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UID51
好友55 人
听众3 人
收听0 人
阅读权限100
注册时间2025-2-27
最后登录2025-4-30
在线时间1157 小时
用户组:分区版主
我,秦始皇,打钱
   
UID51
积分6907
回帖555
主题812
发书数335
威望4688
铜币4973
贡献1200
阅读权限100
注册时间2025-2-27
在线时间1157 小时
最后登录2025-4-30
|

离四十一岁生日还有三天的田庄突发心梗卒于2011年12月24日,那天是平安夜。几乎没有更多的征兆,只是她这一阵都不太舒服,胸闷气短,中饭后她还稍事休息,两点左右走出家门去单位赶篇小文章。她一定不会知道,那是她的最后一天,人生中的最后两三小时。所以也没人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她躺在办公室的地上,电脑开着,文档没关,她的小文章还没写完。文研院办公室的门敞着,窗帘轻轻拂动。才人到中年,生命就戛然而止;没有道理的发生,所谓人生无常吧。田庄之死对丈夫王浪影响至深,生活破碎了,又当爹又当妈;她死在不当死的年纪,如雷轰顶;如果是花甲、耳顺之年,他都认了。
作家魏微把田庄写死在这时,不仅是长篇小说《烟霞里》(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12月版)已经五十万字之多,魏微应该有自己的考虑,作家有权利安排人物的生命历程。读者看见人物在小说里各自生长,他们的命运其实跳出了作家的电脑,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自洽。读者要么理解要么挑剔小说的谋篇布局,故事的起承转合,人物的喜怒哀乐。而作家面对的问题要多得多,全部的文字本来都来自于手指的键盘敲击,却又被某种意识牵制着。生命一旦被创造,往后的生长便由社会和时代裹挟。人生怎样映照社会、时代?小说的回答是,互为映照。阳光普照大地,可是认得眼里也会落进来星空;那远在天边的,只要你念及,都有可能是你的,会跟你发生关系,哪怕是隐秘的关系;那边蝴蝶拍翅膀,这边会刮起龙卷风。世间万物均为一体,均有关联。
《烟霞里》采用的编年体结构方式被视为新颖且富挑战。早些年的一部电视连续剧《金婚》,用编年体叙事,一年一集地拍了五十集。我理解其难度在于既要专注这一年当中的大事,又还得跳出这一年的框范,魏微的巧妙构思正体现于此,借由女主人公田庄的出生到离世,逐年检视和铺写田庄在1970年到2011年间的生命段落:学龄前的烂漫童年,小学中学时的叛逆懵懂,大学青涩的恋爱和对大城市的憧憬想象,工作结婚后平直疲乏的日子,步入中年的空虚与挣扎。具体到每一个年份,年度背景的线索铺垫,生活场景的仔细展开;有往昔的回溯,今后的伏笔预设,心理想象的绵延;三代人组成的多个家庭的交织,人物个性色彩迥异呈现,不一样的生活状态和体验,生命的流变充盈在烟霞里。
田庄1970年12月27日出生于李庄,她是年轻夫妇的头生子。那天一夜大雪,天地混沌,院子里白茫茫一片。这年元旦,青年田家明、孙月华结为夫妇,年底便生出了小孩。这一年,中国新出生人口2710万,平均每天7.5万,无论按年计还是按天计,田庄都是这庞大数字中的一个。田庄乳名小丫,未满两岁因弟弟田地出生被送到江城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整个1980年代,田家明两口子仍恩爱如初,度蜜月一般。家里蒸蒸日上,院子起了,厢房盖了。又多了几间房,又打了几张床,越发像个大家庭。在田庄看来,这个家就是一母系氏族社会。孙月华当家作主,说一不二,比得田家明就像一个装饰。他这个装饰很重要,少了他,这个家就不堂皇、不亮堂。非但如此,少了他这个家就转不起来。小丫七岁回李庄上学,最困难、最忙乱的日子已经过去,她成天一副小大人样,能干得不得了,家里样样事她都要参与,得了个绰号“小当家”。小丫九岁时妹妹田禾出生,后来还有个弟弟田地,家里更显热闹了。
