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60|回复: 0

《古文观止》化读有感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554
      积分
729
      回帖
217
      主题
81
      发书数
10
      威望
570
      铜币
3855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6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3-19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架上摆了一本厚厚的《古文观止》,除了学生时代熟读成诵的篇目,其余文章自己总是耐不下性子去阅读,近些年更是不曾有丝毫的翻阅,以致书上都落满了灰尘,让自诩古典文学爱好者的我,每每看到它都不禁面露愧色。可巧在北大买了一本王鼎钧先生的《古文观止化读》,当时只是觉得书的封面设计古朴大方,拿在手里盈盈可握,甚是喜欢就买了下来,想着也借此机会逼着自己重新进入古文的世界。

  第一次听说“化读”这个词,开始并不清楚具体意思,先生给的解释是“大而化之,食而化之,化而合之,合而得之”,原来就是一点一点消化吸收的意思,而先生也是将遴选的24篇文章掰开揉碎分段进行化读,文字多则积段成页,少则只字片语,用浅显直白而不失文学性的语言为我们呈现这些文章背后的故事和思想,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化读的文字中,先生补充了很多历史背景、地理知识、作家生平、文学常识、用语出处、文言习惯、生活场景、人生感悟等,相比干瘪枯燥的译文,能够更加全方位的展现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内在情感。特别是一些字词的解释,读来确实眼前一亮,自己从来都没想过经常用到的词汇居然有着这样的出处来源,更加体会到汉语的魅力和趣味。比如“文章”,文,虎皮花纹,章,条理篇幅,诗词歌赋是用文字编织的一片花纹;“狼藉”,据说狼藉草而卧,走开的时候把草弄乱,消灭它睡卧的痕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借助化读的力量,自己第一次读了很多之前没有毅力去涉猎的文章,感悟到了《后赤壁赋》中“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寓意于象,对比了《岳阳楼记》的“处江湖之远”和《阅江楼记》的“居庙堂之高”,体会到了《祭十二郎文》中的“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多么希望先生能再多化读几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出师表》《过秦论》等名篇,好想知道先生又有何高见。不过即使这样也已经足够,有了对古文、对国学的热爱,以后自己也能化读。

  读这本书,没有了赶快读完好在豆瓣打卡的功利心,因为只有短短的二十四篇,第一次有了要省着读的感觉,读完了就没得读了,也制定了每天一篇的阅读任务,也难得的坚持了下来,在这个短视频快节奏为王的畸形时代,好久没有这样坚持的做一件事了,希望自己也能够因此找回曾经持之以恒的能力。

  正如先生在“自序”中的第一句话所说:“那些年,我常常怀念我的中学生活,一心想为正在读中学的年轻人写点什么,我写的时候与他们同在。”王鼎钧先生犹如一位语文老师,将每一篇古文的来龙去脉向读者娓娓道来,自己也仿佛回到了中学的语文课堂,每天要学一篇新的课文,每天都有新的期待和感动,许久没有这样的感受了。

  字数:1062
  转载来源:兰旅诗人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1319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30 07:20 , Processed in 0.05484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