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64|回复: 0

《普宁》:那个叫普宁的男人决定消失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窗前听雨眠

      UID
5330
      积分
886
      回帖
424
      主题
91
      发书数
26
      威望
602
      铜币
4060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11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3-19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年流亡,中年鳏居,老年失职,人生每个阶段不啻天崩的灾难都落在了铁莫菲·普宁这位可爱而并不迷人的朋友身上,尽管纳博科夫的笔调显得那样的幽默,以及略带嘲讽的姿态都无法使我摆脱一种危机感,而我们的朋友普宁却浑然不知,出于基本的道德感我很想提醒他,又或许是捉弄带来的恶心感迫使我这么做。当然,普宁还是以其老派的富有俄罗斯味道的乐观贯穿全书,根据整部书,显然,换成一种颇为明智的审慎也无济于事。

  自第一页,普宁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他坐错了车。当然,他本人还需要几分钟才发现这个事实。事件总是成串的,仿佛多米诺骨牌,我笃定自普宁教授接受演讲之邀的那一刻起,坐错车,抛下行李,拿错演讲稿等等尴尬事便是命运的凑巧,无法改变,可以预知。

  在温代尔学院工作的九个春秋中,普宁遭受并处理这类无关紧要的小麻烦并不少,就像雪糕融化的前一秒将其含入嘴中,庆幸与冰痛成比例的达到一种差强人意的调和。而成为事实的是,普宁讲课的姿势、普宁的吃相、普宁抛给女学生的媚眼、普宁的手势以及普宁的蹩脚英语等等普宁式的事物被人模仿,成为一个玩乐的佐料,一种生活的边角料。

  根据我如上的叙述,我们脑海里很容易浮现出一位大腹便便,纤细的双腿(没错,可笑的不成比例!),已经近似秃顶且发言、行事迂腐可笑的老学究形象。然而,这不是事实,据我所知,普宁出生于旧俄国的高级中产阶级家庭,所受的是那现已匿迹的贵族教育,在他上大学时,还自导自演过浪漫戏剧,斑斓的前程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直至十月革命的爆发。普宁参加过邓尼金的白军,之后流亡到巴黎,出没于酒吧、剧院、咖啡馆和流亡者们的聚会,那时的他已经是一位博学的学者了。承蒙希特勒,普宁逃到了那学术环境不甚理想的美国,在系主任哈根博士的庇护下成为了温代尔学院的一名助理教授。

  一切波澜壮阔的历史,一切悲欢离合的个人经验在叙述中被摧毁了,叙事的灾难位移到了感情领域,普宁的感情经历并不顺利,在巴黎,他迷上了一位名叫丽莎的姑娘,而丽莎心心念念的却是“我”(故事的叙述者),在确定与“我”无果后,普宁如愿以偿的与她结婚了,又“出人意料”的被绿了,成为孩子“海上的爸爸”(理所当然,还有一位“陆上的爸爸”)。令我伤心的是,铁莫菲本应该有一段圆满的婚姻,时针回溯到大革命之前,他与那位文雅、娇弱、温柔的姑娘米拉是一对青梅竹马。而米拉的命运落在了另一份蛋糕上,走进了法西斯集中营,那颗接吻时能听到起伏声的心脏悄悄地熄灭了,普宁梦境中的模仿品也黯淡了几分。

  纵观全书,道德反而在平庸的普宁身上凝聚成了实体,而解雇的消息又落在了实体和身体之间,普宁得走了,带着冗余的杂物,将自尊作为旗帜插在老掉牙的车头,迎着晨霭,滑落到与公路成九十度的地底。
字数:994
转载来源:榕楠雅记~
原网址:那个叫普宁的男人决定消失(普宁)书评

[发帖际遇]: asdfmm 裸睡着凉,去医院看病花了 2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30 07:20 , Processed in 0.05692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