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楼主: 牛妞

[活动结束] 【阡陌丨周更活动】【数风流人物】第3期(初级*双题)

 火...   [复制链接]

用户组:儒士

      UID
3165
      积分
282
      回帖
102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30
      铜币
20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4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3-27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赵光义
线索匹配:伟人能有几个?主席曾吕端大事不糊涂赞扬叶帅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杨玄感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幼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认为他痴呆。只有父亲杨素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不痴呆。”杨玄感长大后,好读书,爱骑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18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18 答题要规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2510
      积分
408
      回帖
186
      主题
49
      发书数
0
      威望
290
      铜币
3983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8 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A.
此人为:  宋太宗(赵匡义,赵光义,赵炅)

线索匹配:
1. 他是宋朝开国第二个皇帝;

2. 他的兄长宋太祖赵匡胤曾历任后周朝廷的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3. 宋太宗亲征并灭了北汉,也曾为夺回燕云地区,亲征过辽国。

4. 宋太宗崇文抑武,成语开卷有益的典故出自他的一段话;他的三子赵恒(宋真宗),喜好文学,并写下《劝学吟》,其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句。

5. 吕端是北宋初年的宰相,太宗曾这样评论:“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这句后来引申成为“吕端大事不糊涂”。”明代思想家李贽写过一幅对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里面的吕端就是宋太宗手下的这位大臣吕端。 后世伟人毛泽东曾经引用“吕端大事不糊涂”来赞扬共和国开国元帅叶剑英。

B.
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
1. 杨玄感是隋朝大臣、军事家、诗人杨素的嫡长子。杨素文武全才,累功做到上柱国,越国公,尚书右仆射(宰相)。为隋朝的建立,开疆拓土,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 而他也在文学、书法上均有造诣,史书称其“研精不倦,多所通涉。善属文,工草隶,颇留意于风角。美须髯,有英杰之表”。

2. 杨玄感幼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认为他痴呆。只有父亲杨素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不痴呆。”杨玄感长大后,好读书,爱骑射。因父亲杨素的军功,授柱国,与杨素都是二品官。上朝拜见皇帝时,父子同列。

3. 杨玄感随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回来时到了大斗拔谷,当时随从官员都很狼狈,杨玄感想袭击隋炀帝。叔父杨慎对杨玄感说:“朝士的心还是一致的,皇上还没有垮台的迹象,不可胡来呀!”杨玄感这才作罢。

4. 大业九年(613年)春天,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句丽时,留着后方的杨玄感乘机起兵造反。 后来不久兵败时,他让亲弟弟杨积善杀死自己。

5.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二儿子。 大儿子杨勇才是第一任太子,后来被废,杨广才成为太子并后来即位成为隋朝第二位皇帝。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2988
      积分
234
      回帖
26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20
      铜币
2806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3-28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赵光义
线索匹配:1.他是宋太宗
2.他的兄长赵匡胤曾任殿前司都检点
3.他曾御驾亲征辽国
4.他说过“开卷有益”,宋真宗说过“书中自有颜如玉”
5.毛泽东引用称赞叶剑英:吕端大事不糊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童生

      UID
8595
      积分
192
      回帖
32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75
      铜币
240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25-3-7
      在线时间
1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8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赵光义
线索匹配:
赵光义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即宋太宗。
他的一位兄长是宋太祖赵匡胤,曾是高级将领,后来建立了北宋。
赵光义曾御驾亲征太原(今山西太原),平定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赵光义热衷于读书,他和他的继承人都对读书做了流传千古的评价,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赵光义对一位大臣的评价也成了典故,这位大臣就是寇准。赵光义曾说:“寇准有宰相之才”,这典故还被后世伟人引用来赞扬其麾下的一位元帅。

