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61|回复: 0

《从晚清到民国》:抛开教科书,重读晚清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窗前听雨眠

      UID
5330
      积分
886
      回帖
424
      主题
91
      发书数
26
      威望
602
      铜币
4060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11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3-17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史,明智;其实,读史,也是在读一种史学观。

  《从晚清到民国》是唐德纲写于1990年的一段上启太平天国,下接辛亥革命的一段晚清、民国历史,唐德纲的史观尤是看点。试以人物为例,列举如下:

  一、        无征不信,不能凭常识论史

  洪秀全,一位宗教狂热信徒

  在我们所读的历史教科书中,洪秀全是被总结为“一位农民起义者、反抗封建制度的革命领袖”,云云如耳。但是,唐德纲却并不赞同。

  他认为,儒宗史家钱穆也好,还是左翼史家大多认为洪秀全是“假托宗教”,实则是为了鼓动百姓摇旗纳喊。这是一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偏见。

  他认为,洪秀全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狂热宗教者,可以与美国的吉姆•琼斯(拉着一帮信徒集体的自杀的那位)有一拼。所以,唐先生不惜笔力地把琼斯教徒的事情,先做了个概括介绍。

  而洪秀全、冯云山写的“祈求天父上主皇上帝,选择险固所在栖身焉”(见《太平天日》)是为了求得一处“天堂”,而非是与皇帝争天下; 1845年—1846年,洪秀全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三篇文章;1847年,洪秀全再下广州,跟美国浸信会的传教士罗孝全学习三月。

  所以,如果是一位农民起义者的角色,大可不必做出这些“重头文章”,哪怕是起义需要一个名头,编造、胡弄、愚民所下的功夫,也远远小于洪秀全的“老三篇”所下的功夫啊。

  二、        时代设限

  李鸿章,背了百年的“非战”罪名

  甲午战争时的李鸿章,风头正键,创建北洋舰队,组建当时排名世界第八的海军,此时是李鸿章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

  况且,以夷制夷,也让唐德纲称“李”为中国晚清时期的外交家,有着外交手腕。但是,在李任职期间,当时的晚清朝堂上,慈禧正筹资想要建她的“养老园子”,过着一天四万两银子的奢侈生活,公开的卖官买官,官员内部的贪污不按常理出牌,即使是左宗棠也要被太监索要千两礼金;而此时,日本在疯狂地扩军备战:新式舰艇、时速23海里的巡洋舰、速射炮多尊。

  中方呢?却在1892年以慈禧过万寿为名,宣布停购舰艇两年。为了息海军将士之怒,李只好从海军粮饷中挤出20万两,购买了次等快炮12尊。

  但是,此时的北洋舰队的实力已经远远比不上日本。

  再来看甲午战前,中日海军的“丰岛之战”,以我方的济远舰、威远舰、广乙船VS日本的吉野、浪速、秋津洲。清军舰艇的时速在12-15海里,而日本的巡洋舰时速在18—23海里。优劣毕露!

  “丰岛之战”的失败,丁汝昌被革职留任,李鸿章也成了“全民公敌”。

  朝廷一帮主战派声称,李的无能、丁的畏葸不前,即便是后来的评史人也做此观。但是,唐德纲认为,读史不能作“现时观念”,不能脱离当时的背景而“想像当然”。

  以当时的外界背景,北洋舰队的实力已经落后于日本,更惶论欧洲诸国。所以,李大人才有了向皇帝密书,密陈“镇远、定远,质重行缓,吃水过深;济远、经远、来远,行驶不速……今日海军,自守有余,攻人不足。”

  所以,清军不胜,是天理,并非“非战之罪”。
字数:1005
转载来源:王子西
原网址:抛开教科书,重读晚清(从晚清到民国)书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30 02:50 , Processed in 0.13881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