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21|回复: 0

立场是侠客悲剧的源头 ——《女帝奇英传》

[复制链接]

用户组:爱心会员

重建论坛爱心会员勋章重建论坛勋章

      UID
984
      积分
12628
      回帖
3629
      主题
1635
      发书数
1234
      威望
7562
      铜币
21230
      贡献
1200
      阅读权限
9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38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30
发表于 2025-3-31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梁公的作品大多大团圆结局,然而喜剧收场的却往往不如悲剧的撼动人心、感人至深,留一丝相思未了之情可以铭记一生,留一点美中不足之憾才使印象深刻。一部书的主角锋芒外露,最是尝尽酸甜苦辣,在梁公作品里尤其明显,配角大多只有路人之感,因此我想既然主角接受了众人瞩目的光华,何不也承担所有人应有之苦难呢?书中角色打磨半生均是要给主角作红花绿叶衬托之过,唯有一死以谢天下才能对得起众人的默默无闻、暗暗消颓。《女帝奇英传》的男主角李逸正是要承担这样的命运,只有死亡才能彰显一个英雄人生的悲壮,以至我阅读之时每每兴致勃发、心潮澎湃,期待着一个英雄侠义却惨烈悲壮的生命。

  女帝顾名思义是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了,李逸身处的时代正是武则天篡唐自立、国号为周的纷扰之期。身为李唐皇族的子孙自必要坚定地拥护族人的威权,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里,帝王之尊一家一姓的观念根深蒂固,是决不允许异姓之人染指这无上权威的。这种落后的偏狭思想固然是李逸这个落拓王孙的因循之念,但他身上却具有一般王族公子所没有的高尚特质,气度胸襟更是远胜一般的帝王将相,他自矜君子之德、仁义之风,讲究的是凛凛正气、铮铮铁骨,绝不行卑鄙小人之举,而要以正义之师、王道之旗号令群雄、推翻大周、普泽天下。在他理想的规划中,他是高举着剪除逆贼、推翻暴政的大旗,率领着雄赳赳的王师义军以纳百姓的箪食壶浆,不攻而克一举取下京城长安,抓住武则天一众僭越之徒判刑决命,而这个帝王李逸是不在乎的,只要天下百姓衷心拥戴,李逸宁可为人臣子也必忠心扶持、全力辅佐。

  只可惜理想与现实往往是天差地别的,一路所遇佐证的恰恰是他想象的反面,直似英雄末路,一身才干毫无用武之地。小说的开始并不直写李逸,而是从史有才名的上官婉儿叙起。梁公笔下历史人物的故事往往是亦幻亦真、一虚一实的,在借重史实的同时也巧借史书阙如的不明之处编造新的桥段。这上官婉儿在出世之时祖父和父亲因得罪武则天而被处死,14年间隐没宫中寂寂无闻,直至武则天赏识她的笔墨才华提拔为拟写诰命之职,正是这14年让梁公虚构了她的另一处人生,那就是在剑阁上托庇于长孙均量护下的隐居生活,与长孙兄妹日夜作伴、文武并习。然而一旦行踪暴露,长孙均量语重心长地告诉了她家族仇恨,终于背负着沉重的复仇大任下山赴京,途中恰遇童年之交李逸。正所谓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一旦两情相悦胜于十载同窗,同学七年之久的长孙泰一直对她暗暗有意,却远不及她与李逸偶逢之时的一刻琴歌相和,一时已为李逸的才情风度所倾倒。只可惜两人的重逢揭开的却是李逸感情上的一个悲剧,相恋愈深徒余相思愈苦(书中的上官婉儿才气虽同,品行却远胜史实所述,梁公人物从来都是痴情绝恋)。本来两人背负着相同的家仇国恨,一个是李唐王孙,杀武则天是为了维护正统,一个是冤狱女儿,杀武则天以报祖父两辈深仇,正是一腔热血、矢志报国的江湖儿女,佳配天成。

  却万万料想不到的是临事变节,竟成了武则天的亲信。上官婉儿弱质彬彬,纵然略懂武艺也终非江湖里打滚出来血性女子,在一大堆明哲圣理的劝解下竟自动缴械、服膺事仇。可怜李逸一直想将与自己同病相怜、志同道合的上官婉儿倚为精神支柱,却不料竟是如此不堪一击,这样一来两人已是分处不同的阵营而成为敌对势力,作为堂堂七尺男儿、李唐王族子孙如何能够屈膝求全、腆颜事敌,即使李逸爱意实深也绝不可能逾越自己身份的限制、理想的差异了。