B.此人为: 李承乾

线索匹配: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与其妻长孙皇后的嫡长子,出生在显贵之家,父亲文武双全,战绩卓著,作文作诗水平都很高,还擅长书法。
李承乾小时候因为脚有残疾,唐太宗为了保护他,很少让他外出见人,所以许多人认为他痴呆。但唐太宗却有不同的看法,果然长大后的李承乾喜欢读书骑射。
李承乾曾跟随唐太宗出征高丽,归途中他曾想袭击唐太宗,被他的叔父劝阻而放弃。
李承乾后来谋反失败,死于亲弟李治之手。
李承乾谋反时的皇帝是他的父亲李世民,李世民并不是前往君主的第一任储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0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0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211
      积分
274
      回帖
49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49
      铜币
2858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6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8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宋太宗赵光义
线索匹配:
1.他是皇帝:宋太宗赵光义是北宋第二位皇帝,976 年至 997 年在位。
2.他的一位兄长曾是高级将领:赵光义的兄长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在后周时期曾任殿前都点检(高级军事将领),后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3.他曾御驾亲征某敌国:宋太宗在位期间,曾多次御驾亲征,其中最著名的是对辽国的战争(如 979 年的高梁河之战)。
4.他热衷于读书,他和他的继承人都对读书做了流传千古的评价:宋太宗本人倡导读书,留下了 “开卷有益” 的典故(出自《渑水燕谈录》)。他的继承人宋真宗赵恒写下《励学篇》,其中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成为千古名句,鼓励世人读书。
5.他对一位大臣的评价也成了典故,且这典故还被后世一位伟人引用来赞扬其麾下的一位元帅:宋太宗评价宰相吕端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这一典故被毛泽东引用,用来赞扬叶剑英元帅在重大历史关头的清醒与决断(如 1976 年粉碎 “四人帮” 时的表现)。
综上,所有条件均指向宋太宗赵光义。

B.此人为:宇文直
线索匹配:
1.父亲背景:宇文直是北周奠基人宇文泰之子,宇文泰虽未称帝,但实际掌控西魏大权,文武双全,擅长军事谋略。
2.幼年与成长:宇文直幼时被部分人认为 “痴呆”,但宇文泰对其能力有认可;长大后,他喜好读书骑射,参与政务。
3.随君出征与企图袭击:宇文直曾跟随周武帝宇文邕出征,归途中企图袭击君主,被叔父劝阻后放弃。
4.谋反结局:后来宇文直谋反失败,被弟弟宇文邕(周武帝)诛杀。
5.君主身份:宇文直谋反时的君主是宇文邕,而宇文泰的第一任储君是宇文觉(北周孝闵帝),宇文邕并非第一储君,符合条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童生

      UID
6388
      积分
129
      回帖
14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21
      铜币
217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7
发表于 2025-3-28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A :此人为 宋太宗 赵光义(赵匡义)

B:此人为 杨玄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铜币 +20 收起 理由
牛妞 + 5 + 20 答题要规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864
      积分
284
      回帖
233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67
      铜币
488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8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赵光义
线索匹配:毛泽东引用赵光义评价宰相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赞扬叶剑英元帅在粉碎“四人帮”中的关键作用。
B.此人为:杨玄感
线索匹配:幼年“痴钝”,成年后文武兼修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铜币 +20 收起 理由
牛妞 + 5 + 20 答题要规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8104
      积分
273
      回帖
32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56
      铜币
2954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6
      在线时间
3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8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赵光义
线索匹配:
1、赵光义是北宋第二位皇帝,庙号太宗。
2、赵光义的哥哥赵匡胤曾是后周高级将领。
3、赵光义曾御驾亲征辽国。
4、赵光义热衷读书,有“开卷有益”的名言,他的继承人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名言。
5、赵光义曾评价吕端“大事不糊涂”,成为典故。后世伟人毛泽东曾用这句话赞扬元帅叶剑英。

B.此人为:杨玄感
线索匹配:

