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UID8379
好友0 人
听众0 人
收听0 人
阅读权限60
注册时间2025-3-6
最后登录2025-4-28
在线时间100 小时
用户组:贡士
这个人正在减肥
UID8379
积分2973
回帖124
主题401
发书数397
威望2313
铜币5214
贡献0
阅读权限60
注册时间2025-3-6
在线时间100 小时
最后登录2025-4-28
|
“孔子的故事”及其他-—论李长之对孔子形象书写的演变
刘进才1,2
1.河南大学文学院 2.黄淮学院现代文学史料研究所
摘要:孔子是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不可回避的言说对象,重估孔子思想、重写孔子形象,成为文人学者表达各自文化立场及政治见解的重要手段。1940年代李长之凭借德国思想文化资源与哲学专门训练的缜密思维,汲取文化有机性与本土性观念,受到时代精神的感召与熏陶,从精神生长史的角度呈现了丰富多面的孔子,塑造了孔子“可爱的堂吉诃德”与“完美的艺术品”、融古典与浪漫于一体的形象。到了1950年代李长之的孔子观却发生了巨大变化。传记《孔子的故事》通过阶级论的叙述视角,重塑了一个落寞感伤、郁郁不得志的矛盾人物孔子,在客观的叙事中微妙地投射了作者的情感。从李长之对孔子形象的书写,也可窥见一代知识者面对政治文化转型时的思想历程及文化隐忧。
关键词: 精神生长史;孔子形象;李长之;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百年中国文学孔子形象书写及演变研究”(项目编号: 19AZW019)的阶段性成果
DOI: 10.16287/j.cnki.cn11-2589/i.2024.03.011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题:中国文学;哲学
分类号: B222.2;1207.5
在线公开时间: 2024-05-17 15:46 (知网平台在线公开时间,不代表文献的发表时间)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