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2|回复: 0

《公羊的节日》:公羊必须死

[复制链接]

用户组:版主

藏经阁扫地僧

      UID
593
      积分
2540
      回帖
310
      主题
217
      发书数
0
      威望
2276
      铜币
6368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3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10
发表于 2025-5-9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赞赏乔尼·阿贝斯·加西亚那些肮脏的暗杀时,略萨说:“每次行动就其灵活性和隐蔽性来看都称得上是杰作,犹如钟表技师干出来的活计。”《公羊的节日》也是钟表师作品,写权力空腔被填满前的混乱,写得秩序井然。巨多人死,但每次死亡都各司其职。公羊死后,结构变得异常清晰,基本上一章写一死。(文学评论家说略萨是“结构现实主义”,但Gen-Z都懂,其实无非是剧本杀。读起来完全不累,不困惑,不觉得有文体的创新,几乎是古典的,巴尔扎克的,比福克纳好读一百倍,无论略萨自己有多想做福克纳)

  比方说第十五章开始写革命者各自的下场,佩德罗是第一个和大家失散的,因为他被同伴误伤,枪击腹腔,但公羊死后都在庆祝,都在跑,都在想局势会怎样,好像都把他给忘了,他一个人躺在布满弹洞的汽车里,旁边是独裁者特鲁希略的尸体。这一整章让他的死和特鲁希略的死交叠,在同一个时空里相互溶解着。他受伤后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很淡漠,“越来越不在意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感到周围人对他也是如此,去医院的车上,时间很紧,大家还在谈论罗曼将军为什么不出现,医生查看他枪伤时说话打牙颤,但不是为了他(“他们还没有好到这种程度”),而是因为刚听说元首被害了。病床上他被折磨,“烟头在他耳轮里揉来揉去”,而他一动不动,心里想的是:“公羊已经死了。睡觉。死亡。”然后堕入意识黑洞。这个“睡觉、死亡”好像是接上句公羊死,但又好像是启下句他自己濒死。刺杀成功,意味着独裁者罪恶生命的终点,却也是独裁者漫长死亡的起点,这场死笼罩着每个角色,此中包括轻轻地覆盖住了佩德罗自己。

  再比方说十九章安东尼奥德拉玛萨(顽固家族地方势力,弟弟被害死)和迪亚斯(失宠、被公开侮辱的将军)之死,暴露出他们革命组织之无章法,除了刺杀本身可以说是什么也没想好(刺杀本身也有一大堆漏洞,踉踉跄跄才完成),以至于这些英雄们拯救了国家后,每天都在争吵埋怨,打架,在炎热的藏身地几乎窒息,看到报纸上自己被出卖,坐着出租车到处晃,想投奔的人闭门不开,只好再回到车上,司机也认出他们,说密探已经跟上,恳求他们下车,安东尼奥只好说去公园拐角的五金店,终于下车的一刻,他感到释然,“公园的电灯刚好都亮了起来,好像在欢迎他俩的到来。”密探包围上来,他死前打光了子弹。这一系列事情发生得如此因果森严,你几乎想不到其它的结局(阿米阿玛、英贝特相较之下则纯属偶然),因为就像文官就是擅长斡旋,元首的长子就是擅长好一番暴怒然后按时退场,元首的弟弟就是擅长发威和喝阻,军情局局长就是擅长做脏事——这些刺客青年们的专长也就是刺杀,他们组织刺杀的过程里,使出了看家本领,勇气、正直、愧疚、幽默、天真,赢得满堂喝彩,表演完绝活儿,他们也就下台了。History can be functional as such.

  再比如萨尔瓦多,虔诚的基督徒,他参与刺杀前看阿奎那,《神学全书》里说:“消灭畜生的肉体,如果可以解放一个民族,上帝是恩准的。”他以此为自己的罪正名,“随便杀人不行,但是诛暴君可以。”但确认公羊已经死后,他把队友当作特工打中,这时他仿佛听到大地裂开,“恶魔的狂笑”。这次扣动扳机,伤的可不是暴君。后来佩德罗重伤期间对阿贝斯·加西亚说的话成为此后许多革命者被追捕折磨的线索。这也不是诛暴君。再后来他和佩德罗等人一起被兰菲斯从监狱非法搞到私宅去处死,路上兰菲斯还特意杀了三个纯粹无关的年轻守卫来做局。更和暴君没关系。萨尔瓦多被杀害之前一直在平静地祷告,或许他已经意识到:在他把“不能杀人”从一条绝对程序指令变成一条结果导向型的指令时,他就不可能无辜了。但没有办法,因为这是多米尼加,大地之上,怎样行动,都会有千百人死,如果魔鬼在这样的处境里,魔鬼也嘲笑不得。

  最后说暴君本人。英贝特在第九章有这样的见解:必须消灭其肉体,“因为这张盘根错节的黑暗网络的总根子就汇集在暴君一人身上。”确实所有人都在特鲁希略身上寄托了一切,他像国家本身,像他坚持的无数场受洗仪式,他和每一个多米尼加人都近乎有私人的连结。这一具公路上的尸体,好似无穷矿藏,阿玛迪多用他赎罪,安东尼奥用他复仇,兰菲斯用他泄欲,佩德罗,如前所述,用他慰藉自己。他死后还控制着罗曼,也仍扮演巴拉格尔在国际上的盾牌……他是鲸落。在第十五章,医生说:“我只有一条命。您不可能一次次来抵押!”但特鲁希略的命就被无尽地抵押。他自己也有求于自己,年轻时这肉体答应得爽快,睡几个小时,“不想的时候就不会出汗”,到老了,就支支吾吾起来,走路还是快的,但经常失禁,而且面对美丽的处女,怎么都硬不起来。这是一个绝对自信、自洽的人格(古往今来能做到这地位的人都不可能左摇右摆的),可是在这里,他疲惫、力不从心,他夜以继日地把帝国的质量揽到自己怀里,终于被压垮了。

  但略萨并非意在写一部《迷宫中的将军》。如果真那样写,他也未必写得过马尔克斯。他还是要写节日,而非公羊。在这个剧本杀式一遍遍重新揭露的故事麻花里,他最终选择用乌拉尼亚的叙述作为结尾:在所有人都被颠簸反复的政权弄乱了记忆,在失去了逻辑顺序的生活里逐渐走进朴素辩证法后,这个虚构的女孩,因为事发后立刻出国,期间从未回来过,而保持着对元首的仇恨永远如新。她仍然记得那天晚上拉她去元首行宫的司机的名字。她依然记得卡奥瓦之家的地毯上横陈着巨大的国徽。略萨旁敲侧击了十几遍,守到最后才给我们看了这头公羊真正意义上的死亡瞬间,那就是一个女孩看清他“又仰面朝天躺了下来,又蒙住了眼睛,安静了,突然发出啜泣声,接着就哭了起来”的那个瞬间。从那之后,一切都是车子下坡而已了。对于元首、手下、暗杀者、继任者、共和国的历史评价,谁是救世主,谁给谁背了十字架,死亡抵消死亡,借口压过借口,将无尽头,一直就是这样,哪怕最坏的政权,有关它的倒塌也可以永远争论下去,但节日起兴时,往往只需要一个受害者,一个理由。当我读到第十五章,我觉得第十五章最好,当我读到第二十章(罗曼),我觉得第二十章最好,但当我读到最后一章时,我像《罗马假日》里的奥黛丽赫本那样作出决定,毫无疑问,最后一章是最好的。

字数:2142
原作者:Pluto&Piaget
原网址: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9949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10 08:19 , Processed in 0.0656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