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14|回复: 0

《长安十二时辰》读后感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1802
      积分
778
      回帖
19
      主题
171
      发书数
0
      威望
683
      铜币
32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19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二个时辰的亡命追击,二十四格灯楼的爆炸燃烧,每一刻都是性命攸关,每一步都是绝境逢生。马伯庸将这险象迭生的十二时辰拉长,研磨,终铸于本书的二十四章。

  那些历史长河里只附着于冰冷刻板的史料记载中日渐枯槁的故事与人物,在马伯庸的这个故事中逐渐明朗生动,有血有肉。从雕胡饭、薄荷叶、油缒子,到上元节的赏灯等众多传统,再到行走在坊间形形色色的人物衣衫、发饰、语言,那极尽繁华厚重的大唐一百零八坊里的烟火气,随之跃然纸上。

  这本书就是有这样一种魅力在,在你读罢之后,会让你的心尖上燃着火焰,似乎大灯楼爆炸燃烧后的火苗烧到了你的心间,还会让你迫不及待地将那些情绪诉诸笔端,生怕再晚一会儿就会因为遗忘这精彩的人物情节留下什么遗憾。

  谈起李泌,我觉得亲王对他是有些狠心的。他最初的狠决和傲气,再被不断地磋磨,而且始终因为种种限制被束手束脚难以施展。小说开头便说他以“方圆动静”吟棋,“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看及此,感觉李泌是少年成名境界格局很高的司丞吧?但是,一个如此睿智之人,却在这一整个事件中始终难以窥探到本源上的问题,他就像普通人一样,临近故事了结,真相将揭之时才慢慢豁然。这个结果对最初关于李泌的描述来讲,是有些残忍的。

  我觉得大佬对整个人物揣摩的是比较到位的,经常说的那个“社会泌哥”正能体现李泌的狠决与傲气。当初他敢用囚牢中人人畏惧的五尊阎罗张小敬,这难道不是破釜沉舟的狠决么?再说到后来为保下张小敬几近将贺知章气死,贺知章明明是太子系的最大靠山,但他,为了张小敬却将这座靠山推倒了,赌上了自己,赌上了靖安司,赌上了太子,这又何尝不狠决? 但是亲王没有着重笔墨,因此少了一展李泌魄力的机会。倒是这一段描写较为入骨,“长安城像是一匹被丢进染缸的素绫,喧腾的染料漫过纵横交错的街道,像是漫过一层层经纬丝线。只见整个布面被慢慢濡湿、浸透,彩色的晕轮逐渐扩散,很快每一根丝线都沾染上那股欢腾气息。整匹素绫变了颜色,透出冲天的喜庆。在这一片喜色中,只有李泌像是一个不合时宜的顽固斑点,抿紧嘴唇,逆着人流的方向前进。他拨弄着马头,极力要在这一片混乱中冲撞出一条路来。”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汲汲奔走的李泌无奈的喟叹,可他又不屈服于命运的羁绊,甚是让人扼腕。

  关于张小敬,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书中结局定格的那个画面:“一滴晶莹的泪水,从张小敬干涸已久的眼窝里流淌而出,这还是他来长安九年以来的第一次。”他是瞎了一只眼,做事果断凶狠的五尊阎罗,人人闻之色变,可他也是悉心守护战友女儿,为救百姓只身涉险的孤胆英雄。“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所为的不过两个字:平安”,当阎罗讲出这样的话的时候,我就在心里狠狠地拍了下手,这个人物,绝了!张小敬,是个心里时刻想着百姓的阎罗。

  在他提及回鹘老头的毕罗饼,普济寺的雕胡饭,太常乐工,舞姬李十二,瞎眼阿婆的时候,张小敬语气悠长,独眼闪亮:“我在长安城当了九年不良帅,每天打交道的,都是这样的百姓,每天听到看到的,都是这样的生活。对达官贵人们来说,这些人根本微不足道,这些事更是习以为常,但对我来说,这才是鲜活的、没有被怪物所吞噬的长安城。在他们身边,我才会感觉自己活着。”就是这儿,我恍然,支撑这个死刑犯不顾一切走过刀山火海去拯救的动力到底是什么?不是别的,正是他日夜念想的微不足道的人与生活。即便在最后他有很多机会去杀了那个让他和战友们获得悲凉结局的君王,最终没有去刺杀他的原因想必是怕皇帝驾崩引起皇权相争国家动荡,从而使敌国趁虚而入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若有战乱,首先遭殃的便是挂在心上的百姓了。这种思想境界的高度,你又如何有勇气去下一个简单肯切的定义,说他是一个粗人呢?我迟迟找不出适合描绘他的词语想必原因在此了。他比谁都敢,比谁都狠,却也比谁都心软。他大大咧咧的神经却始终要面临着暗流涌动的政权争霸,在黎民苍生与儿女情长中不断进行自我拉扯,这是一个折磨的过程,最终,阎罗还是为百姓放走了可以说是头号敌人的君王。看到他流泪的时候,有种想紧紧拥抱他一下向他说声对不起的冲动。

  这个小说被归为悬疑类的作品,可我觉得,它其实也是一个寓言。大唐是一个盛世,但是,亲王借阎罗之口,讲出这样一番话:“在长安城,如果你不变成和它一样的怪物,就会被它吞噬。”岂不讽刺?盛世大唐的都城,竟是一头怪物。它有收了二两银铤就放突厥入长安的老吏,有关键时刻只知道抢夺靖安司位却治世无能的御史,有位上元三日狂欢便耗费四百万贯搭建的太上玄元灯楼,还有平康巷里吃人的“黑沼泽”······这些难以遏制的黑暗愈发猖獗,也逼近了阙勒霍多的到来,最终导致了大唐的倾颓。

  切莫相忘,因为有了“张小敬,李泌,姚汝能,岑参”这样奋勇无畏地挥着刀革除那些疴疾和腐肌的一批人在,所以我们方能谈笑风生,猜谜赏灯啊。

  总字数:1746
  作者:哈喽╰(*´︶`*)╯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1046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29 11:57 , Processed in 0.0657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