  一段情孽已是苦恼,想不到一剑之下又是情深难抑,峨眉金顶的不打不相识又揭开了李逸另一段悲剧的帷幕。一位文武双馨、德貌俱佳的绝世女子如仙子临凡般莲步玉驾到峨眉金顶上正在重推盟主的舞林大会,却不料这甫一照面便是与李逸武艺博弈,本来已被公推为武林盟主的李逸惨遭折辱、技不如人,一场武林大会顿时演变成市集闹墟中的流氓群架,却依然奈何不了这名不知来历的女子。这就是武玄霜,武则天的侄女,奉命捣毁这意欲与朝廷作对的武林大会,以极其强势的手段料理了一批谋逆作乱的江湖人士。然而情之一物在乎唯心,孰料武玄霜与李逸之缘分一见钟情、双剑牵情,竟结成了一生一世剪不断、理还乱的红愁尘丝,欲断难断其心惘然。武林大会一哄而作鸟兽散,李逸见此乌合之众不成气候已是意兴阑珊、颓然离去,却遇上趁乱行凶的武行者和毒观音,身中剧毒,险些性命不保,危急之中又是武玄霜不期而至,力退强敌,既结仇又施恩,冥冥之中似乎掌控着李逸身边的一切。一位如花似玉的美貌女子不顾身份有别、男女之嫌,給李逸既吮血吸毒又运功疗伤,无碍乎关怀备至、体贴入微,极尽心力方才保得住李逸这苟延残喘的性命,如此作为不啻表白了自己的少女情怀。

  看过《女帝》的往往觉得以李逸的为人根本配不上武玄霜,埋怨梁公何以将她写得一生痴情李逸而无悔。这里面固然有主角光环决定的因素,试观一众男配角不是上了年纪的就是奸邪小人,难得的几个正派君子又给李逸狠狠地比下去,莫非武玄霜情海翻波竟是无因无由、随性而起?殊不知身为武则天的侄女,王公贵子、才俊达人是巴不得跟她结成姻亲,以攀凤成龙、扶摇直上,只是这些势利之徒无异于凡夫俗子,不足一哂。至于李唐王孙一脉中有远见博识、雄才大略的真命天子却是凤毛麟角,反而是旁支翼脉的李逸方有天纵之才,既有江湖武林的侠气英胆,又有王族血脉的高贵气质,更难得的是他对原则和正义的坚守,宁可舍弃一袭王侯尊荣也不愿任用奸邪之徒,妄起兵戈残民虐生。这样的人才堪称君子之风,即使是敌人也不得不由心头折服这份高傲的气度。

  李逸其人,虽然一事无成,终生也没做出什么大事业,但其英雄风范毫不逊色,相比起其他人物的丰功业绩,即使平凡也能见其伟大。青年俊杰,一心一意以扶持王室为己任,本想借助武林力量成就这匡正除逆的大任,无奈一个已是七凑八合的武林大会给武玄霜寥寥数剑更成了一盘散沙,连昔日的武林盟主谷神翁也差点折在武玄霜剑下,所谓豪杰尽去、英雄不再,李逸一阵消颓,不自觉地远离战场,已不忍看这一场惨败了。尽管他承认失败,却不敢面对失败,看见武玄霜奔过来唯恐再受侮辱,只连忙落荒而逃。踽踽独行、默默下山,却掩藏不住心中的怅恨,正是“铁马金戈怀故国,飘零琴剑又天涯”,一声轻叹,遣怀悲切,禁不住内心翻涌浪腾的长息哀叹。

