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UID11111
好友0 人
听众0 人
收听0 人
阅读权限30
注册时间2025-3-17
最后登录2025-4-24
在线时间5 小时
用户组:儒士
UID11111
积分232
回帖59
主题3
发书数2
威望199
铜币1050
贡献0
阅读权限30
注册时间2025-3-17
在线时间5 小时
最后登录2025-4-24
|
摘要:
孔子思想的社会生活来源和基础,是孔门弟子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各个时期的弟子特别是那些高足弟子,对于孔子思想在事实上的形成与发展都颇有助益.孔子思想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以后,还有一个文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逐步定型,逐步系统化,并有所深化的历史过程.其中的核心工程是《论语》编纂;另一项重要工程则是孔子搜集,整理和传授的《六经》,经过弟子后学一代代传承而发展为《九经》,在不同时期著于竹帛.这两项文化工程,虽然都以孔子的生平业绩为基础,却也都显然包含着孔门弟子后学的思想创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