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65|回复: 0

《将夜》: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读《将夜》有感(上)

[复制链接]

用户组:贡士

一蓑烟雨任平生

重建论坛勋章

      UID
615
      积分
4878
      回帖
1522
      主题
187
      发书数
108
      威望
3915
      铜币
12854
      贡献
0
      阅读权限
6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1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30
发表于 2025-3-24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将夜写到60%的时候,猫腻终于写到了那句话,“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

  非常有知识的章评网友透露,这是朱熹写给孔子的话。专门百度了一下,朱熹也是抄来的。《朱子语录》中说,“唐子西尝于一邮亭梁间见此语”,原话应该是佚名宋儒用来表达对孔子的尊崇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而朱熹还修改了一下,变成“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网评中有分析两句差异,认为朱熹写的不如原句的;也有很多评论对孔子的尊崇到底是否值得的;还有考古到底是哪一篇网文最先引用这句话的。

  据网友考证,应该是《雪中悍刀行》的烽火最早用了这个句式,猫腻的《将夜》大约晚两个月。但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猫腻这整本书,很有可能就是来源于这句话。不像雪中,只是使用了这个句式,猫腻整个就是在用一个玄幻小说的壳子,来将东西方文明的根本冲突浓缩在一个封闭小世界中,具体而微的表达东方文明的特立独行,超凡脱俗。

  东方文明,或者直说中国文明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与西方文明最根本的差异,是我们没有信仰。不引起歧义换一种说法,在东方文明中,信仰是一种与西方文明中的宗教信仰不一样的东西。

  《将夜》里孔子化形夫子,他修炼的根本是人间之力,他将自己融入人间之中。这里人间,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它不是任何单一类型人群的指代。所以单一类型人群,在《将夜》里也具象化为道门西陵神教。名之为道,但他们与中国的道教并不类似,他们信仰昊天,相信有一个未来的光明之国(昊天神殿),他们修炼的终极目标是与昊天融为一体。这个设定非常有趣,因为这是西式的信仰,很多读者因此认为昊天神教或者说西陵道教指向的其实是西方的天主教。西方文明核心的信仰之力,来源于对某“上帝”(《将夜》里的昊天)的敬畏之心。

  而中国缺少这个核心的信仰,虽然我们有引入的佛教,也有自己产生的道教,但确实是因为有孔子,有独尊儒术,所以中国文化的核心里始终缺乏敬畏。我们可以敬鬼神而远之,但是并没有形成对鬼神的统一信仰,我们只信仰我们自己。就像宁缺一直说他其实还要再写一个字,那个字应该就是“人”字,也就是颜瑟大师此前隐隐约约在天地间看到的那个字,“人”字符。宁缺,作为“自私”人类的代表,当他发现人字符的时候,他才最终变成无畏的那一个人,这时他才成为夫子学说的代表。夫子教大师兄以仁义,教二师兄以礼仪,他教给宁缺的,才是他最核心的理念“人间”,所以宁缺是书院天下行走,继承夫子与天斗的意志。

  “人间”为什么可以成为夫子的核心竞争力?这牵涉到人何以为“人”,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人心的根本是什么?夫子曾经提到的一点很重要。他说人间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污水,有烟火,有繁盛,有衰败。生命的意义不重要,生命无所谓有意义,“生命要有意思”本身就是目的。目标不重要,过程重要,因为过程是多样化的,而目标是单一的,或者说目标就算不只一个但也是有限的。这就是昊天神国再美好,它也只是部份人的目标,并不能吸引所有人的原因?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有你所在的黄金世界,我不愿去”。西陵道教的人,可以向往昊天神国,发愿与昊天化为同一,这可以是一种信仰的终极目标,但是我也可以不信仰。给人不信仰的自由,给人选择的自由,这是人间的根本,这才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原因。

  所以说“多元”或许可以用来说明东方哲学的根本。为此又想起跟信仰佛教的朋友讨论过“信仰”这件事,我的结论是我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我并没有那一个向往的世界。我并不向往那些“彼岸世界”,最核心的原因是我并不觉得人生的本色是悲凉,“人间”本身就有意义。

  网上讨论孔子是不是值得这样高的评价,其实“孔子”本身也是一个符号,所以猫腻把他写成了夫子。当夫子飞向昊天,变成月亮的时候,“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写的就是事实。

字数:1513
转自:斯人光年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6268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30 13:24 , Processed in 0.0757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