1、杨玄感是隋朝名相杨素的嫡长子 ,杨素文武双全,曾率军灭陈,也能诗善文,擅长书法。
2、杨玄感小时候不聪敏,被很多人说痴呆,杨素却认为他大器晚成,长大后杨玄感喜好读书,擅长骑射。
3、杨玄感曾跟随隋炀帝征讨吐谷浑,返程时见随从官员窘态、士气低落,便想趁机袭击隋炀帝,被叔父杨慎劝阻后放弃。
4、大业九年(公元 613 年),杨玄感趁隋炀帝第二次出征高句丽之机举兵反叛,最终失败,让弟弟杨积善将自己杀死,献首于朝廷。
5、杨玄感谋反时的君主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次子,并非杨坚第一任储君,杨坚最初立长子杨勇为太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进士

重建论坛勋章

      UID
417
      积分
8161
      回帖
47
      主题
887
      发书数
886
      威望
6808
      铜币
15184
      贡献
0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9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8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赵光义
线索匹配:
1.赵光义是宋朝第二位皇帝,继承其兄赵匡胤(宋太祖)之位。
2.他的兄长赵匡胤在后周时期担任殿前都点检(禁军最高统帅),是名副其实的高级将领,后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3.赵光义在位期间多次亲征,如灭北汉之战(979年)及随后对辽国的北伐(如高粱河之战)。
4.赵光义重视文治,组织编纂《太平御览》等大型类书,其子宋真宗赵恒写下著名的《劝学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影响深远。
5.赵光义评价宰相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此典后来被毛泽东引用,“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赞扬叶剑英元帅在关键时刻的政治决断力。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
1.杨玄感的父亲是隋朝权臣杨素,官至尚书令(相当于宰相),文武双全,战功显赫,且文学、书法造诣极高,符合“文武双全,作文作诗水平高,擅长书法”的描述。
2.杨玄感幼年时曾被误认为愚钝,但其父杨素认为他终将成才。成年后,他勤奋读书、精于骑射,与线索一致。
3.杨玄感在隋炀帝第二次征高句丽时担任督粮官,虽未直接随行出征,但曾策划趁炀帝远征之际起兵。其叔父杨约曾劝阻其仓促行动。
4.杨玄感起兵反隋失败后,独与其弟弟杨积善步行。他自知难免一死,对杨积善说:“事情失败了。我不能让人杀辱,你可杀死我。”杨积善抽刀砍死杨玄感,然后自己自杀。
5.杨玄感反叛时的君主是隋炀帝杨广,而杨广并非隋文帝杨坚最初立的太子(第一储君为杨勇),符合“君主不是前任第一储君”的条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震旦 向女王献媚,收到打赏 2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590
      积分
212
      回帖
32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95
      铜币
2661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8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李世民
线索匹配:
他是皇帝(唐太宗)。
他的兄长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唐朝建立过程中担任高级军事职务。
他曾御驾亲征高句丽等敌国。
他热衷于读书,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等名言;其继承人(如高宗或武则天)也有文化建树。
他对魏征的评价“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成为典故;毛泽东曾引用“魏征精神”赞扬彭德怀元帅。

B.此人为:高澄
线索匹配:
高澄是东魏宰相高欢的嫡长子。
史载高澄幼年时"神情俊爽",但可能因性格深沉被误解为"痴呆"。其父高欢独具慧眼,认为他非凡。高澄成年后"读书敏速,骑射绝伦"
高澄长期控制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傀儡君主)。公元547年,高澄陪同孝静帝狩猎,曾密谋趁机弑君夺位,但被叔父高岳(高欢堂弟)劝阻而罢手。
高澄在549年筹备篡位时,被膳奴兰京刺杀。史书暗示兰京刺杀可能与其弟高洋势力有关。
东魏孝静帝非正统继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kuaidao330 与金三胖合影并将照片出售给太阳报,增加了 2 威望.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29 05:00 , Processed in 0.1413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