  想见的不得见,不想见的翩翩而来,朝上是女帝镇峙四方,武林又是娥眉称霸,反衬得李逸这等英雄丈夫亦自愧颜无地。士可杀不可辱,李逸见到武玄霜的第一个念头是宁死不屈,自悲七尺男儿在这荒山郊林死于一女子之手,葬身无名矣。却不料对方是一怀好意,给他送来丢失的心爱的古琴。一时之间饶是一向豪迈不羁的李逸也不知如何自处,既是仇敌又如何能受人恩惠、自贱轻身,这种莫大的忍辱实在无处宣泄,唯有付之琴音了,不料武玄霜去后复来,人到弦断,这个仇敌来去无踪,饶是素来儒雅淡定的李逸也免不了一时成了惊弓之鸟,讥诮他无视天下大势,在武则天的治理下不但国势日盛,而且百姓安居乐业,四野清平、不识兵戈。李逸如何不识此理,只是王族兴衰他亦有责,他固然想替李家子孙夺回帝位,但他却不愿意因此累及无辜、祸及黎民百姓。试想那李逸又惭又怒,有理难言,只能气得满脸通红,怒目而视,那份不服气的高傲也不由得泄了几分。

  武玄霜对于李逸如此在意倒并非完全出于情感,更重要的是李逸成了武则天相中的良才,希望能够重用他以为国家效力,无奈何李逸立场之坚定绝非高官厚禄所能圈养的。武林大会鸡飞狗跳,那些所谓武林豪杰的面孔李逸算是看得一干二净了,不是绿林出身就是贪慕富贵荣华、封妻荫子的,无非是钻营着李逸的王孙身份,他日登上帝位,自己便有拥立之功,官爵利禄自是滚滚而来,更有东方白一类的蝇头小人看风使舵,在武艺争胜之中故意落败,如此胜之不武的武林盟主岂是李逸自尊所能容忍,而峨嵋顶上真正的高手又悄然离去,不愿追随李逸成就这功名帝业。一时之间,天苍地阔唯余李逸孑然一身,倍感孤独落寞郁郁寡合,武林虽大却难寻志同道合的英雄好汉,上山时的豪情壮志顿时烟消云散,所谓雄图霸业尽成烟尘。

  相信此时的李逸愈发痛恨武则天了,不仅天下百姓服她,连一众武林高手也不愿与她为敌,更有武功奇高的武玄霜甘当鹰爪。武则天是不费一兵一卒已将浩浩荡荡的武林大会扼杀在摇篮之中,将一场武林动乱消灭于酝酿之时。正自颓唐丧气之中又险遭毒观音毒手,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武林大会大败而归却赢得了武玄霜的敬重和爱慕,只可惜此情唯能心领,却难以报答。武玄霜带他找金针国手夏侯坚疗伤,一路上关怀备至,却不知已是深深地折辱了李逸的自尊心,仇人相见分外眼明,重伤之后李逸苏醒,更惊惶的却是受人恩惠、遗命敌手。急怒攻心、惭愧郁结,不想受惠却无法自如,不得不忍受武玄霜的救命之恩,按说得人救命,唯有感激之情,更何况是仙子下凡、妙手施救,然而李逸心中只是一片惘然和懊恼痛苦,惘然者情仇莫知,懊恼者恩怨不明,痛苦者敌我难分,李逸一败涂地,已是身无长物,唯余一片自尊之心,保得有为之躯异日图效,不料这男儿性命也成了敌人囊中之物、囚下之奴,当真是一无所有。若果武玄霜是拿他献给武则天处刑斩决,那他还能大义凛然、厉声严词地斥责敌仇,尚有一股昂扬正气还没清灭,无奈的是李逸已是不由自主,只能任由摆布,否则又岂能受耻招辱于武玄霜的恩德之下。

  号召武林力量推翻女帝已是不可奢望,本想投奔起兵拨乱的徐敬业,却又听得英国公的战况不妙,岌岌可危,恰逢与自己相貌有几分相似的张之奇要去投效武则天的神武营,李逸决定借此机会亲自去刺杀武则天。终于等到能接近武则天的机会了,却又一次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将他最后一根精神支柱也彻底摧毁。一直以来李逸都视上官婉儿为自己唯一的红颜知己,相似的身世、家仇国恨的命运将两人紧紧地绑在一起,都是以除掉武则天为个人的目标,却无法想象此时的上官婉儿竟成了武则天倚重的心腹,正在凌波宫里与武则天一句句地批驳骆宾王的《讨武氏檄文》,将一篇义正词严的檄文驳斥得体无完肤。曾经的仇敌竟成了亲信,昔日琴音相和的知己之情似乎成了间关万里的陌路人,真可谓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悲痛之中又逢惊愕,才发现武则天旁边还有一个武玄霜,李逸方知下手已无胜算,却不料来了另一名杀手南宫尚,已先发制人,更吃惊的却是原以为是同一路的白元化才是武则天的侍卫,至此李逸才明白到是武则天有意放他入宫行刺,一切早已尽在这敌仇的预料之中了,只能慨天长叹、自愧不如了,屡次给女子玩弄于鼓掌之中,李逸心中想是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了。

