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67|回复: 0

读蒲熠星的小说《有人自林中坠落》有感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1085
      积分
828
      回帖
91
      主题
179
      发书数
0
      威望
693
      铜币
2368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3-17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幸以读者的身份来认识作家蒲熠星。

  9月下旬,收到了蒲作家的新书《有人自林中坠落》。书本身不厚重——15万字左右篇幅;4个章节;15个小节;计231页。目光扫过封面、封底和前后勒口,呢喃着这估计是一部光怪陆离、悬念丛生的通俗小说,据说是一位青年经历成长的探索故事。原先以为内容不复杂,预计一天内抽2小时左右能享受着读完。

  然而,实际上我用了一个夜间4个多小时的时光,勉强过完了第一轮,其中有大半的时间直接死磕最后1章节的2个小节。之后整个人处于“似懂非懂”状态——主要在于小说有“表故事”和“里故事”,一般小说会涉及两条主线以构建对立,以体现同道殊途或殊途同归来产生冲突矛盾,进而显线主旨。而作者这本书里主要是围绕这两句话:“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和“我可以成为我想成为的任何人”小说采用人物自传,以“我”的视角切入,表面以悬疑惊悚为外壳,实际上似乎是以人性及自我选择的深刻探讨为内核。以我当下认知,我目前只能浅读领悟至此。且意外地,当下的我似乎在一本悬疑冒险小说中的表故事和里故事里面闻到了人生哲学三大基本问题的核心味道——“我是谁,来自哪儿,到哪儿去”,而对于三大问题,我自诩没什么学问,真不轻易、也不好谈这三大问题。这时恰逢三次元世界中琐事繁杂,也没太多时间精力去深究该书的内核,于是在一口气读完第一遍后,大致对每个章节有个基本印象后,对于困扰我的第4个章节的疑惑,也就暂且搁下,并将该书收置卧室角落的小书架里。

  后来,10月下旬,在看完作者的新书分享会线上直播回放后的当夜,我第二次拿起此书,重新翻阅了一遍,似乎窥见一二。全文中,从前期的灯绳到后期的脐带,都是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关联”每个章节暗示着主动或被动选择“主动拉绳-加油管自动拉直-灯绳自动拉动-主动切断脐带”,最终,这场所谓“父与子”的冲突与较量,或然是以父亲的视角进行自我开解,割断脐带挣脱期待——这最终的选择造就的便是坠落,也是自由。毕竟,深红的海洋涵养出森林倒置形成天空,此刻的“我”被森林包裹,在林中坠落,这又何尝不是另一层面的上升与救赎?

  读过第二遍的我,依旧觉得这本书对读者本身的知识储备量有一定挑战,阅读门槛不低。或许我得先捡起早年读过的哲学入门书《哲学简明导论》再翻一翻,先了解西方哲学背景架构,再接触“海德格尔”提出的理论,明晰他是在支持什么思想、反对什么思想,最后再一次翻阅全书,或者至少翻阅第4章,或许会有另一方收获。

  另外,私以外,在写作的文字输出风格层面,可能分为两种:一是表达性创造,二是交流性艺术。前者独具人格魅力,给予作者极大的情绪释放和价值传达,作者可不需要过多进行交流,不需要被他人所接受,而是重视其创作品侧重于对心理疗愈乃至价值传达(即“纯粹表达,不担心别人不懂”)。后者蕴含目标/目的导向作用,即需要作者与他人交流沟通,创作品的一部分甚至全部的动机都与他人交流活动有关,因此可能会导致多种不同的写作结果(即“互动交流,唯恐别人不懂”)。前者写作具备新颖和创新点,然而往往容易令读者困惑不解而爱恨交织;后者写作缺少创造性,却大多通俗易懂,对读者的文学包容度高。目前,采用表达性创造的文字输出风格大多可在文坛内有一定岁月或经验沉淀的作家们的作品上品味出,而甚少在新人作家的作品里面看到。

  目前看来《有人自林中坠落》是典型的表达性创造作品无疑——书中连续章节的内容往往打在人的预判之外,虽然容易令读者云里雾里,然而故事题材、主旨新颖,不落俗套——毕竟很难得能在一本悬疑新书中密集体验到无限流、规则怪谈、意识流、推理惊悚等多重元素,让读者难以预判故事情节的走向。所以,在我看来实属惊讶,作者便是那极为少见的表达性创造的新人作家。不过,当了解到作者的个人经历,了解到他过去在参与的竞技类、推理类等比赛节目的实力派表现,了解到他在新书分享会上直播提及的创作心路历程后,便觉得这个作品定的基调如此,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情理上理解是一方面,但身为读者,也必须坦诚,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确不太友好——文笔其实不是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在于书中的确有些章节较为晦涩。从第1章到第3章,从蒸汽朋克风小城到破旧高速加油区/服务区,再到百年前的东北采油厂宿舍楼……3个风格迥异的时代中,外套一层悬疑的外壳,有无限流、规则怪谈、意识流、推理惊悚等元素糅杂于每个故事当中,结合“我”的行动,似乎便是一路“升级打怪刷副本的”的感觉,只是结果不尽“我”意,忽然在最后一个副本“这一切都是为了你”,直到第4章(即最后1章)终于点题,原来内部层层包裹着父母&自我选择的核心,其蕴含着哲学思考。小说通篇理解下来,各个题材类型只是“我”进行自我表达的工具,其中那些言不由衷的呢喃与对情节生活的思辨才是“我”真正绕不开的心结。

  未来依旧期待作者进一步的表达性艺术的创作。

  最后,感谢阿蒲老师,感谢《有人自林中坠落》团队的所有老师们。

  共勉。

字数:1755
原作者:尘寰静悄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5331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30 02:46 , Processed in 0.07162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