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UID205
好友0 人
听众0 人
收听0 人
阅读权限50
注册时间2025-3-1
最后登录2025-4-30
在线时间211 小时
用户组:举人
UID205
积分1061
回帖148
主题197
发书数12
威望876
铜币4746
贡献0
阅读权限50
注册时间2025-3-1
在线时间211 小时
最后登录2025-4-30
|
二十世纪初,巴塞罗那上空笼罩着战争的阴云,在这片土地上,权力的交易,阴险的勾当暗流涌动,当炮弹袭来,无数人因此流离失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同时也有一小部分人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他们掌握着金钱,操控着文学,从事着“人口买卖”,表面看上去风平浪静,但在逐级攀升的权力欲望背后,却是杀人不见血的私斗。阴谋、诡计、杀戮在战争之后掀起了一场黑暗中的博弈……
在那场战争中,阿莉西亚幸存了下来,但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在战争惨烈的冲击下留下了无法抹平的伤痕。这伤痕使她变得阴郁而冷血,更吸引了某个神秘人物,利用她对于阴暗事物敏锐的嗅觉,命令她去做一些她不愿意做的事。
就在她看似终于可以摆脱掌控,自由生活的时候,她被卷入了一系列诡异的事件之中,一本画着奇怪的迷宫图案的书籍,一本写满了心酸故事的日记,还有一连串隐匿在真相背后的序号名单,在谜底层层揭开的同时,她几乎失去了身边所有至亲的人,而那个神秘人物的面纱也在一点点揭开……
这是属于巴塞罗那的故事,是属于《灵魂迷宫》的故事,也是属于萨丰的故事。每位作家一生总会写一部关于家乡的书,家乡有最真挚的情感以及最漫长的记忆。对于萨丰来说,他的这部家乡书写了整整15年,从《风之影》到《灵魂迷宫》“遗忘书之墓”终于迎来了它的结局。
一、长达十五年的等待落幕
2001年,萨丰完成了“遗忘书之墓”的第一部作品《风之影》,这是一部让西班牙震惊的作品。它的销量与影响力排名仅次于《堂吉诃德》,位列于第二名,它曾创下1500万册的销量纪录,被法国《焦点》杂志评为年度15本好书之一,荣获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多国的重要文学奖项,使卡洛斯·鲁依兹·萨丰荣获了鬼才作家的称号。
在此之后,《天使游戏》、《天堂囚徒》两部作品纷纷将故事推向了高潮,不断地超越前著的成就,让人愈发期待结局的到来。直到2016年,《灵魂迷宫》完成了这样的使命,一经出版就占据了西班牙各大书店的橱窗,成为了让读者又爱又怕的作品。爱在于15年的等待终于有了回应,故事有了它最终的结局,而怕又怕在,在此之前没有人知道《灵魂迷宫》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能否超越前三部的传奇,为“遗忘书之墓”画上一个完美的句点。
好在《灵魂迷宫》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题。萨丰是非常会讲故事的人,《灵魂迷宫》是他用笔带领着读者进行的一次阅读冒险。他一直致力于“创造故事的奥秘”,在这部书中,他犹如构建了一幢“故事的迷宫”。他采用了多条故事主线叙述的方式,我们从二十世纪初的一场战争中进入,越往里走越会发现层层交叠的故事脉络。在每一行脉络中间,不到最后揭露真相的那一刻,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他是正是邪,是善是恶。他用精致的语言以及高超的叙述技巧,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幻觉,仿佛我们就是那故事中行走的人,我们与人物一同遭遇欺骗,一同掉进陷阱,回过神时突然发现,周遭的一切原来都暗藏危机。
这部作品虽自成一部,有其独立的故事架构,但与前面三部在人物事件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揭示了很多前文埋下的伏线。在阅读过程中,所有的困惑被一一解开,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让人不禁大呼过瘾。从《风之影》到《灵魂迷宫》,“遗忘书之墓”整整历经了15年,可以说在这长达15年的等待中,萨丰最终没有让读者失望。