  无论如何危险,南宫尚毕竟是为了李唐王室,李逸不能不救,只得暴露行踪,掩护南宫尚先行撤退。一个武玄霜已经难以应付,再加上神武营三大高手已集其二,一秦堪一张挺,还有白元化乘暇抵隙,这天罗地网如何生离,既无生望,顿生死志,堪堪救得南宫尚脱离困境,却已被四名高手围在垓心。一见武玄霜,男子汉大丈夫,三番两次在她手下屈辱求生,既是难报其万一,大不了唯有一死而已,又何惜乎!迟得片刻便将剑尖向自己咽喉抹去,但求个死得痛快。

  武玄霜似乎早料得他有此一举,以暗器将他剑尖荡偏。李逸自戕不成,又见上官婉儿要来劝他归顺武则天,更是伤心昔日知心今成说客,往日种种当如昨日死,李逸心肠一横,一言永诀、天涯永别,管他落泪情殇,也是断不易志。武玄霜知道纵然留得李逸在也是枉然,相信他一战不成也将心灰意冷,从此不会再来行刺了,决定还是放他离去。

  李逸一路狂奔,逃至皇宫后面的骊山之上,又见得神武营第一高手西门霸,心想这必然是武则天欲擒故纵之计,是要上官婉儿死心塌地。前有西门霸,后有武玄霜连声呼喊,似此绝境已是无路可逃,李逸一败再败,早已无心再战,只是鹤唳风声、惊弓之鸟,一见被敌人前后夹击,下定决心绝不能再受敌欺辱,就算要死也要选择自己的死法。在悬崖边上听得西门霸鞭风降至,武玄霜脚步如飞,顾不得细思慢索,纵身一跃如鸿鸥展翼,在临死之时也要昂首天际,尽显男儿风采。。。

  李逸早已豪情不再,昔日的一番雄心壮志几经折磨,只落得个穷途末路,正打算一死百了,却又遇上李唐旧臣长孙均量。一时王孙忠臣相拥热泪,胜似亲人久别重逢,无限欣喜。然而为了救他,长孙均量已是拼尽精元,奄奄一息之中又是感怀自己亲手抚育成人的上官婉儿变节投敌,伤痛唯一的儿子长孙泰已命丧骊山崖底(长孙泰中了毒观音一蓬毒针,长孙均量以为他已死,三人离开后才被武玄霜所救),临终之时唯独放心不下自己的独女长孙璧,只好拜托李逸照顾她终身。

  情海波澜源源不绝,一个上官婉儿,一个武玄霜,两份情意已是搅得情涛汹涌,李逸早已心如槁木,本来决意远离红尘、孤独终老,却不料李唐的大忠臣临终遗愿竟是将长孙璧终身幸福托付于他。李逸自觉对不起上官婉儿和武玄霜,却又不忍拂逆长孙均量的临终遗言,身为李唐王孙凄恻飘零,想要寡欲清修却又不能,一份沉重的责任已然压到他的双肩上,为了偿还长孙家族对李唐王室的忠诚,李逸不得不一口应承了下来。

  长孙均量逝后不久,长孙璧身心破碎,不堪伤心过度,病体羸羸。又逢强人剪径要夺长孙均量的武功秘笈,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祸不单行之至。曾经的贵族王孙如今落拓江湖、身世飘零、无人可依,虎落平阳被犬欺,处处举步维艰、历险履薄,真乃凄惨之极。

  一晃八年,李逸与长孙璧远赴回疆天山苦寒之地,投靠师父尉迟炯安身立命,时时下山除暴安良、接济平民。此时已届武则天晚年,而新疆边远之地突厥大汗频繁侵扰边界,意欲染指中原大地、锦绣江山,然而武则天调兵遣将俱各合宜,将勇兵强顽强抵抗,以至突厥人无隙可乘。李逸身为李唐子孙自然成了突厥可汗的目标,打算高举灭周兴唐的旗号,以李逸内应,来个内外夹攻,夺取武氏江山。

