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格顿船长》中的金子与 18 世纪英国国家身份的悖论 郭 然
内容摘要:笛福的小说《辛格顿船长》讲述了英国商人辛格顿在非洲等地通过海盗式 贸易掠夺金子并带回国储藏的经历,由此揭示了 18 世纪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货币政策的 两幅面孔。晚期重商主义一方面重视在国内缔造货币和商业秩序,另一方面又鼓励英 国商人在海外从事掠夺性贸易,使得这一时期的英国国家身份在现代普惠式商业国家 与海盗式帝国之间游移。辛格顿结束其海外探险以商人面目回归英国的过程可以理解 为英国净化自身形象,凸显其现代商业社会特征的象征。小说并不止步于勾连货币政 策与国家身份的建构。更为重要的是,笛福借助一种糅合传奇和写实的新的虚构体裁 解构了 18 世纪英国人所宣扬的英国推动了全球经济发展的观点,强调了 18 世纪英国 国家身份挥之不去的阴暗面。总的来说,《辛格顿船长》对金子的描写揭示了 18 世纪 英国国家身份悖论的经济根源,具有鲜明的文化批判功能。 关键词:《辛格顿船长》;金子;国家身份;小说形式;全球贸易 作者简介:郭然,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 18 世纪英国 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