他们在如此宽广的世界里只能据守一角,默默地成为局外人。

  我始终记得Ruth对于外界的尝试和探索。作为读者的角度,我想没人会喜欢Ruth,但是她却是个性最鲜明的一个人。从童年起,Ruth就是一个谎言家。她编织guardian对她的喜爱,她编织关于那个guardian背后的阴谋来组织她的小团队,到她离开Hailsham和Kathy, Tommy等人一起去了Cottage,她假装读过很多书,她对veterans编织关于Hailsham的谎言。不错,谎言是她生活中武装自己的一部分,但是,她的谎言不仅仅是针对别人的,也是针对自己的。就像Kathy所说,她和Tommy一直都是在发现和揭露事情的真相,但是Ruth却一直努力去相信什么——包括相信她自己编织的谎言。

  他们知道他们不能做梦,然而Ruth仍然做着那个白领的梦想。坐在明亮的写字楼里,和同事们毫无顾忌地谈论着什么。如此简单而又遥不可及的梦。在Cottage,Ruth积极努力地去融入新的环境,试图遗忘Hailsham曾经带给她的一切。她的努力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对于veterans的模仿细致到情侣之间的小动作。她向往着外面的世界,然而,她终究只是一个克隆人,一个复制品,甚至是她瞧不起的人的复制品——瞧不起又如何?她最终也是躺在病床上,任人拿走自己的器官,并在第二次捐献器官后就离开了人世。

  另一个首尾呼应而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关于Madame的。这个女人拿走孩子们最得意的艺术作品,却害怕和讨厌这些孩子。当Kathy, Ruth她们做完了关于Madame的实验,得知她真的像害怕蜘蛛一样害怕她们,那种失落难以言喻。多年以后,当Kathy和Tommy又找到了Madame和Miss Emily的时候,他们质问道,为什么Madame明明是在为我们的福利而奔走,她却依然讨厌我们呢?Miss Emily,Hailsham的守护者,给出的答案却令人惊骇:她说,我也害怕你们,我也讨厌你们,我必须每天与自己斗争来克服我的恐惧和厌恶。Kathy和Tommy才知道,原来,他们始终都是异类,就连照顾他们长大,教给他们知识的guardian都在自我斗争中面对着他们。对的,他们,始终始终,都是局外人。

  我之所以对于Ruth对外界的努力融入,以及Miss Emily对她守护的孩子们的态度如此印象深刻,实在是因为感同身受。在外漂泊的留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你努力着适应着你所在的国家,你努力地学习着他们的文化,或多或少你都会改变自己以求融入——然而,你始终是一个异类。你可以把语言讲得和他们一样好,但是你永远无法成为他们之一。太多太多东西混杂在里面,有时候也许你会有错觉你已经被完全接受了,但是不久你就会发现,你永远只是一个外国人。要么就满足于你局外人的现状安然接受,要么就在觉得应该的时候转身离开。

  教授提问关于整本小说的感想的时候,我举手说:I have a strong feeling of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Hailsham students and us international students--the way we explore outside world, the curiosity and fear we have...然后,我突然卡壳了,因为我发现美国同学根本没有人在意这种回答,那种漠不关心的表情写在脸上--你们international students的感受,和我们有什么关系?那一瞬间脑子突然空掉了,然后只能喃喃地说,yeah, similarities。教授礼貌地微笑了一下,做了简短的总结,然后立刻转到下一个话题上去了。

  是的,那种漂泊异乡,与另一个国家的人相处和努力融入的感觉,不亲身体会是永远感觉不到的。那是一条鲜明的界限--如果你足够敏感你能感知的到--你可以走到离界限很接近的地方,但是你无法跨越那条界限。就像Hailsham students,当Kathy, Ruth和Tommy追踪Ruth的possible时,在那个挂满了图画的屋子里,老太太以为他们是艺术系的学生;但那只是漫长生活里的短暂一瞬,最终他们还是要回到无可改变的现实中来,他们是克隆人,为了捐献器官而存在。这是他们不敢告诉老太太的,他们只想享受作为正常人的哪怕片刻的时光;偷偷的,假装已经跨越了界限,在有限的时间里体验一下那奢侈的正常人生活。

  是否该安然接受命运,亦或是反叛和争取,是关于这本书永恒的争议。然而于我而言,于我作为留学生的体会,有些界限,你是无法跨越的。如此宽广的世界里,你只是小小的一点;冗长的时间段里,你也只是细微到几乎看不到的一截而已。如果克隆人是社会的主体,就像如果一个国家的留学生人数已经超过了本地人人数一样,抗争是有意义的。然而当你的力量如此微薄之时,激烈的抗争像是投掷石子入湖——可能会有波纹荡漾,然而湖面最后会归为平静。

  这正像Miss Emily和Madame的抗争一样,Hailsham最后免不了关闭的命运,她们也负债累累;所谓minority,所谓社会边缘的人群,命运的走向只能靠社会主体的垂怜。

  所幸的是,留学生可以选择回到祖国,所感受到的差异和所经受的锻炼让他们更加成熟。而这群克隆人,Miss Emily口中的poor creatures,没有任何退路。他们,只能带着他们的回忆他们的挣扎他们的遗憾,在一切都被从他们身上拿走后,归于黑暗和沉寂。

  字数:2581
  转自:momo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1922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24 10:05 , Processed in 0.12640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