  想来八年以前,李逸连绿林群盗响应他的号召也深感自降身份而不屑一顾,更不用说八年之后引入异族兵马残害中国百姓、涂炭天下苍生了。只是身为皇族后裔却不得不承担比常人更大的风险了,一时间落魄江湖、逃亡避难的噩梦历历再现。妻子长孙璧身陷囹圄,尽管娶了长孙璧并非李逸所愿,更多的只是背负着一份责任,但八年夫妻早已是生死相依、同命鸳鸯了,李逸冒死闯入突厥王宫以期拯救爱妻,却只是掉入了敌人的陷阱。

  八年以前,长孙璧就为李逸高贵的王孙气质所倾倒,尽管她没有因为丈夫而享尽荣华富贵,反而要跟着他在边疆塞外的天山之上历尽苦寒艰辛,但八年来一直默默地含辛茹苦、从不抱怨,这又是一份李逸难以报答的情意了。可李逸情思惘惘,总是依稀想念着上官婉儿和武玄霜,长孙璧又岂是不知,却只能又伤心又惧怕,唯恐有一天她们会来抢走她的丈夫。果不其然,武玄霜真地不辞万里来到天山,首先就碰上了长孙璧。这个长达八年的噩梦一旦成真,已不自觉地流露出深邃的怨恨、沉重的恐惧,不仅强烈地敌视武玄霜,更喝止儿子亲近武玄霜,只怕连儿子也给这个可恶的情敌俘虏过去。她深知八年来丈夫对上官婉儿和武玄霜是念念不忘,而自己跟李逸的夫妻情分不过是凭着父亲临终遗言才能维系下来罢了,她跟李逸远遁天山,结庐隐居,一是李唐王孙,一是忠臣女儿,命运交关,难道究竟比不上一个仇人的侄女?心中惶惶不可终日,一片痴心的小女儿情态只求她亲爱的李逸哥哥莫要离她而去,对武玄霜的嫉妒、怨恨、恐惧甚至自卑重重地压抑着长孙璧的心灵,终于使她决定忍痛离开,留诗二首:十年梦醒相思泪,万里西风瀚海沙。同命鸳鸯悲命薄,天涯何处是我家;愿将热血洒胡尘,旦把遗言托旧人。应念李郎家国恨,留他同赏雪山春。算是将一腔心事都交代尽了。

  但长孙璧将她的李逸哥哥想错了,就算李逸如何思念故人,这八年的夫妻情义已让他魂牵梦绕,又怎会放心得留她孤身一人呢?如今得见李逸为了自己甘犯危险、困于牢笼,方才感到由衷的欣慰,夫妻二人同命一体,武玄霜是无论如何也分不开他们了。长孙璧对李逸的爱深沉执着,纯粹得不带丝毫杂念,一如既往地像是纯真少女的爱慕情怀,只求李逸哥哥能在身边成为她的依靠。

  突厥可汗软硬兼施,李逸总是不肯屈服,推翻武周重光李唐固然是义不容辞,但引敌入侵、残害中华大地、故国百姓更是大是大非上不可退让的原则所在。李逸身为王孙,一袭贵族气质崖岸自高,岂能容得半分屈辱、卖国求生?无论对方如何威逼利诱,李逸已抱着有死无生之念了,只直到牢中方知璧妹又已三月怀胎,复思脱狱逃生了。正自彷徨无策,竟是武玄霜孤身犯命,已来到狱中相见。三人此地此景重逢,只不知各自愁肠又平添了几分辛酸凄苦,李逸爱恨情惘,又是感激又是担心,难以自处,而长孙璧一时萎谢,总知是取代不了武玄霜在李逸心中的位置了,武玄霜只一心救人,也顾不了这许多忌讳。却听得长孙璧一声倔强的反抗,宁死狱中也不愿受她恩惠。若李逸还是从前的时候,孑然一身无牵无挂,那自是宁可身死也不愿受武玄霜救命之恩,但如今事易时移,总不能让妻子无辜枉死、一尸两命。

