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27|回复: 0

《恶意》——阳光不一定能照亮黑暗

[复制链接]

用户组:版主

藏经阁扫地僧

      UID
593
      积分
2041
      回帖
266
      主题
189
      发书数
0
      威望
1813
      铜币
3948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2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30
发表于 2025-3-31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仅凭着回忆来写,毕竟是几个星期前看完的,但能想起的,必然是该书写得比较成功或特别的地方。

  废话少说,翠花,上酸菜。

  第一:凶手早早被发现,反而犯罪方式和动机成为谜点重点,引人层层深入探知。

  一般来说,犯罪推理小说最大的谜点就是——谁是凶手。而该书反其道而行之,让凶手早早被捕,然后通过各种疑点,层层深入挖掘凶手犯罪的真正动机。

  ——是的,是真正动机。因为作为幻想成为成功作家的凶手,通过各种方式,把内心深处真正的犯罪动机隐藏起来,还制造假的或次要的动机来掩盖。

  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一,新颖,新鲜;二,把真正的犯罪动机当重点来描写来揭露,更容易触动和震撼人心,因为犯罪动机和人性通常是直接挂钩的,而揭露的过程,就是一次次心理和人性的解剖,让读者直面凶手甚至是自己内心的恶意。这样也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什么凶手会犯罪。

  这也让该部小说,不只是简单的犯罪推理小说,更是解剖心理和人性的综合著作。

  第二:运用一种是是而非,即符合A也符合B的行为可能,当然先把读者引向A,且巧妙埋下伏笔,为之后揭露真相其实是B。然后B又运用前面的方式来掩饰真正犯罪动机(或真相),最后被揭露。

  这样的推理写作方式总的来说,只要细节处理好,并且逻辑严密,特别是某处来一个大逆转,让读者惊叹,接着在某处再给读者另一个惊叹,就会被认为比较成功。

  以上两点就是我对该书在写作方面最大的印象了。当然,作者的文笔很细致、流畅、简洁,对心理和环境的描写都很成功,还很擅长于无声之处埋惊雷,在平静之中揭人性。

  至于小说揭露的人性的恶意,简单说说。

  小说中有这样一段话:

  “就算是被捕也不怕,即使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 说老实话,我实在找不出任何合乎逻辑的理由。野野口先生,你也是这样吧?或许边你自己也说不清。”

  呵呵,其实不过是因为对方的存在,让凶手自卑、嫉妒和骄傲不起来,对方越是对凶手好,凶手越觉得自己窝囊。

  ——至此,让对方消失,夺取对方的成功,成为了凶手真正存在的意义。

  只有你完蛋了,我才真正的感觉到存在。

  这,或许就是凶手内心深处的恶意吧。

  而这种恶意的成因,其实和成长的环境,重要的人的影响等有很大关系。

  阳光不一定能照亮黑暗,反而有可能被黑暗吞噬。

字数:808
原作者:又欠彦页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9938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30 14:15 , Processed in 0.05568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