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82|回复: 0

[社会科学] 《科场现形记续编》作者: 郑也夫【EPUB】

[复制链接]

用户组:爱心会员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重建论坛爱心会员勋章重建论坛勋章

      UID
318
      积分
10025
      回帖
389
      主题
1363
      发书数
1346
      威望
6603
      铜币
30487
      贡献
1200
      阅读权限
9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3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8
发表于 2025-3-22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为《科场现形记》的续编,由郑也夫教授汇编北京大学及其他学校学生的社会学课程调研论文而成,从具体案例出发对中国教育存在的怪现象进行深入反思,深刻剖析了中国教育的误区和弊端。

本书包括五编,分别为:“高考与中考”“体美与科举”“大学的多副面孔”“高中的现在进行时”“留守 、陪读及其他”。通过身处中国教育深处、前沿者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反思和观察、剖析,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当今中国教育的综合面貌。关于中考、高考,招生、入学,大学学习和生活,落榜生的艰难选择,偏远地区学生的留守和寄读,作者们以切近的观察和思考,进行了即使不够全面但仍然真实而震撼人心的“报道”,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编辑推荐】

1.北大社会学系教授、知名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汇编的社会学课程学生调研论文系列。杨东平、刘苏里、雷颐、熊丙奇等知名学者联合推荐。薛涌作序推荐。

2.通过身处中国教育深处、前沿者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反思和观察、剖析,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当今中国教育的综合面貌。

3.故事性强,令读者产生真实而亲切的感受和回忆,并由此引发新的思考和阐释。

4.本书第一编《科场现形记》出版后至今,在青年学子和纸质、网络媒体上颇受好评,影响较大。

【名人推荐】

看到郑也夫教授指导下的同学们的教育调查,不由得眼睛一亮,心生惊异。这些稚嫩的学术新手,训练有素地操弄着社会学的手术刀,从一个个很小的切口入手,对教育切片取样、扫描透视。基于社会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以叙事、描述为主,加以归纳和分析,几十篇论文如同对教育病的一张张彩超和CT,不动声色而深刻入微,呈现出清晰的病理,时有令人触目惊心的发现。

——杨东平

“现形”,指的是表面光鲜事物,轻轻一拨,便现出原形。盖因“现形”事物,没有价值根基,违背自然之理,虽得逞一时,终禁不住深究。若此事物关乎未来国族命运,其得逞一时之代价,无法不让先觉者奋臂一呼,试图唤醒民众和肉食者。对也夫教授的努力,投以敬仰,但并不乐观。教育领域之形早现了,上下仍捧着皇帝新衣剧目自娱自乐。悲夫!

——刘苏里

社会研究与历史研究一样,最重要的是“材料”。没有“材料”的宏论,只是空中楼阁。《科场现形记》的作者们,确切说是调查者们,以现代社会学调查方法,对中国教育现状做了一次“抽样调查”。一篇篇调查,就是中国教育的一张张“切片”。

——雷颐

这本书取名“科场现形记”,盖因当今中国,随已步入大众化教育时代,中国大学生已多如牛毛,可高考思维还是科举思维,而围绕“科举”,高考以及教育全异化为应试、竞技,教育走到完善人、发展人的反面。

——熊丙奇

教育是一个全民话题,其重要性再强调也不为过。有关当代中国教育的探讨已经很多了,《科场现形记》一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不做观点褒贬、是非评判,而是以讲故事、摆事实的方法,直接呈现当代中国教育的面貌。……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有些是“奇观”、“怪相”,难得一见,但更多的就发生在你我身边,是平日里司空见惯了的,然而,如果将这些“寻常事”掰开揉碎、细细观察,便能发现其中的“不寻常”乃至“不合理”之处。这样的“问题化”绝非小题大做,它能促使我们常常反思、时时警惕,指导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避免陷入思维盲点。当代中国教育尤其需要这样的“问题化”。

——小小西(豆瓣读者)

《科场现形记》还是一部充满反思精神的作品,体现着深刻的社会关怀意识。编者对中国的教育问题有着深厚的关怀,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发读者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读完每一篇文章之后,我都自然而然会有一种去回味和反思的冲动。多数文章的主旋律是调查和表述事实,作者的评论和反思只占其中较小一部分,这正好留给了读者很大的思考空间。相信读者们在读过这本书之后,或多或少会就文章论及之事有一些思考,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进一步,可能会对我们当今教育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产生新的认识。虽然作者们并未在行文中明显流露出批判的意味,但批判和反思的精神已经深深印刻在了他们心中。

——iop-Nancy(豆瓣读者)

---------------

郑也夫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

《科场现形记续编》,2018

《论文与治学》,2018

《城市社会学》(第三版),2018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2016

《文明是副产品》,2015

《代价论》,2015

《信任论》,2015

《吾国教育病理》,2013

《科场现形记》,2013



投诉

作者简介  · · · · · ·

郑也夫

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于北京。1963年考入北京八中,1968年7月离校赴北大荒。在校时曾任班长,此乃一生中的最高职务,以后近四十年中始终是标准“布衣”,未担任过任何一级正式与非正式的官职。在北大荒务农、造砖、伐木、采石、教书,逾八年。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读书。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1982年获哲学硕士。1985-1986年在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读书,获社会学硕士。因不满时下学术空气,不断跳槽,先后在北京社科院、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供职,唯社会学专业至今不辍。曾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主持人,《实话实说》总策划,不堪各级“婆婆”的管束,终于金盆洗手。曾作自我素描:懒散,不整衣冠,精神上却有洁癖,若游戏规则不公正宁可不参加。青年时代特立独行,再难返回正统。微染自虐症,少时习中长跑,年近五十患冬泳症。以争辩为快事,虽对事不对人,却也常常得理不让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发帖际遇]: 我就叫家豪 彩票中了安慰奖,得到 2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8 20:26 , Processed in 0.11919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