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楼主: 牛妞

[活动结束] 【阡陌丨周更活动】【数风流人物】第6期(初级&中级*双题)

 火..   [复制链接]

用户组:儒士

      UID
2086
      积分
498
      回帖
29
      主题
25
      发书数
24
      威望
447
      铜币
3167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6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18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苏定方

线索匹配:
1、苏定方,一位唐朝历史上闪耀的将星,其赫赫战功为大唐盛世的版图扩张立下了不朽功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军事家,却在民间传说和演义小说中被塑造成反面角色,令人扼腕叹息。
2、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苏定方先后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义军,在这段动荡的岁月里,苏定方凭借自身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屡立战功,逐渐崭露头角,尽管身处乱世,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军事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贞观初年,李唐王朝统一全国,苏定方也顺应时势,归顺了唐朝,经历了唐太宗、唐高宗两朝皇帝。
3、贞观四年(630年),苏定方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夜袭阴山一役中,他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因功授左武候中郎将。苏定方善于发现并培养人才。早年遇上才德兼备的青年裴行俭时,直感叹“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于是倾囊相授,将自己用兵的奇术全部传授给裴行俭。 苏定方去世后,裴行俭也成为了唐高宗后期的著名将领,多次平定东西突厥的叛乱,为大唐重置安西四镇,史称“儒将之雄”。建中三年(782年),苏定方与裴行俭双双配享武庙。
4、苏定方一生征战无数,灭三国,擒三主,其军事才能和战绩在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献俘昭陵,影响深远。后得以图形凌烟阁,并配享武庙,史家赞其“神略翕张,雄谋戡定,辅平屯难,始终成业”。
5、苏定方在75岁时病逝于边疆,唐高宗李治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悲痛,并给予了他极高的后事待遇。苏定方被册赠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为“庄”?。



B.此人为:刘牢之

线索匹配:
1、刘牢之是东晋时期名将,雁门太守刘羲之孙,征虏将军刘建之子。他生长于尚武世家,面色紫赤,须目异于常人,性格深沉刚毅,足智多谋。在北府兵中屡立战功,淝水之战时更是名震天下。他的旧部刘裕最终开创刘宋一朝,成为开国皇帝。
2、刘牢之曾奉命讨伐过的名将桓玄后来当了皇帝‌。桓玄是东晋末年的重要人物,他最终篡位称帝,建立了楚国。
3、孙恩之乱,是发生在东晋末期的一场叛乱。刘牢之和刘裕在征讨孙恩的战役中,共同作战、互相支持,孙恩战败自杀后,刘牢之声威大震。
4、刘牢之初为北府谢玄部将,在君川之战中参与破前秦军有功。淝水之战时,于洛涧以少胜多,歼灭前秦将领梁成部精兵二万人。为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5、淝水之战后东晋王朝的几次叛乱,刘牢之都参与了,然而,每次他都站错了队,一次又一次的背叛旧主,最终落了个自杀的结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铜币 +32 收起 理由
牛妞 + 8 + 32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尔今此去予素时,谁人踏花拾锦年
月亮是我杀的,残月便是证据,朝霞是其血迹,时间就是凶器
月亮是我杀的,落得遍手残光,风将月光洒落,人间皆是微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633
      积分
250
      回帖
57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21
      铜币
2769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19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苏定方
线索匹配:
1.在《说唐全传》《隋唐演义》等小说中,苏定方被塑造成阴险反派。
2.效力于唐朝,服务两朝皇帝(唐太宗、唐高宗)。
3.早年跟随名将(李靖)出征,作为先锋,率200骑兵突袭东突厥颉利可汗牙帐,一举灭东突厥。他的弟子裴行俭是唐朝名将,曾平定西域,文武双全。
4.战功史无前例,西征灭西突厥,生擒可汗阿史那贺鲁,将唐朝疆域拓展至中亚。东征灭百济(今韩国)。北征击败突厥残余势力。南征平定吐蕃,战功范围从西域大漠到朝鲜半岛,真正“灭国擒王”。
5.战功卓著,但晚年仅封邢国公,唐高宗后来感叹:“定方于国有功,朕实哀之。”

