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75|回复: 0

[语言、文字、文学、艺术] 《白朗宁夫人爱情十四行诗诗集》作者:[英]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方平译【EPUB】

[复制链接]

用户组:进士

重建论坛勋章

      UID
1729
      积分
5495
      回帖
209
      主题
1027
      发书数
1025
      威望
3852
      铜币
10780
      贡献
0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4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8
发表于 2025-3-23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
      1889年,白朗宁在威尼斯逝世前不久,把一个镶嵌细工的木盒交托给他的儿子,里面珍藏着他和妻子间的全部书信。1898年,两位诗人间的情书公开发表,即两卷本《白朗宁——巴莱特书信集》,这洋洋一百万字以上的来自现实生活的“情书文学”在世上绝少出现,它情深意真,诗趣盎然,受到读者的喜爱,短短十四年间再印六次。
      十四行诗的故乡在意大利,它原是配合曲调的一种意大利民歌体,后来才演变为文人笔下的抒情诗,以莎士比亚成就最高,英国文学史上每一时期的重要诗人如弥尔顿、雪莱、拜伦、济慈都曾写过十四行诗。
     《葡萄牙人十四行诗》是白朗宁夫人的代表作,这部感人的诗集就是他们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珍品之一。其美丽动人,甚至超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      
       白朗宁夫人最初开始写这十四行组诗,大概是在她答应了白朗宁的求婚以后那一段时期。直到他们婚后住到了比萨,白朗宁才读到这本诗集。他不敢把这文学上的无价之宝留给他一个人享受。1850年白朗宁夫人出版了一卷诗集,把这组十四行诗也收进在内,共四十四首,还取了一个总名,叫做《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用以掩饰作者身分,因白朗宁夫人不愿意把个人情诗发表。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Elizabetb Barrett Browning,1806-1861),英国著名女诗人。她从小酷爱文学,尤其是希腊古典文学,年青时就翻译了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其他古希腊人的诗篇。
       1844年她的两卷诗集出版,给女诗人带来很高的声誉,也带来意想不到的爱情。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十分喜爱巴莱特的作品。当他了解了女诗人不幸的遭遇后,深受感动。经过一段互相通信了解后,他们真诚地相恋了,并终于冲破了巴莱特父亲的阻挠,渡过英吉利海峡到意大利度过了幸福的后半生。
意外的、甜蜜的爱情,使女诗人重新焕发了青春的活力,萎缩了的生机重又旺盛起来。她精神勃发,充满着希望和信心,她对她的丈夫有着无限的感激和深情。这一切凝聚成她一生中最优美动人的诗篇——《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1850)。在这本诗集的四十四首诗里,女诗人精细入微地抒发了她对诚挚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喜悦和忧虑。写得情意真切,柔婉缠绵,十分感人,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颂。据说,她丈夫没读到一半就跳起来激动地喊道:“这是莎士比亚以来最出色的十四行诗!”由于巴莱特不愿把个人的诗公开发表,故取名《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使人误以为是翻译之作,其实都是她的创作,内容与葡萄牙人也无关系。
       勃朗宁夫人也写过一些关心社会生活的诗,如《孩子们的呼声》(1844),对当时英国矿工中童工的困苦生活表示深切的同情,对资本家残 ,酷剥削儿童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译者简介:
       方平(1921-2008)原名陆吉平。上海人。高中毕业后,入银行当职员,由业余自学走上文学翻译道路。建国后,历任上海文化工作社、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新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编辑,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部主任和学术委员,上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同时担任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1949年前曾先后在南京、厦门等私营银行任职员。自幼爱好诗歌和外国文艺,求学时期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开始在《大公报》、《文汇报》、《文萃》、《民主世纪》、《诗创造》等报刊上发表诗歌,并出版诗集《随风而去》(1948年);同时开始发表译诗。1949年后转调到出版社工作,系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兼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莎士比亚研究》编委。主要译作有:《莎士比亚喜剧五种》:(《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捕风捉影》、《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暴风雨》),莎士比亚《维纳斯与阿董尼》、《亨利第五》、《奥瑟罗》、《李尔王》,〔英〕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意〕卜伽丘《十日谈》(译本,合译),《十日谈》(选本,合译)等。《威尼斯商人》译本曾先后为北京、上海、四川各剧团公演这一著名喜剧时所采用。又曾参加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莎士比亚全集》的校订和增补工作。近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著有《和莎士比亚交个朋友吧》,收论文17篇,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莎剧论文集,《三个从家庭出走的妇女》被评为1979-1989十年间我国八种最优秀比较文学著作之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9 03:18 , Processed in 0.73429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