称李庄为小山村并不为过,它处在山水间,青山绿水有之,穷山恶水有之。常常的,整个村庄雾气缭绕,两三步之外只听人声,不见人影,懵懵懂懂像是在梦里。后来,每当田庄回望她的出生地,在几千里外的广州家里,在单位,在上下班的路上,不拘什么时候想到李庄,她都有一种雾蒙蒙的感觉,似是而非的,什么都看不清,都不确定,像水墨画里的写意,寥寥几笔,意思是有了,但是很抽象。好在田庄九岁时他们举家迁往清浦县,县城位于江城、李庄间。
改革开放开足马力,生活开始横冲直撞。姐姐弟弟都愁死人,尤其田庄脾气犟,动辄顶嘴,你说一句,她回三句,从小没少挨打。谁愿意打她?三两句话就说得你上火!好话坏话也听不懂,你有时候跟她开个玩笑,她就大哭大闹,跟疯了似的。田家明那么好的脾气,有一次也差点动手,拿手敲女儿的脑门,说,你哪来那么大的气性,啊?你猜她什么反应?头昂得高高的,一脸桀骜不驯,很应景的,做出一副英勇就义的壮烈深情。孙月华把双臂交叠,冷笑一声。田庄走到她妈跟前,丢下一句话,你得胜了是吧?孙月华照头就是两巴掌,又拽住她的头发,朝地上按,又是踢来又是踹。仨孩子是在暴力中长大的。但这种事,也别太较真。一代代都是这么过来的,机制所致。大人是天,小孩子必须绝对服从,温良恭俭让非但是行为举止上的,亦是道德。但问题在于,田家明夫妇的青春期是这样度过的:群魔乱舞,以革命起家,如今当了家长,却要求孩子温良恭俭让,这怎么可能?
1988年田庄十八岁,高考正常发挥,上了江城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她的心情颇为复杂,学校不怎么样,但恋爱一定得谈。否则考大学图什么呢?她在高二暑假那么用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汗流浃背做数学题、背英语单词;她在高三苦熬一年,星期天都要去学校自习,她不累吗?不烦吗?不想偷偷懒,看课外书、看电影画报,嗯,放松放松?大学四年,她也没学到什么,瞎混混,时常旷课,寝室里睡懒觉,读点闲书。至于爱情这回事,她没怎么搞清楚,这不是她的长项。倘若有哪个男青年喜欢上了她,那可真是瞎了眼,有一种空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跟她谈恋爱,颇具喜感,时不时就会笑场。笑了几场以后,就不了了之,变成了哥们,因为她不性感。到底恋爱了,是田庄的初中同学王少聪,也上了江城大学,跟田庄又做同学,等于是整天泡在一起,熟到没法谈恋爱。纯属于瞎谈。
大学毕业,田庄进了江城日报社。朝秦暮楚,心不在焉:江城已经盛不下她了。考了两年,如愿以偿考研考上中山大学中文系。到广州之前和王少聪分手也两年,同学都结婚生子了。田庄和王浪在中大校园牵的手,很顺利,没那么多别别扭扭。江城小青年王浪来广州就读华南工学院,毕业分到广州珠江城市规划院。田庄后来供职于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职业属性上她算是学者、文化人、知识分子。1997年8月,王浪携田庄回江城补办婚礼,江城一场,清浦一场,至亲好友吃了顿饭而已。迎亲、嫁娶是免了。两人早不是新人,田庄都忘了害羞那回事,穿了件大红连衣裙应景,老咔咔地站在饭店门口,跟王浪一起迎接客人。生育才是女人的成人礼,相形之下,结婚算得了什么?途径而已。2000年田庄当了妈,疼了四五个小时,有时大呼小叫,有时又忍着。每个当妈的都是死过一回的人,每个婴孩的诞生都是对母体的摧残和伤害,越伤害,越深爱。