B.此人为: 项羽
线索匹配:
1.项羽是一代名将,杰出君王是刘邦,名义上曾是项羽部将。
2.楚怀王命项羽讨伐刘邦,刘邦后来称帝。
3.项羽击败秦军,敌人畏惧。
4.巨鹿之战对反秦关键
5.垓下之战失败,项羽自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704
      积分
356
      回帖
166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72
      铜币
3731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7
发表于 2025-4-19 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苏定方
线索匹配:
后世演义中的悲惨形象:苏定方在《说唐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被丑化为反派角色,结局凄惨,符合“被后世演义描述得很惨”。
服务两朝皇帝的大一统王朝:他活跃于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时期,为唐朝(大一统王朝)效力两代君主。
早年跟随名将,培养弟子:曾随李靖北伐东突厥,战功卓著;其弟子裴行俭后来成为唐朝名将,体现其培养人才的能力。
战功覆盖东西,灭国擒主:西征西突厥至中亚,东灭百济至朝鲜半岛,生擒突厥可汗、百济国王,战功横跨大漠与海洋。
封赏不匹配,皇帝叹惜:尽管功勋彪炳,其爵位(邢国公)与贡献相比被认为不足;唐高宗在其死后追赠幽州都督,并感叹“苏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呼应题干中皇帝惋惜的情节。

B.此人为:
线索匹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2510
      积分
408
      回帖
186
      主题
49
      发书数
0
      威望
290
      铜币
3983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19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苏烈
线索匹配:

1. 苏烈,字定方,隋末唐初名将,战神。历史上威名赫赫,功勋卓著,配享中华武庙。也是《隋唐演义》里面的大反派苏定方,被塑造成一个反复无常、残害忠良的奸佞小人。

2. 苏烈效力于大唐盛世,为唐太宗和唐高宗两代帝王,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

3. 他早年跟随大唐军神李靖北伐东突厥,夜袭阴山,攻破颉利可汗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同时他也善于发现并培养人才,早年遇上才德兼备的青年裴行俭,倾囊相授,将自己用兵的奇术全部传授给裴行俭。苏定方去世后,裴行俭也成为了唐高宗后期的著名将领,多次平定东西突厥的叛乱,为大唐重置安西四镇,史称“儒将之雄”。 苏定方与裴行俭双双配享武庙。

4. 他一生驰骋疆场数十年,北击颉利,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西域诸国震慑降服。唐朝立国二百八十九年,其广袤疆域至高宗朝达到了巅峰,唐朝的声威随之播及西北边隅和东方遐邦,既为中原的稳定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现今中国版图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5. 晚年苏定方,因和许敬宗交好,被认为是武则天的后党,在朝堂上被帝党抵触。 他以七十余岁的高龄任凉州安集大使节度诸军,负责对吐蕃的守备。 后在任上病逝,终年七十六岁。 唐高宗在最初时尚不知情,等从他处听说了苏定方逝世的消息后,颇为悲伤痛惜,责备侍臣道:“苏定方对国家有功,按例应当褒奖封赠,卿等不说,致使死后荣宠未能及时颁下。言及于此,不禁哀伤悲叹。”于是立即下诏,追赠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

B.此人为:  刘牢之
线索匹配:
1. 刘牢之是东晋的名将,在历史上留下过浓重的一笔。而刘裕(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刘宋开国皇帝)曾经是他的部下。

2. 东晋朝廷曾命他讨伐拥兵叛乱的桓玄。 桓玄,是东晋名将桓温之子,从小享有英名,晋士族阶层的代表人物,在江南拥有庞大的势力和声望。他后来成为东晋的权臣,并篡位称帝建国,史称桓楚。

3. 在孙恩之乱期间,刘牢之率兵屡次击败孙恩。有记载,在他起兵的初期,听说有八个郡的民众响应,便自我膨胀的不得了,”后来听说刘牢之来了,他又立即改变了远大目标,转而说:“就算我只割据浙东这块地方,总也能做个勾践!”又过了几天,听说刘牢之已经带着军队渡江,他又放低了目标,说:“就算逃走,也没什么丢人的!”