二、巴塞罗那神秘而扭曲的另一面
巴塞罗那是著名的文化艺术圣地,毕加索、达利等艺术家均在此留下过非常重要的作品,这座城市更被著名作家塞万提斯骄傲地称作是“西班牙的骄傲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伍迪·艾伦的一部电影——《午夜巴塞罗那》就以唯美如画的风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影片不仅阐释了深刻的爱情,也描绘了浪漫的风情,它甚至兴起了一阵巴塞罗那风景名胜打卡的热潮,古典而神秘的哥特区艺术小巷、梦幻般的古埃尔公园等等,都成就了巴塞罗那独特的风情。
当几乎整个西班牙都以巴塞罗那为傲的时候,萨丰自然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巴塞罗那人,这片土地对于他来说,不仅有表面的风情万种,更有一种家乡情怀糅合在其中。所以在他笔下,巴塞罗那的魅力似乎远远不止我们表面看见的那样,他为我们揭示了巴塞罗那的另一面,受伤而坚韧的一面,它更加神秘,更加扭曲,带有丝丝让人欲罢不能的张力。就如同他笔下所写:“这个城市就像个巫婆,悄悄从你的皮肤里钻进去,然后在你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灵魂。”
萨丰的许多作品中都有巴塞罗那的影子,《灵魂迷宫》可以说是鬼魅篇之一。它还原了西班牙内战期间巴塞罗那所遭遇的一次空袭,炮弹凌虐着这片美丽的土地,火舌吞噬着建筑房屋,一时间万种风情化为一片废墟,遥远的上空传来的只有哀嚎与恸哭。就像书中所描绘的那样,炮弹与火舌快速吸纳着每一条逃生的路线,房屋如沙雕一般融化在火焰中,紧接着那些跳海求生的人也被火焰所吞噬。
如果说用什么来比喻战后的巴塞罗那,我觉得萨丰笔下的阿莉西亚最为适合,坚韧不拔,亦正亦邪,忍受着战争“后遗症”所带来的痛苦,但并没有因此丧失她的韵味,而是以她强大而独立的精神屹立不倒,成为这场“黑暗之战”最终的胜利者。
三、永远不会被搬上荧幕的作品
《灵魂迷宫》出版后,“遗忘书之墓”系列作品完美收官,由于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许多制作方想买这部作品的版权,将其拍成影视作品。但这样的邀请却一一遭到了萨丰的拒绝。萨丰声称,这是一部永远不会搬上荧屏的作品,他所做的这一切,都只为了向阅读致敬。
对于阅读,萨丰一直有一种虔诚的心态。他从小热爱读书,以书籍为伴,享受阅读带来的绝妙体验,他认为书籍是一面镜子,人只有从这面镜子中才能窥探到自己的真实模样。
他的这种对于阅读的尊重也体现在了小说之中。《灵魂迷宫》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在《灵魂迷宫》中故事的发展以及人物的塑造与书籍之间,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故事以一本神秘的书籍为伊始展开,徐徐推进,揭开了一张张阴谋的密网,牵扯出战争前后,人们对于文学的轻视与排斥,以及痴迷与崇拜;紧接着,书籍成为了书中人物自我疗愈的手段,“遗忘书之墓”徐徐打开,抚平了阿莉西亚的伤痕,也使达涅尔一家过上了安稳的生活;而这本书本身也是一个书中书的嵌套故事,在故事中,主人公们经历种种冒险,去认识自我、认识爱与生命的终极状态。
可见,不得不说《灵魂迷宫》是萨丰对于阅读虔诚的致敬,是真正“为阅读而生”的作品。厚达近千页的“终章”,庞大的故事体系,相互交错的故事脉络,与前三部交相辉映,徐徐延展的故事情节,其本身就是对于读者的一次考验。能经受得住这份考验的,都是愿意留在书籍世界里的人。即使它不能被搬上荧屏,它的魅力也丝毫不会减损,而是绽放在读者的脑海里,在读者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就如同萨丰所说“所有故事都已经在读者脑海中上演”。并无遗憾可言。
字数:2409
转自:人类救星孙美好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0756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