田庄虽有未雨绸缪的能力,但她没料到的是,最大的不测是她自己。她遇上了一个人,未知能否称作爱情,唯心讲它就是,唯物讲又不是,因为什么都没发生。她是自己跟自己谈了一场恋爱。那个人叫林有朋,广州某国企的总工程师,为单位编写企业史,组了个写作团队,几个人见面的次数不会超过十次。两人后来又单独约了几顿饭,都是在工作日的中午。两人很少说什么,好像舍不得说话,怎么都看不够,田庄是哭哭笑笑,林有朋只是笑。这恋爱谈的吧,跟演哑剧似的,连话都不怎么说,还怎么写?也就一年光景,事情被好友万里红掐掉,逼他们回归日常,那黯淡无光、安稳平淡的日子。
很多年后,田庄的爹妈都记得2011年2月,他们的大女儿回李庄过年,一家三代站在荒野里。风很大,像在哀嚎;阳光却灿烂之至,看久了,眼睛会晃。李庄不复是从前那个小山村了。人影子、枯枝的影子挤在一起。田庄把头巾裹裹紧,在阳光底下眯缝着眼睛,有时会转身远眺,呆呆地不知在想些什么。有时她回回身跟父母说些什么,话一出口,声音就被风吹跑,唇边的白哈气也随之消散。
魏微尝试用年谱里的编年体形式运用到长篇小说创作,企望产生化学反应。进入中年,小说家除了继续关注女性与家族题材,还爱上了历史,爱看家族年谱,对于历史特有的体例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魏微读年谱得到一个基本感受是,人生几十年,青少年时代新鲜昂扬;中年繁复热闹、人来人往,像一场盛宴;老年归于苍凉,太息而已。
田庄死后的十年间,他们这代人都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习惯性会回头看,听惊涛拍岸、看八月流火,一代人的童年、青少年时代,恢宏是恢宏,灿烂是灿烂,时过境迁,很多事忘了。诚实地再现亡友的生命史,使得一代人也活了一回。作家塑造人物,觉得每个人身上都有时代的光影,阳光落在人身上,无论英雄、伟人、平凡人,脸膛一样亮堂,影子差不多短长。历史并不专为英雄、伟人、成功者、阔人而写。以魏微的喜好,广州街头摆地摊的、早晨挤地铁的、苍蝇馆的老板娘、快递小哥等,委实比所谓的成功人士更可亲、更令人动容。田庄虽然隶属于另一群体,但某种程度上,她跟街头摆地摊的、送快递的、开苍蝇馆的老板娘没什么两样,都是平凡人。
田庄只有四十一年的人生时代我们也走过,似曾相识还不足以确立人物的合理性,毕竟是血肉之躯,再平淡的日常生活也需要丰沛细节来完善。评论家李敬泽早说过,魏微曾经是凭茸毛般的敏感去迫近人性。写敏感的细腻果然是魏微的长项。细节才是实证,赋予人物情感与力量;带入生活的一个个场域,让具体的年代从数字的抽象中浮现生动。最后达成田庄跟小说家说:“你将来可以写这个,一个人出生入死,中间几十年,他怎样去活,这是个问题。要写得很繁茂、很热闹,各种跌跌绊绊、人来人往,各种伤心、摇摆、痛苦,末了一声叹息。每个人都不一样,但说到底,每个人又都大同小异。这才是人生啊。”魏微觉得这个意思好,干脆以田庄为原型。
一个人的短暂人生落幕了,一代人的行走足印正在潜入历史底稿。这篇文字选摘《烟霞里》的片段,顺着小说叙事口吻加入我的理解,勾勒出田庄模糊的背影,来拼贴成我阅读的感触。引文没有按惯例标注引号,那样太占字数。有些剧透,请谨慎进入以免影响各自思考。所以算不上是像模像样的评论,倒是乐意以此郑重推荐。
3457 个汉字
转自:何万敏 评论 《烟霞里》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3543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