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125|回复: 0

《佩德罗.帕拉莫》:天空中灵魂飘荡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1802
      积分
778
      回帖
19
      主题
171
      发书数
0
      威望
683
      铜币
32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4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鲁尔福一直是个过于谨慎的作家,在他写出《佩德罗.帕拉莫》的时候,还一直小心翼翼,是一个朋友从他手中夺下手稿后,给予出版了。

  这部书出版后,在文学界并没有产生轩然大波,偶尔被评论,也让鲁尔福自己摸不着头脑。这本书共印了2000册,4年以后,卖掉了1500册,剩下的书被鲁尔福做了处理,谁要就送给谁。

  但令人欣喜的是,国内的平淡并没有影响这本书的翻译,随着多种文学译本的出现,鲁尔福获得了如潮水般的好评,并被称为“拉丁美洲新小说的先驱者”,小说出版15年后,也就是1970年,鲁尔福获得了墨西哥国家文学奖。1983年,获得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据中译者屠孟超说,墨西哥政府曾为表彰他的杰出成就,为了举办了全国性的庆祝活动。

  《佩德罗.帕拉莫》对一些作家形成的巨大影响几乎难以用言语来描述。1961年,已经出版了五本书的马尔克斯造访墨西哥,当他第一次读《佩德罗.帕拉莫》时,给予他的震撼如同在10年读卡夫卡的《变形记》。

  当朋友们之间传说马尔克斯能整段整段地背诵《佩德罗.帕拉莫》时,马尔克斯说:“其实情况还远不止于此,我能够背诵全书,且能倒背,不出大错。并且我还能说出故事在我的读的那本书的哪一页上,没有一个人物的任何特点我不熟悉。”

  也正是鲁尔福的《佩德罗.帕拉莫》才使马尔克斯找到了继续写作的出路。

  读这本书时,总给我一种风吹着般的感觉,好象这本书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写在风中的。每一个人物,就如同浮游在空中的灵魂,风轻轻一吹,他身体的一部分就随之消散了。

  小说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就像是预约与期待之间的关系。等待好象就意味着到来,陌生一转脸就又变成熟悉。

  在叙事方面,这部小说可以称得上小说叙事的全新革命,它将意识流与梦幻,对话与独白,顺叙与追忆等多种叙事手段集合于一身,时空切换、生死沟通使小说散发出诡异而迷离的味道,让人迷惑、陶醉、浮想连翩,却又意犹难尽。

  而鲁尔福在评论这部作品的写作却有些轻抹淡写,他说,他只是取消了议论,只限于叙述事实,并寻找到了不在时空范围内存在的人物,用沉默、悬线以及分割场面构成结构,让一切在一个非时间的同一时间内发生……

  与小说采用的繁复的叙事手法和精心的结构安排相比,小说本身是比较简单的,讲叙的只是一个庄园主的发家、残暴、奸诈,爱恨交织与心力交瘁。但鲁尔福通过小说呈现出来的不存在的现实主义,却促成“魔幻现实主义”的迅速“爆炸”。

  对于魔幻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阿根廷评论家曼索尔的说法比较通俗,他说,在一篇现实主义文章中,开头是可信的,发展是合乎逻辑的,因而转变后的情景也是可信的;而在一篇魔幻现实主义文章中,开头是不可信的,发展是合乎逻辑的,转变后的情景同样是不可信的,但同开头又是前后一致的。

  《佩德罗.帕拉莫》所呈现出来的技术层面的成就,可以说是无可比拟的。这种技术成就与拉美文化本身的神奇与荒诞的结合,使小说所具有的魅力或者说是魔力就更加天成了。

  这部小说给予我更多兴趣的,是隐含在人物背后的生存态度。在一种幽闭的,充满磨难的氛围里面,每个人物所表现出的那种平静,而富于忍耐的心态几乎是令人无法想象,即使面对从天而降的灾难,他们也会默默地看上一眼,然后又默默走开;即使忍受最具侮辱的不幸,他们也能很顽强地活着。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最大的反抗,就是离开。

  这些具有反抗意味的离开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实的走开,逃离那个令人发指的生存空间,去寻觅另一种生活;另一种是生命的离开,在宁静中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据说,在阿兹特克文化当中,亡灵是易见的,死后得不到宽恕的灵魂就进不了天堂,就会在人世间游荡,成为冤魂。

  不知道那些等待死亡的人们能不能获得一个灵魂的归所。但可以明确的是,鲁尔福的小说里充斥的是冤魂,他们在用各种各样的姿势张望着人间,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发泄着内心的悲苦。

  鲁尔福在回忆这部小说的写作时说,在写作之前,他曾到这一个被遗弃的村庄,这个村庄给了他描写死人的想法。在构造这部小说的时间时,鲁尔福认为自己采用的是片断式的想法,在他看来,生命并不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前进的过程进行的,生活是可以分为片断的,有一些日子,会是空白。

  而这种时间观,也正是对这部死亡飘荡的作品最好的解释,它告诉我们,死亡如同生命的空白,无处不在,你踏入了生命的空白,也就等于踏入了另一种死亡。

  总字数:1573
  作者:良友大漠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2519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29 12:46 , Processed in 0.11091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