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12|回复: 0

值得了解的苏联文学——《基坑》

[复制链接]

用户组:分区版主

我,秦始皇,打钱

重建论坛爱心会员勋章重建论坛勋章版主勋章分区版主勋章

      UID
51
      积分
6887
      回帖
551
      主题
807
      发书数
333
      威望
4675
      铜币
4907
      贡献
120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2-27
      在线时间
113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4-19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普拉东诺夫的作品,让读者感觉到又重回到了俄罗斯文学那种沉重深切的人文主义的传统时代。也许从普希金、果戈里一直到布尔加科夫,他们都对这些底层“小人物”、弱势群体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思考。普拉东诺夫从底层民众的角度来看待社会、时代的变化,以他们在类似创建乌托邦式的社会中的真实境遇和感受,来思考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他们的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弘扬人类的善与美的本性。

  《基坑》是这位俄语文学大师安德烈 普拉东诺夫的中短篇小说集。《基坑》读过历史书中那段历史的,将会对作者这种深入的描写,有更加直观上的体会。当时是苏联历史上称为“伟大转折的一年”,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农业化全盘集体化如火如荼地展开。一幅建设美好蓝图面前,民众加入集体构建行列中。无产积极工人和农村积极分子在时代风潮的感召之下,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集体化的大生产之中,为了将来美好的愿景和永远的幸福,他们要建造一座可供全体无产阶级居住的大厦,还要在世界中心建造一座共普天之下劳动人民永远居住的高塔,为了共同生活计划,为此他们开始开挖地基的基坑,

  集体农庄是贫农的幸福,积极分子积极地消灭富农,他们把牲畜充公,还扎好木筏,让妨碍集体化的富农乘木筏顺小河漂入大海再到更远的地方,为的是早日完成消灭剥削阶级,进入没有剥削的美好社会。

  《疑虑重重的马卡尔》中的马卡尔爱好手艺、爱好搞小发明胜过种地,他被同村最聪明的人、领导人民沿着彼此的路线走向共同幸福的人丘莫沃伊认为脑袋是空的,而马卡尔也看不惯丘莫沃伊这个只会指手画脚的人。于是,马卡尔到城市到莫斯科去寻找“最聪明的人”,寻找真正幸福的生活。来到莫斯科的马卡尔看到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但是和他的预想大相径庭。他在莫斯科各种经历堪称荒诞。他不断得思考:我这辈子该做些什么,让我成为自己和别人都是需要的人。在莫斯科的所有见闻,让马卡尔意识到,人们仿佛成了失去思考的工具一般。

  普拉东诺夫的作品在那时真的没人敢随意出版的,感觉应该很不容易。他观察问题是尖锐而且深刻的,富有哲理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普拉东诺夫是与普鲁斯特、卡夫卡、福克纳、贝克特齐名的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他是二十世纪唯一继承了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光荣传统的苏联作家。”


839 个汉字

转自:浩天云 评论 《基坑》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896424/

❤︎   做好人 · 读好书 · 得好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29 11:21 , Processed in 0.07941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