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非常大胆的关于母亲与女儿关系深度探讨的书籍。
母亲和女儿即是各自的独立个体又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互关系。
并没有为人母的我还体会不到这种复杂的感情和关系。
我从自己母亲身上所体会到的也全部是满满的母爱。
50后的中国女性,在母女关系中仍然是传统的付出与爱护者。
我的妈妈也在生育了我之后就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全心在家,成为家庭主妇,养育我,照顾我的生活和爸爸的生活。
其实她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性,学习时成绩都很优异。经历上山下乡的时代,在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她并没有放下自己的工作去参加高考。因此他的学历不高,生育后也没有再次进入社会。
所以在她的身上很难看到书中所描述的母亲对于自我的追求。
但是我仍然深刻的记得,有一次母亲和父亲吵架以后,母亲悄悄的告诉我,作为女性一定要经济独立。只有自己有收入,在婚姻关系中才是硬气的。
我想其实内心深处母亲依然是渴求自我实现的。只是那时候的中国女性对成为家庭主妇放弃自己都是习以为常的。他们很少会去表达对自我实现的欲望,即使内心想过在我的母亲身上也并没有去付诸实践。
而书中的勒达不同,她在生育后在照顾女儿后,发现深深的迷失了自己。她依然渴望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生活,有猎奇般的性欲望和更高事业发展的目标,所以她离开了自己的女儿。但在漂泊和猎奇生活结束后,她依然选择回到了女儿的身边,因为她终于发现女儿身上有着千丝万缕与她相同的地方,她爱自己的女儿。
同样书中所描述的尼娜也是这样的一位母亲。只是她刚刚生育完,在与女儿埃莱娜的关系中仍在探索。而她遇到了勒达,在和勒达的交流中,去思考自己应当如何与女儿相处。
首先书的思想非常的深刻。
其次,书的写法也非常的独特。娃娃、妮娜的女儿埃莱娜、妮娜和勒达、勒达的女儿,这几者之间的关系不断的跳跃,相互映衬。
娃娃是埃莱娜的女儿,也是埃莱娜所想象中的妈妈。
女儿对妈妈有着依赖,对娃娃有着依赖。同样她也在照顾娃娃,爱护娃娃,爱护自己的妈妈。
她不希望妈妈离开自己,希望妈妈时刻的关注着自己。
尼娜在女儿的依赖中觉得失去了自己,她希望摆脱女儿。
这种关系在勒达和勒达的女儿身上同样存在。
这本书之所以能成为年度的阅读榜单,应该和越来越多的女性独立思维。
选择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育,已经是当下很多女性所考虑的话题。
我们可以去做选择,而不是一定、只能,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的女性已经比以往幸福了很多。
总字数:912
作者:凡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