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1|回复: 0

《隐谷路》:一个家庭的故事,一部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发展史

[复制链接]

用户组:儒士

      UID
410
      积分
495
      回帖
43
      主题
71
      发书数
0
      威望
438
      铜币
3250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3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28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本身也在心理健康领域工作,这本书从出版我就非常有兴趣,最近终于花了一些时间读完。在中国出生在一个独生子女家庭,大概很难理解一个家庭为什么要生十二个孩子。而这十二个孩子中,有六个都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这是一整个家庭面对精神分裂症,为此痛苦恐惧又相互支持的故事,也是一部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发展史。

  读书的时候学DSM5,记疾病的症状,病程要求,发病年龄,风险,预后等等,然后带入具体案例操练。虽然也会涉及精神类疾病的发展历史,但是或许是因为自身对重性精神疾病关注有限,我似乎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认知,仿佛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相对客观的存在。读了这本书才知道,精神分裂症作为一个诊断,是如何在20世纪(离我们如此接近的时间段)一步步被建构定义出来的。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于我而言,改变了许多从前的预设和想法。

  从我开始接触精神疾病,就会说精神疾病的发生是由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在我看来,这个解释就是一个常识,一个人发病,当然和遗传相关,本身具有的易感性当然会受到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当然需要与社会互动产生。看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在精神分裂的发展史上,关于精神分裂是由先天遗传还是后天成长环境引起的争论,曾经在学术界持续几十年。甚至关于后天形成论,还和自闭症的冰箱妈妈一样,出现过精神分裂症妈妈的概念。把孩子的问题归因到母亲身上真是个悠久的传统。

  因为关注点主要在咨询,虽然也修了精神类药物的课程,但是上完课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符合哪些症状是需要药物治疗的,直接转给精神科医生。还有就是精神类药物必然有副作用,但这是一个取舍。选择服药是因为服药的好处总大过副作用,关键是要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药物。然后书中告诉我“时至今日,也没人能确定氯丙嗪以及其他精神安定剂的起效原理。”“从唐纳德那是起到现在,每一种治疗精神病的药物都是以氯丙嗪或者氯氮平为基础研制的…两者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书中患病的兄弟,五十年的药物治疗之后,他们的状况也没有比当年更好。其中两位还死于和药物副作用相关的疾病。“与精神分裂症斗争50年的结局之一是,治疗迟早会变得和疾病本身一样摧残健康。”我因此更理解了反精神病学运动和各种我从前不屑一顾的替代性疗法。这大概又一次论证了傲慢都是来自于偏见和无知。

  读书的时候学到过反机构化和改革州立精神病院,让非必须住院的人出院,包括废止《飞越疯人院》里那类强制的不人道的治疗。我知道这项改革来自肯尼迪的《社区精神卫生法》,记得这是美国精神疾病政策改革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我从不知道“这项法令的缘起是肯尼迪最大的妹妹罗斯玛丽悲剧性地被切除了额叶。”那么激动人心的改革,发生的缘由原来如此个人化,有点一脚踩空的感觉。

  书里还有一些话我印象深刻,

  “每年都会出现更多的证据,证明精神病存在一个谱系。新的遗传学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和双向情感障碍之间存在重叠,而双向情感障碍又和自闭症之间存在重叠。” 我真的非常期待这个观点日后的发展。

  有一段说到遗传学家和家庭动力领域等各个学派的专家在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中拒绝合作,坚持在自己的思路上一路深入。精神分裂症研究者卢 克伦威尔这样描述这种困境:“就像人在骑旋转木马时要选一匹马。人人都会认为自己的马是领头的。一轮转完,人从马上走下来,才看清楚这马其实哪里也没有去。”这个比喻真的是绝妙,放在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甚至放在很多话题的论争当中,似乎都很适用。

  还有就是书的结尾说,“生命从某种程度说具有宿命性,这一点无需否认。但琳赛也明白,人绝不仅仅是基因这么简单。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都是周围所有人的产物,那些我们必须一同成长的人,那些后来我们选择一起生活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摧毁一个人,能改变一个人,也能修复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定义了一个人。” 这段话就是整本书传递给我的感受,读完还是会感动很久。

  字数:1437

  转载来源:桦生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218464/



[发帖际遇]: 劫天下 被外星人绑架,赔偿 5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29 00:33 , Processed in 0.06235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