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184|回复: 0

《暗处的女儿》:最能代表费兰特的,我们碎片的起源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谙于世事,不愿世故。

      UID
868
      积分
1171
      回帖
399
      主题
198
      发书数
0
      威望
872
      铜币
38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3
发表于 2025-3-16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暗处的女儿》找到了“碎片”的起源。曾经在费兰特的访谈集《碎片》读到过,来自那不勒斯方言的“碎片”是自然平常的,是女性面对生活的天然反应;同时也是不稳定和粗暴的,因为我们的生活可能会随时处于一种不安中。

  费兰特写东西从来都是少加修饰的。那些日常的词语漩涡般地涌动,你知道它们携带着巨大的能量。这两天又读桑塔格,她一向是喜欢不加修饰的写作,不反对比喻,但起码要求写作者对比喻和修饰持一种怀疑态度。世界不是由比喻构成的,世界不是幻觉,不是某个人意志的投射。世界就在那里,写作者的任务就是带领读者到达它、理解它、直面它。《暗处的女儿》无疑是她写作风格最凝练的体现。我读到:“那不勒斯似乎像会淹没我的浪潮,我觉得这个城市不存在我希望的生活”,这太费兰特了,这就是重现的那不勒斯四部曲,也是重现的烦人的爱等等。贯穿她的写作的永远是她对辱没生命力的生活某种直觉性的关注,她总能敏锐地写出这些克制的比喻来,很少,但是你会相信她。你会和她一起回忆你奋力想要逃走的时刻,知道什么是不自由和不想要的。

  故事其实非常简单,就像电影一样。勒达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女人,她也是一个抛弃过自己两个女儿的母亲。她决定一个人来度假。她遇到了一个烦人的家庭,一个看似被控制的年轻女人的女儿的娃娃丢了,于是一切按照这个线索展开。娃娃是勒达偷的,这个娃娃让她想起女儿也想起自己,这个娃娃快要分娩了。最后,她掏出娃娃身体里的东西,原来是一种沙滩上常见的虫子,但我们并不了解它的学名是什么。为什么要偷走娃娃呢?勒达说,通过游戏,我们应该从小就告诉女孩真相,让她们自己想办法,营造一种可以接受的世界。但是也许情况大概率是,这种游戏代价高昂,且危机四伏,可接受的世界也不是可以营造的,而是通过让某种恶心的东西从自己肚子里分娩出来,然后你或许可以赢得游戏。

  勒达不是一个典型的母亲形象。她出轨、背叛,对女儿暴躁,甚至离婚抛弃孩子,内心深处有黑暗的角落。年轻的时候,她野心勃勃想要抛弃那个自己来自的旧世界,把自己和家庭里的女人做明确的区分。我不是她们。她投入一种更为危险的个人生活,她从学术的认可上获得力量,是一种身体的情欲和成就感共存的力量,同时,她也度过过狂乱的情感生活。她曾经期盼的那种深思熟虑的生活,并没有发生,而是以另一种我更认可的形式给这个人物赋予了生命。她的生活固然是混乱的,她也生活在碎片里,从逃离到回来,重新开始养育自己曾抛弃了的孩子。但这一切都是她主体性的体现:她选择,她承担。在结尾,尼娜的不理解与愤怒对勒达来说是一种情感上的背叛。尼娜是她的女儿,也是她自己。她无法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尼娜身上,就像无数母女一样。尽管你想要教会她们赢得游戏,但你不能替代她们成为玩家。

  也许费兰特也是在遵从本能写作,她很难写出不是自己的生活的东西。感受即是思考,思考也是感受,两者的界限从来都不分明。只是这种感受被塞进一个偷来的娃娃的肚子里,被意识的海水浸湿,最终分娩出恶心的虫子,即使晾晒后也是羞耻、不堪和困惑的。

  总字数:1131
  作者:urmamamaya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910638/
[发帖际遇]: lsp2170607 走路玩手机,不小心撞歪电线杆,赔偿 5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24 09:22 , Processed in 0.09653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