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59|回复: 0

谁得到了爱,谁无法恨,谁是谁——读《简爱》和《呼啸山庄》

[复制链接]

用户组:版主

藏经阁扫地僧

      UID
593
      积分
2039
      回帖
265
      主题
189
      发书数
0
      威望
1812
      铜币
3497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2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30
发表于 2025-3-17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外国文学史》上是把勃朗特这两姐妹一起介绍的,其中重点介绍的作品自然是《简爱》与《呼啸山庄》。我拜读这两本大作的时间相差甚远,但我还清楚的记得看书时的分别感觉。看简爱时只觉得平淡,肤浅如我向来爱的是基督山伯爵这类情节背景广阔跌宕起伏的小说(我后来一回想,这种“优秀青年被突来的厄运袭击、经历磨练后天降巨财/才,然后卷土重来,最后把曾经在困境中伤害过自己的人一一干掉”不正是我一向爱看的唐家三少、我爱西红柿写的网络小说套路嘛),太现实了,就像当代社会中时不时出现的励志真人真事,而故事里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疯女人”与灵魂的呼唤在小说中显得格格不入,我是咬着牙、怀着“这是名著”的心才断断续续把它完整啃完。而《呼啸山庄》,我也不爱看,就两个山庄之间的事才多大点事啊,不是基督山伯爵那类对吧。最重要的是,故事完全经不起推敲,情节发展不合理,而且几乎小说里没几个人正常!《呼啸山庄》根本就像疯子的幻想,不像一本传统意义上写给读者看、带来阅读的快感的书。但我一开始读就停不住了。明明故事开头已是希刺克厉夫复仇的高潮,如果这是一个知音家庭类的社会惨案我们也知道了结果,可以就此略过,但我做不到,我读到倦了(不是烦了)停下来歇歇,脑袋中就似乎有荒原上的厉风向我刮来,呼啸不停,推动着我呼唤着我继续阅读。我迅速却完整地读完了这本小说,并非想知道过程、结局,只是想快点让这呼啸的风停止。

  读完就读完了,两本书读完了我都没有转过头来思考分析。我是那种不求甚解的人,读书就像我吃饭一样,管你平淡小菜还是美味珍馐,都是狼吞虎咽,而且吃完只按自己感觉说好或不好,要是提起吃的菜,只记得尝到的味道,压根不会去研究它的成分、做法。忒肤浅了是不是?所以我羡慕那些吃了美食就会去研究然后自己做出来的人,我也羡慕那些提到文学作品就能分析得头头是道、丝丝入微的人。我只记得味道。就好像我只记得感觉。

  但专业课上再讲到这两本小说时,老师要求我们分析思考一些问题。这可难倒了我。我回味了一遍小说,然后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怎么用专业一点的文学评论的方式来叙述我对那些问题的看法。我还是只有感觉。那我也只好就说说自己的个人感觉了。纯属个人感觉,没有科学依据和系统分析论证。夏洛蒂和艾米莉这对姐妹同为女性作家,但她们的作品一个把描写的重心放在了女人的身上(简爱),一个把重心放在了男人的身上(希刺克厉夫),我感觉这是有原因的,《简爱》和《呼啸山庄》的主要人物(当然主要是指主角)正是两位作者自身外在内在的映射。

  姐姐夏洛蒂是一个平凡的坚强独立的女子,她坚持用自强向上改变命运。两个大姐姐早逝,她成了家中孩子的老大,早熟,需要承担挣钱供弟妹们上学的责任,所以她拥有“家中老大”普遍拥有的沉稳、坚忍、平实的性格特点。所以《简爱》是现实主义,这几乎是夏洛蒂的个人传记,简爱就是夏洛蒂。因为简爱,也是夏洛蒂信奉“女儿当自强”,所以男性——罗切斯特先生在小说里不过是个衬托,他和夏洛蒂没什么关系,只是用来衬托着简爱的平凡伟大,响应简爱独立平等的爱的观点。而小说中的另一个比较突出的女人——“阁楼上的疯女人”也是夏洛蒂。疯女人与她的所作所为,使得女主角和男主角的婚姻门不当户不对、不合法的问题迎刃而解,这个疯女人正是夏洛蒂内心少有的不切实际的少女式幻想的反映。因为夏洛蒂知道这样想有点疯狂,所以阁楼上的女人是疯的,因为夏洛蒂清楚这样的想法不现实,所以不自觉地让这个在故事中出现的疯女人显得突兀虚幻。最后,托夏洛蒂这一生过得虽然苦但至少有爱的福,《简爱》成了一本淡淡的暖色调的书。

