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29|回复: 0

《水浒传》:浅谈水浒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1971
      积分
855
      回帖
50
      主题
183
      发书数
0
      威望
738
      铜币
3224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3-26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纵观全书,其精华尽在前七十回,作者叙述了鲁智深、林冲、武松、杨志、宋江、李逵等一众汉们被“逼上梁山”的过程。后三十回先是梦幻般地征讨辽国,大获全胜,未损一人。然后是噩梦般地讨伐方腊,每战都有几个好汉死掉。仅存的几个好汉被封官之后没多久,就遭到朝廷的毒手,宋江、卢俊义一一死去,李逵被宋江拉去垫背,吴用、花荣也在蓼儿洼自缢身亡。最后以悲剧收场。

  在四大名著中,如果仔细阅读原著,我们会发现,《水浒传》最能颠覆我们对它的一般印象。我们按照传统说法对梁山好汉们所作的评价,与原著中描写的梁山好汉的行为表现,有很大的出入。因为他们多数人只是喜欢杀人放火、抢夺财物,而且睚眦必报,心狠手辣,这和黑社会的所作所为如出一辙,只是他们的抢劫目标是官府和富户而已。他们劫富但不济贫,攻打城池但不占领,虽然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但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这其实就是一帮为正常社会所不容的亡命之徒,找到了梁山泊这块进可攻退可守的山寨落草为寇,钱粮不够了就下去抢,抢完了就回来过这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的日子。宋江一心想着被朝廷诏安,一方面是为了能够返回正常社会,另一方面也是在为身后之事着想。当然,想要朝廷诏安要有资本,那资本便是好汉们的武力值,便是好汉们刀下的亡魂。

  那么,什么是好汉呢?按照书中所写,水浒传中好汉的标准就是义薄云天,忠肝义胆,还有好勇斗狠,敢于反抗。最重要的就是兄弟间讲义气和勇于同黑恶势力斗争。一开始看,我觉得史进特别够兄弟,不惜烧掉家业帮助朱武三人杀散官兵。后来又觉得鲁智深是好汉中的好汉,先是为救素不相识的人而获罪颠沛,后来一路护送林冲到沧州。还有武松打虎杀嫂,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杀得好不痛快。众好汉中只有林冲最窝囊,看的让人窝火,不过后来终于也起来反抗。

  但是回头想想,官府派兵剿匪,这是维护地方治安的正当行为,可史进非要帮助土匪逃脱,难道他的行为是正确的?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没有经过任何的立案调查和审讯量刑,直接把人打死,这岂不是草菅人命?武松杀嫂杀西门庆,虽然情有可原,但也很残忍,特别是后来把张都监家全部灭口,更属滥杀无辜。杨雄把潘巧云剖心挖腹,真是惨不忍睹。为了断秦明归路,宋江他们不惜烧杀无辜百姓,不知让多少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在江州劫法场时,李逵杀得兴起,连旁边的百姓都一排排砍去,还把黄文炳割了做成烤肉吃,真是惨绝人寰,让人头皮发麻。最让我不能忍的是,为逼朱仝上山,李逵把年仅四岁的小衙内劈死,这是何等的残忍,安能称之为好汉?他们既不尊重法律制度,也不把他人生命放在眼里,只图一时痛快,只讲那种狭隘的义气,又有什么正义可言?如果说你有你的正义,我有我的正义,大家都按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认为的正义,那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所以,他们的“义”实在不足取,这种价值观和现代社会的要求相差太大。不过,宋江对朝廷的忠心却可称道,虽然有点愚忠。宋江临死前表露心声:“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这是因为宋江从小读过诗书,脑中有一套儒家士大夫的治国理想,从浔阳楼上的反诗就看得出来,他胸中有凌云之志。但由于自己只是个县城小吏,人微言轻,报国无门。所以他在平时努力结交江湖豪杰,让自己名满江湖,以待时机。宋江上梁山以后,一次次带兵出去攻打州县,几次打退朝廷兵马,就是想让朝廷重视梁山好汉,一方面希望将来受诏安时朝廷能给予更多优待,另一方面希望朝廷重用梁山泊人马。宋江希望他能带领众兄弟一起建功立业,名留青史,但可惜遭到奸臣陷害,最后一一死去。由此可知,不但江湖上有各种险恶之事,庙堂上更是奸佞当道,江湖中的险恶,正反映出庙堂里的乌烟瘴气。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书里的大宋天下之所以各地盗匪横行,官吏贪贿成风,皆是自朝廷而起,自道君皇帝本人而起。

