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8|回复: 0

《长安十二时辰》:一日看尽长安事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1802
      积分
778
      回帖
19
      主题
171
      发书数
0
      威望
683
      铜币
32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19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两年前买的,几乎被我忘了,捧起来读到舍不得放下,难得的过瘾。那紧张的节奏,环环相扣的情节,像在那年元宵节的长安城里穿街过巷,这一刻已入山穷水尽,下一刻又生生抓挠出柳暗花明。被作者的叙事方式牢牢勾引着,片刻都不肯耽搁。翻看的过程中,我一直感叹怎么没早点读到这本书,精神头始终是亢奋的,直到下册的最后。虎头蛇尾这成语送给作者。铺开了那么大的摊子,自己圆不回来了,又不能按头正史上记得清楚的人物来承担所有,就随手扯了一个说法来解释,敷衍得不行,让人恨得牙痒却又无可奈何。

  时不时被作者笔下的长安城给惊艳到,一百零八坊的规模,南北十四街,东西十一街,各区域划分出独特的属性,各路人马隐于巷中,是繁华包容的富丽堂皇,也是若隐若现的藏污纳垢。张小敬口中说出的:“雨后登上大雁塔看尽长安的牡丹花,那个喂猫的看塔小沙弥,那个卖毕罗饼的回鹘老头,那个东市训骆驼的阿罗约,那个用月光洗涤笛声的太常乐工,那个跳烂脚的舞十二,那个卖折船的瞎眼阿婆。”这些鲜活的生长在长安城里的人们,是他保护长安的原因,那一刻,张小敬的形象光芒万丈。这才是对这座长安城真正的喜爱,对普罗大众芸芸众生的关爱,所以,长安反恐十二时辰里,他才会坚守着“不退”二字。无关乎任何人,不在意立场,更蔑视可能的得到,张小敬以自己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的个人历程,与长安捆绑在一起,不肯言弃。

  张小敬还说:“长安城是一匹怪兽,不变成和它一样,就被它吞噬。”以一个死囚的身份,还有着对长安城冷静清醒的认知,张小敬依然选择在十二个时辰里拼死相搏。他把对朝廷的厌恶,对官员之间推诿的鄙视,对自身遭遇的不平全部都收拾起来,只为了这座城市忘我的奔赴。在闪回里了解到他的过往,真的敬佩张小敬的选择,心存大道,正义为上。他、闻无忌、萧规,走着三条截然不同的路,闻无忌命丧于长安城的阴暗也是大唐这件华袍下的虱子作祟,直接影响了张小敬的后来,成为一个引子。而化名为龙波的萧规则是打着蚍蜉的旗号,说是要推翻豢养出这些虱子来的皇权,却也身不由己地成为其中的一颗棋子,最终逃不开权力阶层的摆布。

  张小敬这个人物在十二时辰里是绝对的主角,作者不惜笔墨全方位各角度地仔细描述,竖立起一个乱世大无畏的英雄,像超人一样,与时间赛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对于其他一起捍卫长安安全的人,比如太子死忠李沁,比如过目不忘的徐宾,比如可以做比侍候人更大事情的檀琪,比如单纯的姚汝能......作者都不吝笔墨,勾勒出一个护卫队,在张小敬的推动下与恐怖事件抗衡。特别喜欢望楼的设计,打旗语传递消息,我眼前都会出现望楼们打紫灯的画面,在黑夜里寻找到自己追随的光芒,坚定不移。这书的许多场景都给人画面感,后来才知道,人这是为剧本改编作铺垫。

  也许我耿耿于怀的是竟然没猜透幕后的BOSS,也无法接受作者一摆手的遥指——就是他,如此草草了事。上部的节奏感特别好,故事陈述得也很有空间,把突厥作为前锋,然后还有更大的阴谋,留了太多的白给后来,我知道单单一个元宵灯节灯楼的描写就会很久,但怎么也没想到可以结束得如此匆忙。好歹说是安禄山干的,找不到证据啥的也行啊,你给我来句“二月春风似剪刀”,无语呀。就跟百米冲刺到头时,你发现人忘记拉红绳了,就是努了半死的劲,一下子只能自己消耗周转,确实很泄气。

  长安十二时辰,就是长安城反恐的十二时辰。还是那句话,“你以为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总字数:1238
  作者:乐儿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8652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29 16:51 , Processed in 0.0912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