  李逸毅然接受了夏侯坚给武玄霜的秘药,可以假死七天,不管这效力如何难以置信,但武玄霜对他的心意,李逸铭刻在心,他不仅感激敬佩,甚至痴怨情仇已是熔于一炉、难分彼此了。但突厥大汗垂涎武玄霜和长孙璧的美色,既然死了李逸,大事不成,至少得拿住两个美人丽姝做一番补偿,终于逼得两人相继服下秘药,以期能假死出狱。

  看着李逸哥哥和武玄霜并肩“死”去,临了竟是同衾一墓、同葬一穴,长孙璧心头燃起一股嫉火,只恨武玄霜以这种方式来强占李逸哥哥的人,怎容得武玄霜跟她的李逸哥哥死在一起,而留下她一人活在人间孤独一生。带着始终未能释怀的嫉恨和对李逸哥哥的深情缱绻,终于服下秘药,紧紧地抱着她心爱的丈夫瞑目“假死”而去。长孙璧就此一瞑不视,因为她腹中怀胎,夏侯坚的秘药唯独对孕妇无效,可以说她一生所爱非人,她爱的人并非真心地爱她,她得到的只是一个空灵的躯壳和一句句源自责任的关怀,最想把握住的心却在重山隔水之外。

  七天之后只有武玄霜和李逸醒过来,长孙璧却已玉殒香消、伊人不再了。武玄霜惊得痛心悔恨,没想到竟是她间接害死了长孙璧,害死了心上人的妻子,感到的是无可遣怀的悲凉,一时间朦朦胧胧,已在无限落寞之中黯黯离去了。李逸更是一下子惊愕住了,半晌不声不响,想不到与自己共度八年患难的妻子又因为自己天人永隔了,只觉愧对长孙璧,一时间怜情爱意涌上心头,头脑发晕就此不省人事。

  长孙璧死,一段情孽终结,一个悲剧落幕,然而李逸人生的苦难尚未结束。八年以后他再次回归故国,看到中华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和乐景象,感慨武则天治国有道,实是一件于国于民都有好处的事情,相比起自己昔日的豪情壮志,只顾着争夺那一家一姓的帝位,反觉得自己心胸狭隘、不识大体。回归长安,喟叹盛世华章、举目兴荣,李逸更是心悦诚服,衷心的钦佩之下怀藏着对家国荣耀的憧憬。在武承嗣府中力助长孙泰锄奸,在宫中见到了朝思梦想的上官婉儿,然而千言万语的交心互诉却不知从何说起,只一面相对无言。却不料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蓄谋歹意,本想借李逸一事将上官婉儿一并扳倒,又刺伤李逸,假上官婉儿之手送去解药,实是要以毒药谋害李逸性命。

  这一次李逸终于难逃一死,病入膏肓之际上官婉儿来探视他,却不知李逸性命垂危。李逸自知无药可救,却强掩病容,暗示她应该遵从武则天意愿,嫁给太子李显做王妃以辅佐国家大事。这源自青梅竹马的情孽也该告一段落了,人生各有途,即使做不成夫妻也应该留下一心真诚的祝愿,只望上官婉儿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一番丰功伟业。三个女子情海纠葛,李逸到底爱谁究是茫然不醒,只遗憾不能偿还这许多恩情,特别是武玄霜,她阻挠他的事业,破坏他的人生,令他琴剑飘零备尝辛酸,但她又屡次救他性命,对他一番深情厚谊更是无以为报,或许武玄霜才是他栖身江湖唯一的红颜知己,却慨叹两人只能停留在友谊的层面上了。不知为何,到头来李逸还是选择承武玄霜的恩情,李逸一辈子的高傲倔强临终之时却毫无避讳,对她敞怀畅心,托她照顾自己的儿子,一生惘惘爱恨已消融在两人的悲语凄泪之中。

