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45|回复: 0

《许三观卖血记》:普通人要过好这一生到底有多难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1971
      积分
866
      回帖
50
      主题
186
      发书数
0
      威望
748
      铜币
3246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30
发表于 2025-3-28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少时的我们都满怀着对未来的期许,追逐着生命里降临的每道光,向往着不平凡的生活。

  对于长大后要为生计而早出晚归、忙忙碌碌的生活我们似乎浑然不知,甚至嗤之以鼻。

  但当岁月流逝,当年的少年已不再年少时,才渐渐地明白,我们原本普通,平凡才是生活的常态。

  然而许多时候,做个平凡的普通人对某些人来说也是一种奢望。对于作家余华笔下的“小人物”——许三观来说,生活就是这样。

  今天通过余华写的《许三观卖血记》里的“小人物”,我们来看一看当时的那个年代,普通人要过好这一生到底有多难。

  1.

  许三观,一个从出生命就不怎么好的男人。13岁的时候,父亲死了,母亲也和别人跑了,带他长大的还是住在乡下的爷爷。许三观长到19岁时,一次偶然和同乡阿方、根龙一起去卖血,这是他第一次卖血,也是第一次因为自身的原因得到了一笔“巨款”而感到窃喜,原来赚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啊,许三观想。

  同乡阿方卖血是为了盖房子,根龙是因为看上了村里的桂花,而许三观却只是因为好奇,他思前想后决定要用这卖血的钱做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成家。

  城里那个被人们称之为油条西施的姑娘许玉兰,在花掉了许三观的八角三分钱之后而被要求嫁给他。哄好未来丈人、踢掉情敌何小勇之后,许三观成功的娶到了许玉兰,如果人生也有模板可以参照的话,许三观应该会有儿子女儿,再之后也不过是漫漫人生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从此走上人生的巅峰。

  但生活有时候就像一场闹剧,哪有什么模板可以参照。对于许三观来说,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罢了。

  接下来几年,许三观和许玉兰生下了一乐、二乐、三乐三个儿子,可儿子越大,一乐却越长越不像自己。人们的闲言碎语终于传到了许三观的耳朵里,许三观自然也不是木头人,他看得见,一乐确实一点都不像自己。最终在他的逼问下,许玉兰承认了,原来,一乐是何小勇的儿子,他许三观帮人养了九年的儿子做了九年的乌龟。

  而这时候,一乐因为打破了方铁匠儿子的头而被要求赔偿,许三观原本打算坐视不理,可一乐的亲爹何小勇同样也不认账。许三观是矛盾的,一方面是为了一乐,一方面是他作为男人的自尊心,终于,即使许三观嘴上说着不愿意也还是去卖血为一乐出了钱。

  这是许三观第二次去卖血,为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

  在很多人的眼里父母为了孩子奉献一切很正常,可不是孩子不是自己的呢?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像许三观一样?就像许三观自己说的:“一乐不是我亲生的,可是我却偏偏最喜欢他”。

  2.

  许三观一家在时代中摸爬滚打。

  人民公社到来了,家家户户交出了自己的粮食改吃大食堂,可随后几年的饥荒却令大多数人苦不堪言,许三观一家也是如此,连续吃了几个月的清水玉米粥使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就在许三观生日那天,他为大家表演了一出用嘴炒菜,这里倒让我觉得许三观像极了《美丽人生》里的那位父亲,同样身处逆境,同样为孩子创造了一个美梦。生日之后,许三观拖着瘦弱的身体去卖了血,为的是让家里人能吃上一顿好的。

  一个苦难熬过去了,文革却开始了。青年人实行上山下乡政策,许三观的两个儿子一乐、二乐都去了乡下,只有三乐留在身边,看着回家一次比一次消瘦的儿子,做父母的又怎会不心疼,于是许三观又偷偷地去卖了血,将其中的30块钱给了一乐。几天后,又为了讨好二乐的队长,许三观再一次去卖了血。

  做父母的,感到最无能的时刻,应该就是觉得自己没有用帮不了孩子吧。

  许三观后面几次卖血都是为了一乐,因为长期劳作又没有得到休息,一乐患上了很严重的肝炎,许三观把可以借的人家都借了个遍,可最后还是差了很多,走投无路的许三观又一次想到了卖血。

  从林浦到长宁,每隔3、4天上了岸便去卖血,他因为卖血次数频繁而头晕脑胀,眼睛发昏,他的耳朵里始终有嗡嗡的声响,身上的骨头又酸又疼,两条腿迈出去时似乎在飘动,但他却不曾退却,因为一乐的命要紧啊!他说道:“我快活到五十岁了,做人是什么滋味,我也全知道了,我就是死了也可以说是赚了。我儿子才只有二十一岁,他还没有好好做人呢,他连个女人都没有娶,他还没有做过人,他要是死了,那就太吃亏了……”

  我知道人生很苦,但在余华的笔下人生真的残忍而现实到了极致,有钱时人们乐意献血并且以此为荣,可对于许三观而言,只能靠卖血来换取儿子的命。

  央视纪录片《最后的棒棒》里讲述了山城重庆的棒棒军在时代进步中逐渐落伍的故事,他们如今同样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那一批人,赶不上时代的变迁跟不上快节奏的生活,但又为了生存不得不外出赚钱,做的也是些脏的、累的、别人不愿干的活,好比捡马桶里的勺子、挑装满重物的担子上楼等等。

  时代决定着个人,许三观坎坷的一生,经历了大炼钢铁、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大事件,时代中微小的个人,他们没有掌握自己生命的权利,跟从社会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是他们唯一可以做的事情,余华的笔下,从《活着》里的福贵到《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三观,无不是在时代的浪潮下受到挤压的人,但好在,许三观还有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

  现如今的时代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什么,是抖音快手里各式各样的美少女小哥哥?是坐在咖啡厅里西装革履的上层人士?当我们在消费享受时,有一些人在忙碌、在奔波,为了几块钱斤斤计较,你说他们小气,其实都是为了生活。

  3.

  原来,有些人光活着就拼尽了全力。

  许三观的一生一共卖了12次血,在那样一个贫穷匮乏的时代,人干活靠的是力气,力气源自身体里淌着的血,许三观将身体里的血卖了一次又一次,为这个贫穷残破的家扛起了一片天。

  其实,倘若许三观稍微自私那么一点点,他也不用过得那么辛苦。好比为了毫无血缘关系的一乐,即便不去管他死活在道义上也没有什么关系,可许三观放不下啊。在他由于饥荒而去卖血的那次,他原本是不想用这命换来的钱花在外人身上,可当许三观找到赌气离家出走的一乐时却心软了,他背着一乐,黑夜里胜利饭店的灯光异常耀眼。

  “爹,你是不是要带我去吃面条?”

  许三观不再骂一乐了,他突然温和的说道:“是的。”

  一个尘世间平平凡凡而内心却温柔无比的父亲。

  总字数:2148
  作者:阿九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3332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30 18:56 , Processed in 0.05854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