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UID984
好友10 人
听众1 人
收听0 人
阅读权限90
注册时间2025-3-1
最后登录2025-4-29
在线时间379 小时
用户组:爱心会员
 
UID984
积分11900
回帖3471
主题1518
发书数1121
威望7084
铜币20677
贡献1200
阅读权限90
注册时间2025-3-1
在线时间379 小时
最后登录2025-4-29
|
考前看了两天的《昆仑》,最后把进度硬生生地控制在98%左右,只留一个结篇。不是为了考试,着实是不忍就这样看完,压制着躁动的心度过了两天。
回家的路,长到我可以细细地阅读期待的结局,然后写一篇日后引起些许记忆的读后有感。(感谢坐在对面的女生,陪我从威海聊到了胶州。)
在我读过的有限的书中,这本书脉络是很清晰的。少年玩劣的梁萧从不管天高地厚,只知无法无天,这几篇写的极好,读时满腹气愤,真心会让人厌恶这个难管的顽童。然而他接着丧父失母,一个人漫无目的的在天地间流浪,宛如丧家之犬,又着实可怜。天地之大,哪里有他的容身之所呢?那种状态实在绝望,我竟不敢将自己带入。机缘之下,他入天机宫,穷极术数之学,到此时,我才窥到这本书被称为后武侠时代扛鼎之作的端倪。将武侠与中国古代算数相结合,以算数推演招式、阵仗的万般变化,构思天马行空,确实令人每每惊叹。梁萧被明归胁出天机宫,却让他结识命中的柳莺莺,二人一番经历之后互相倾心。柳莺莺让人不自觉想起《诛仙》中的碧瑶,一样的古灵精怪,一样的独立自强,一样的敢爱敢恨。甚至一样的绿衣,一样的非正道出身,最后,一样的,令人叹息的结局。
被阿雪绑架,让他离开了莺莺,却让他有幸遇到另一个女人。阿雪太傻,只知道听主人的话,太笨,只知道对他好。二人一起逃出,一起上华山。几次危机,让他激发潜能,消化了阴阳珠,玄功初成。华山之下,兄妹二人盖起了简易的茅屋,与中条山五宝和四个徒弟度过了一段轻松恬淡的光阴。终于,蒙古征兵,梁萧几人入军征宋。阿雪的被俘,彻底激起了梁萧心中的血性,誓报此仇,誓灭大宋。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他助元攻宋,因他而死的宋人数不胜数,荒烟千里,血积万丈。
他迷茫了,或许他还是孩子心性,他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什么会死那么多人,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能有什么意义。当一切要尘埃落定之时,看着尽显颓势的大宋,他再激不起一丝斗志。携妹妹阿雪离开纷争,冥冥中的天意又让他救了半路出现的少年天子,阿雪惨死。看到这里,我只得暂时放下书,胸中愤懑郁积。阿雪之痴,让本应是最不该被伤害的她被曾经的友军杀死。这怪得了谁呢?梁萧除了把这一切推给满手血腥的报应又有何法?
一心求死的梁萧为就释天风,再次遇到花晓霜,其实我想,与她同游天下,救助贫苦苍生,未必不是最好的结局。这是一个善良到执着的人,医者本心,甘心救天下每一个人。这样的绝好之人,只有梁萧这样的绝恶之人才能守护吧。可是,还有莺莺呢,作者没有写,身为看客,我却没有忘。救了莺莺之后,三人之间委实上演了一场精彩的三角恋,三人性格鲜明,在戏中自各有表现,最终这场明争暗斗终止于海上归来。梁萧武功大涨,柔弱的花晓霜虽心伤欲碎,还是决定成全二人,主动退出。意想不到的是柳莺莺反而一骑绝尘回到天山,留下梁萧与花晓霜,而梁萧也放任了莺莺的离去。小说终究曲折不断,莺莺甫一离去,梁萧就因正道讨伐而不得不离开晓霜。沿着黄河一直向西,遇精绝古族,帮其抵挡了侵略,又一直向西,学习阿拉伯术数,遍游西方。十年之后,终抵挡不住牵挂,决定东归。从风怜手里收下神剑天罚,甘为护剑之人,再遇莺莺。虽然互相仍有情意,但已到了互相相忘于江湖的地步。莺莺以一介女子之身,组建天山十二禽,抑恶扬善,我想这也是她和晓霜的最大区别:即使一个人过活,也可以过得很精彩,在一方世界灿烂如花。梁萧选择了不辞而别,后方的树林闪过一袭绿衣。
梁萧为寻凌霜,勇闯天机宫,悟和谐之道,激斗公羊羽与花无嗤而不落败,终于等得花晓霜。为护正道挺身而出,被元军围困,激战之后,萧千绝身死心轻,中条五宝重伤,梁萧气息全无,不知生死...
这本书波澜壮阔自不必说,但它受金、古影响之深也不可不提。故事背景和射雕英雄传如出一辙,宋末元初的时代,襄阳城,蒙古草原等等场景处处可见射雕中的影子。而凤歌对于主角梁萧的塑造可谓是完成了对杨过的复制,一样的出身孤苦,性格偏执桀骜,不顾世人眼光,以自己的喜恶来定是非,尤其是梁萧武功达到绝顶之后,看透人世悲苦却又消极的人生态度,宛如又一个神雕侠。萧千绝和黄老邪无二,极重恩怨,武功绝顶,极度偏执,以自身为是非,最后他的结局又完全相同于金轮大王,不同的是一个为了小郭襄,一个为了救过他的医女和和尚。梁萧和正道的关系,纷繁复杂,细想之下,杨过和正道的关系也大致如此,而后者后期局面逐渐打开,格局和境界都更显深远。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韩云波曾说:“每一次文学文化的高潮,都必然会有标志性事件出现。1994年,人们对金庸小说“文学大师”和“文学革命”的评价,已经成为中国大陆武侠文化高潮的标志。10年之后的2005年,凤歌(昆仑)的连载和出版,则无疑是包含着观念与技巧巨大创新的武侠新高潮的标志性事件。
《昆仑》是一部好看的小说。情节曲折,武功精彩,情感动人,并以整体上的大气恢弘,引人人胜地进人一个江湖、历史、人性、文化多方面得到广泛表现的世界。《昆仑》的主人公梁萧在天下纷乱之际,身负刻骨铭心的破家之痛,天机宫忍辱学艺、大元铁骑驰骋疆场、茫茫南海无涯漂泊、中亚非欧三洲游历的复杂经历,构成了一个宏大广阔的小说“全球化”世界。”这评价不可谓不高,但是在金、古的高山仰止面前,凤歌的《昆仑》确实曾刺激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武侠情怀,文思、行笔、格局也都颇有大家风范,天机卷中的章节隐有倚天屠龙记中围攻光明顶的精彩绝伦,令人拍手叫绝或黯然神伤的地方也非一二处。最喜欢这首“西方巍巍,大哉昆仑!”
“草木青青,远来友人,山花绽笑,明月开怀;春光过眼,只是一瞬,你我情谊,可传万载;白云悠悠,只是须臾,你我情谊,千秋如恒;草木青青,远来佳宾,心如金玉,振振有声,佳人绽笑,少年开怀,友人是谁,说与你听,西方巍巍,大哉昆仑!”
字数:2031
转自:三万 评论 昆仑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3038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