  武玄霜婉拒了师兄默默无言的爱意,从此带着李逸的儿子李希敏漂泊江湖、浮生武林。。。

  相比起金庸小说的男主角一个个志得意满、事业有成、爱情顺畅,梁公笔下的男主角往往是碌碌一生却毫无作为,更不济的则连爱情也无所归依,与爱人生离死别或者孤独终老的比比皆是,李逸就是这种悲剧的代表人物。拿梁公书中最成功的男主角张丹枫来比较,两人都是前朝皇裔贵族出身,都背负着兴复家族帝皇权威的责任,不同的是张丹枫从一开始就彻底摆脱这种为一家一姓争天下的念头,而李逸则是经过痛苦的挣扎才意识到自己所追求的谬误。两人身为贵胄王孙,都是一般的君子风度、仁义胸怀,不屑于与异族侵略者同流合污,为一己之私滥起兵戈、残害生灵。然而正在这样的前提下,已经注定他们之中一个是成功,而另一个只能失败,因为张丹枫是顺应大势、维护国是,而李逸想要破坏和平、兴暴动乱,而在梁公的思想里引起天下大乱、涂炭生灵的必要受到谴责。李逸的悲剧始于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无法平衡的差距,拥护他的尽是些蝇营狗苟之徒,只想待得他异日推翻武则天之时讨个一官半爵、混个荣华富贵,而李逸想获得的民意和忠于李唐王室的正直人士又寥寥无几,他固守儒家的行事准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如果要以万千生灵的性命为代价,扶持起来的尽是些阴险狡诈的无耻之徒,他宁肯另图良策。

  李逸坎坷半生、倍历艰辛却终是一无所成,但这并非李逸志大才疏、庸碌无能,以武则天之明也认为李逸才干在李唐王室之中是上乘之选,想来事出有因。但过多的道德准则和理想要求绑缚了李逸的手脚,让他难以尽展才华,本来武则天有意重用他,如果他是金庸小说的男主角,像萧峰跟耶律洪基结拜就当上了南院大王,像张无忌统领明教成为开创明朝的奠基人,像郭靖向成吉思汗效忠成为征西大元帅,这样的机会李逸有得是,他可以与武玄霜结亲,成为武则天的亲信,轻而易举就是王公大臣的身份,也可以号召绿林反抗武周,自是盟主身份,至不济只要他向武则天尽忠,李逸也可以带兵出征,讨伐突厥。但如此种种恰恰都是李逸所不屑的无耻行径,他放不下那高贵的气节,容不得心中的正义有丝毫的玷污,心比天高正义当头,思来想去之下只觉自己已进了死胡同,这天下大事他是无能为力了。

  要是说八年以前他是毫无外部压力地主动选择,他的气节算不得经历考验,那八年之后就是逆流困境中的反抗斗争,只有勇于牺牲的人才能保全心中的傲气铁骨。面对突厥可汗的威逼利诱,李逸没有丝毫的动心,他的王孙身份曾经给他带来荣耀,如今却只留给他一身灾难,本想隐姓埋名、不问世事,但终究逃不过凡尘俗世的纷纷扰扰。他的坚持放弃了九五之尊的无上荣耀,也连累了深爱他的妻子长孙璧死于非命。回归故国,赞叹一派繁华的景象,身为李唐王孙却只能偷偷摸摸地进宫探访上官婉儿,李逸对信念的坚定始终不改,他不愿归顺武则天,不以王孙的身份进宫,对武周敌视了一辈子,到得最后终于放下了心底的芥蒂,在武则天面前以博大的心胸信任她的人,却不料反而遭了毒手,给她的女儿太平公主下毒致死,这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了。

  妻子长孙璧服了秘药而死,可谓是武玄霜间接害的,而太平公主假上官婉儿之手将李逸毒死,又是婉儿的无心之失,夫妻两人尽死在武则天的亲信之手,这种悲凉的境遇似乎寄寓着深意,凡是武则天的政敌都必须得死,正体现了这个女皇帝的铁腕政治。梁公一贯的风格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果,偏偏这部书的主角李逸并无任何罪过,却最终惨死于恶人毒手,不得不让人喟叹哀凉,或许李逸的志向破灭了,对于他这个理想高于一切的人来说,心死了人也要枯槁。梁公在书中对武则天形象的塑造堪称完美,只是却未免过于拔高了,然而武则天越趋完美,就越衬托得出李逸不得不然的无可奈何,这天下已经没有他李逸成就功业的一方余地了。作为李唐的王孙,李逸不能在别家外姓的政权下贪生苟活,为了保全忠于李唐的气节,只有一死方能得到灵魂的解脱,正是那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葬身汨罗江的穷途屈子,宁死不甘苟活。

  呜呼!壮哉李逸!永怀忠烈!

  字数:8717
  转自:姜好辣 评论 女帝奇英传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37824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30 17:01 , Processed in 0.0820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