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337|回复: 0

《暗处的女儿》:“开始于阴险的布娃娃游戏,结束于失去一个女儿”

[复制链接]

用户组:举人

谙于世事,不愿世故。

      UID
868
      积分
1171
      回帖
399
      主题
198
      发书数
0
      威望
872
      铜币
38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5-23
发表于 2025-3-16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些最难讲述的事,是我们自己也没法弄明白的事”。

  离异的中年妇女勒达,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拿了小女孩埃莱娜的娃娃。

  一切从七月下旬的伊奥海海岸开始。勒达眼里的尼娜“是家族里的另类,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就像躲过了某种规则”,尼娜对海滩上的喧闹置若罔闻,这让勒达觉得莫名的亲近。

  或许尼娜让勒达想起了母亲,在那个粗俗又暴力的大家庭中,“她扮演着衣着光鲜、满怀好意的太太”;或许让勒达想起了自己,“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个从十三四岁起就渴望逃离那不勒斯,成为体面的资产阶级,“过上一种有文化、深思熟虑的生活”;或许让勒达想起了女儿,尼娜与女儿年龄相仿,却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女儿对勒达有着亲密的血缘却疏离的情感,无关的尼娜与勒达之间有着情感上的相近相亲,“我不是尼娜的过去,但她可以把我视为她的将来”。

  然而勒达之于尼娜,不同于布兰达之于勒达,尼娜所处的环境,也比20年前勒达的处境险恶。当勒达拿走娃娃,她注定要失去尼娜。

  勒达如今的生活“无形、空虚,没有清晰的秩序,没有真相”,她曾经短暂逃离家庭,去追求理想中的生活,却最终发现“我追求的东西是一团乱麻,夹杂着欲望和野心”。勒达认为离开和回来的原因都是“出于对自己的爱”,然而这种“自我”依然改变不了混乱的心情,她陷于一种“失序”的状态:家庭关系的改变,并未能缓和之前稍显紧张的母女关系;地理位置的改变,改变不了内心对自己母亲身份的定位;既想做女儿们的根基,却又不甘心被剥夺。

  《暗处的女儿》是埃莱娜·费兰特写于《那不勒斯四部曲》之前的小说,只有10万字,却浓缩了太多议题,关于母女,关于女性处境,关于家庭,关于生育,关于不可言说的痛苦和纠结,关于说不清道不明的行为和情感,像是融合了许多“异质的碎片”,“她们粉身碎骨,又重新拼凑在一起,然后以一种无法预料的方式破碎”。

  书中没有给出勒达拿走娃娃的理由,费兰特在访谈时提到这个动作的意义是勒达没有想到的,因此在写作中也无法说明。费兰特在创作时“期望自己能展示比写出的文字更多的东西:一个很真实、很有说服力的故事能达到一种这样的效果,即使那个写作的人也没有明白其中的意义,因为假如她知道答案的话,可能会死去”。在故事的最后,勒达回答女儿时说“我死了,但我很好”,或许她最终找到了答案。

  总字数:840
  作者:达果汽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896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5-24 11:42 , Processed in 0.1421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