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17|回复: 0

《卡拉马佐夫兄弟》:被激情使役的人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1085
      积分
828
      回帖
91
      主题
179
      发书数
0
      威望
693
      铜币
2368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4-6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说米卡,或者德米特里 卡拉马佐夫,是个荒唐、粗鲁、令人憎恶的人物?我读到他为了崇拜和负疚于卡捷琳娜,为了强烈地爱格鲁申卡,为了与父亲为情敌,在激情的使役下躁狂、徒劳地奔波,无限地愤怒与无限地受苦,差点读得哭了起来。我不敢说天生的亲近,但却对这类人物有着天生的怜悯。和悲剧的创造者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对这类人物有着天生的洞悉和天生的怜悯。想想为了爱情(不管是男女之爱,兄弟之爱还是对上帝的爱),我们曾经怎样地吃苦,怎样地自我折磨,怎样一时欢喜,一时沮丧,一时又气恼和妒忌得发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全是这样大胆热烈的人物——所谓的卡拉马佐夫式的人物——怀有澎湃的情感,以及看似疯狂和自毁的,为了理想而牺牲的迫切愿望。

  米卡、伊凡和阿廖沙,三兄弟全是激情的奴仆。对于米卡,这激情源自对一个“坏女人”的爱——他一边想把她挂上绞刑架,一边匍匐在地亲吻她的裙边。米卡真的放荡吗?米卡卑鄙吗?自始自终米卡只爱格鲁申卡一人,并为对卡捷琳娜的变心和背信无限悔恨。对于伊凡,这激情来自“什么都可以做”的超人世界观,也来自对哥哥的前未婚妻卡捷琳娜压抑的,不得释放与不得回报的迷恋。对于阿廖沙,这激情来自对左西马神父,对上帝和宗教真理的崇拜。这激情来的最清澈柔缓,所以阿廖沙时常显得像天使一样安静、坚定,是三人中最理智的一个。

  除此之外,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俄罗斯妇女,同样也既是激情的玩偶又是激情的主人。她们耍弄受折磨的情人,但仍然会因为一句表白浑身颤抖,因为欺骗和背叛气得发疯,因为胆怯的探寻和绝望的求证用深黑的眸子紧盯着对方的双眼。同时一旦下定决心,她们便终身怀抱高尚的愿望,要改变一个浪荡子,要宽恕他的一切,做他永远的知己和救主,甚至跟随他到西伯利亚流放——即便她们当中最轻率、淘气的也不无如是。我丝毫不觉得格鲁申卡轻浮,我觉得她顶多是年轻和好开玩笑,且看在米卡被捕后她的绝望和她的对他的爱的持守多么令人怜惜和尊重!

  卓越的弗洛伊德曾写过一篇《论激情对智力和情感的损害》,但不知为何原稿遗失了,只留下一份态度模棱两可的梗概。可以确定的是,贺拉斯不会喜欢这类人物,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一种极端;狄更斯不会喜欢这类人物,因为他们所有人看起来仿佛是一个;博尔赫斯不会喜欢这类人物,因为他们是非理性对理性的胜利;贝克特不会喜欢这类人物,因为在他们的心灵里一刻也没有停止思想的折磨和道德的拷问。但是关于这类人物我们还可以列出一份长长的名单:安提戈涅、狄多、美狄亚、克里奥佩特拉、哈姆雷特的母亲、弥尔顿的撒旦、维特、浮士德、包法利夫人、希斯克利夫、安娜卡列尼娜、梅什金公爵、拉斯科尔尼科夫、拜伦、《百年孤独》的奥雷连诺一家、拉辛的几乎所有主角……他们被致命的激情裹挟,不是通向巨大的幸福,就是通向巨大的毁灭。他们深深地吸引我们,因为他们在人性的某一方面与我们——即便你不愿承认——如此相似。

字数:1057
原作者:Jasmim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3324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30 09:12 , Processed in 0.12539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