  再看妹妹艾米丽。家中6个孩子,去掉早早过世的两个姐姐,内向的艾米丽在家里排中间,既不被重视也不被宠爱,再加上苦难的生活,久而久之造成了她外表冷漠平静,内心炙热疯狂而且敏感自我。短暂的人生中,她没有享受过现实的爱,甚至找不到具体的人来承担自己的恨。这样一座看似平静的活火山需要爆发出来,于是她爆发了,在《呼啸山庄》里。《呼啸山庄》几乎全是冷色调的,寒冷阴郁。小说突出的人物较多,但重中之重必然是希刺克厉夫。在我看来,自卑自傲敏感激情的希刺克厉夫就是艾米莉。曾有人说,艾米莉身上表现的“男性特征”很明显,但艾米莉毕竟不是男人,在当时的文明社会中,她不能像男人一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于是她构建了呼啸山庄这样一个荒凉野性没有文明的世界,然后她创作出这样一个男人,能做她不能做的,说她没有说出口的话,能爱也能恨。越是压抑,一旦找到合理合法的宣泄口,就如洪水巨浪般铺天盖涌出。因此艾米莉笔下的希刺克厉夫爱恨疯狂极端到了一种非人的地步,这是因为希刺克厉夫就是艾米莉的灵魂,人不会做不能做的事,灵魂在思维的旷野中都能无拘无束地疆界地开展。不可忽视的是,《呼啸山庄》描写的重心虽然是男人希刺克厉夫,可除去希刺克厉夫,第二重心并不是男人,而是女人凯瑟琳。如果说一句同理可证,我想,凯瑟琳大概也是艾米莉吧。纯真、天真、虚荣、一点叛逆...凯瑟琳是艾米莉与生俱来的女性天性,是她灵魂中男性部分之外余下不多的少女情怀,是现实中生活了30年的女孩艾米莉的投映。别忘了,凯瑟琳认为希刺克厉夫就是另一个自己,她说过:“我爱他,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艾米莉借化身之一凯瑟琳之口,坦白了更爱灵魂中的自己而非现实中的自己,只因为那个自己更像自己。

  必须说还有一点我的感觉。我大爱杨苡版的翻译,跟文段无关,只为名字。我认为光是男主角的名字的翻译,就做到了信达雅,足以让我来回咀嚼品味。更别说“呼啸山庄”这一名字就是从杨苡版开始的。以往的“咆哮”是有疯狂愤怒的感觉,却没有“呼啸”那种自由凛冽、毁灭性强的意味,这可是艾米莉和Heathcliff无法安放的激荡的灵魂啊!说说英文原著中艾米莉为男女主角设定的英文名字。小说中男主角希刺克厉夫(Heathcliff由Heath和Cliff两部分组成。Heath意为荒地,尤指石楠荒地;Cliff指的是悬崖峭壁。Heathcliff这个名字就赋予他桀骜不驯、狂暴猛烈的性格。女主角小名Cathy,为Catherine的简写(同Kathy),Cathy被描绘为可爱年轻的金发女子,充满活力,外向,有趣,且和善,有些人则认为Cathy是被惯坏而且以自我为中心的女孩;大名Catherine(Katherine的英文形式),希腊语中的“纯真”,人们对Catherine这个名字有两种看法:一是美丽,优雅,处于上流社会的世故者,拘谨,严肃,举止合宜;一是普通的女人,友善,受欢迎,又有教养。这名字绝不是随便取的,名字与人物性格如此贴近,妙得很对不对!再回看译名,有读者表示:“主角Heathcliff翻译成‘希刺克厉夫’总感觉怪怪的,还是翻译成‘希斯克利夫’比较好”。要我说,也许从音译上看,‘希斯克利夫’稍微贴近些许,但从意译上看,‘希刺克厉夫’无可非议,胜过前者百倍。希—信念,刺—自尊敏感,克—隐忍压抑,厉—凶猛、砺砥(磨刀石),夫—自然是男人。这样一个有着坚定信念、自尊敏感、隐忍压抑、凶猛如同磨刀石一般粗糙坚硬的男人,以爱恨为刀在身上磨厉,伤害了身边所有的人。他没法在现实中生存,也没法在小说中被毁灭,只能自我毁灭。现实世界中的他——被激情和绝望卷起砸下的艾米莉也一样。三十而终。风来风去风无踪,为谁编织了迷梦。世间万物此刻都沉默 ,只听风呼啸而过。于是风终于自由了,不用被束缚在一个地方作困兽之斗了。我亦为她的解脱感到快乐。这片土地上,风声终于停了。

  伍尔夫认为《简爱》想说的是“我爱,我恨,我痛苦。”我在想,谁得到了爱,谁无法恨,又有多少个谁谁还在痛苦呢?可能是,全人类。

字数:2631
原作者:杨谧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987226/

[发帖际遇]: 牛妞 调戏牧羊犬,被咬,打防疫针,花费 4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30 04:50 , Processed in 0.06218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