  还有,本书号称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但只要看过原著,就知道书里写的并非农民起义。

  首先,梁山好汉的人员构成十分复杂,其中并没有农民出身之人,将之分类,大致如下:有像宋江、戴宗、裴宣,朱仝、雷横、李云、杨雄这样的基层公务人员;有像花荣、秦明、关胜、呼延灼、林冲、索超、孙立这样的政府军官;有像卢俊义、柴进、李应、史进以及穆家兄弟等这样的地方豪强地主;有从其他山寨并入的强盗土匪,如燕顺、王英、郑天寿、李忠、周通、朱武、陈达、杨春、樊瑞、项充、李衮、吕方、郭盛等,鲁智深、杨志和武松起先是官府中人,后来在二龙山落草为寇,也算作这类。此外还有各种三教九流之人,比如乡村教师吴用,云游道士公孙胜,开酒店的朱贵、朱富、施恩,开黑店的张青和孙二娘,私盐贩子童威童猛,艄公李俊,渔民三阮兄弟,渔牙张顺,猎户解珍解宝兄弟,卖药使枪棒的薛永,还有像书法家萧让、雕刻家金大坚、神医安道全这样的专职匠人,此外还有白胜、石勇、时迁等社会闲散人员。

  在这一百单八将之中,只有九尾龟陶宗旺是庄家田户出身,但上山之前也在黄门山落了草,并不是以农民身份直接上山的,所以,没有真正农民出身的好汉,换言之,他们都不是安分守己的良民。而且很少人是因为“官逼民反”才上梁山,大多数人不是盗贼杀人犯,就是各个地方的土匪恶霸、奸商地主或者衙门胥吏,还有些人原是政府军官,战败被俘后归顺梁山。倒是宋江、吴用经常用各种诡计来赚人上山,很多人是被他们逼上梁山的。

  再有,如果这是一场反对大宋王朝的大起义,那么梁山泊的好汉们理建立自己的政权,然后攻城略地,努力扩充实力和地盘,最后伺机攻占东京,以取得全国政权,建立新王朝。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干,只是一次次去邻近州县劫掠钱粮,并打退前来佂剿的官兵,而不去攻占尺寸土地,也没有完善政权组织,更没有想取宋而代之的进取之心。他们只是一心等朝廷诏安。

  综上,起义的众位头领没有一个农民出身,而且他们也不想打破旧社会和旧制度以重新洗牌,可知这不是农民起义。他们是想回归正常社会的一帮匪徒,而头领宋江希望利用这支队伍为国效忠,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也想让弟兄们都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此外,本书语言高度的口语化、生活化,用语明快简练,准确生动。在写到关键的人物、场合时,常常插入一些诗词、歌谣,用以渲染气氛,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还有它的语言世俗化、平民化,描绘出一幅幅古代社会的市井生活画,写的非常好,《金瓶梅》的故事即取材于武松杀嫂那一段。

  最后,说到武松杀嫂,不得不吐槽一下本书中的女性形象。上梁山的女性,其中孙二娘开黑店做人肉包子,差点把鲁智深害死;而顾大嫂绰号母大虫,大虫就是老虎,母大虫就是母老虎,顾大嫂为救弟弟,把当军官的大伯赚上梁山。可见孙顾二人皆非善类。形象比较好的是巾帼英雄一丈青扈三娘,可惜被宋江做人情嫁给了色鬼王英。而其他的像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崔氏、白秀英、李瑞兰等,都是反面形象,她们不是水性杨花,跟人偷情,就是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只有林冲妻子是正面形象,忠贞守节而死。金翠莲虽然离开了镇关西,但还是选择去当富人的外宅,即二奶。本书对女性不太友好,认为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写女性人物大多是为了情节需要,也是为了体现儒家的纲常伦理,表现出浓厚的封建男权思想。而且对于一帮天天打家劫舍的亡命之徒来说,妻小岂不是累赘?

  最后的最后,水浒传融合了很多道教文化传说,如一百单八将上应天星,分为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还有九天玄女娘娘授予宋江天书。这些为水浒故事抹上了神秘色彩,也与北宋道教兴盛的背景相契合,同时也是为未来作谶语,暗示宋江会成为梁山领袖,很有些“君权神授”的意味。

  总字数:2692
  作者:龙庭皓月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4405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30 16:21 , Processed in 0.08623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