4.在关系到东晋存亡的秦晋淝水大战时,大破前秦名将梁成,为东晋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5.但他在后来,先是倒戈叛恭,然后又再次投降桓玄,在后来的一系列决策中,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被部下评论:“早年反王恭,不久以前反司马元显,如今又打算反桓玄。一个人一生当中三次反叛,怎能够立足于天地之间”,于是众叛亲离,人心尽失,最后误信人言,心灰意冷,自缢身亡。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铜币 +32 收起 理由
牛妞 + 8 + 32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童生

      UID
7041
      积分
164
      回帖
7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60
      铜币
255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25-3-4
      在线时间
1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19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浪费表情 于 2025-4-19 10:42 编辑

A.此人为:  ‌苏定方‌‌
线索匹配:1、被后世演义黑的很惨的大将军‌:苏定方在《说唐》《兴唐传》等小说中被丑化为反派(如暗杀罗成、迫害罗通),与真实历史中忠勇爱民的形象截然相反,符合“被演义抹黑”的设定。
2、效力于大一统王朝,服务了两朝皇帝‌:苏定方历仕唐太宗、唐高宗两朝,唐朝是继隋后的大一统王朝。
‌3、早年曾跟随一位名将出征,战功赫赫。自己也善于发现并培养人才,其倾囊相授的得意弟子也成为王朝的著名将领‌:早年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参与擒获颉利可汗;培养弟子裴行俭(唐朝名将、政治家),延续军事传承。
4、战功史无前例,西到大漠,东至大海,灭国擒主‌:‌西灭西突厥‌:生擒沙钵罗可汗,将唐朝疆域扩至中亚;‌东平百济‌:渡海灭国,俘虏国王扶余义慈;‌北征葱岭‌:击败西域叛军,俘虏都曼可汗;其战功覆盖“西至大漠,东至大海”,名副其实。
‌5、战功和晚年的封赏并不匹配,以至于皇帝在他死后为之落泪叹惜‌:苏定方晚年仅获“左骁卫大将军”职位,封赏远低于其功绩;唐高宗在其死后追赠幽州都督,哀叹“失一良将”。

B.此人为: 刘牢之
线索匹配:1、他是一代名将,且一位杰出君王曾是他的部将:刘牢之为东晋北府兵名将,其麾下部将刘裕(南朝宋武帝)后来成为杰出君主‌。刘裕在刘牢之麾下参与平定孙恩起义,为其早期军事生涯的重要阶段。
2、他效力的王朝曾命其讨伐另一位名将,这位名将后来也当了皇帝:东晋朝廷曾命刘牢之讨伐桓玄,而桓玄在击败东晋后短暂称帝(国号“楚”),成为实际掌权者‌。刘牢之虽一度投降桓玄,但桓玄最终称帝的轨迹符合“被讨伐者成为皇帝”的条件。
3、他曾打败某反朝廷武装,该武装首领听说他率军而来,畏惧而逃:刘牢之在镇压孙恩起义时表现出色,孙恩曾因畏惧其威名而退避海岛‌。此战展现了刘牢之的军事威慑力。
4、他在一场关系到所效力王朝生死存亡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奠定了这次战役最终胜利的基础:在桓玄叛乱中,刘牢之的倒戈直接导致东晋朝廷失去抵抗能力,虽其行为加速了东晋的灭亡,但这一事件本身决定了王朝的命运转折。
5、他最后失去人心,进退失据,最终自杀身亡:刘牢之投降桓玄后失去兵权,因无法调和与桓玄的矛盾且众叛亲离,最终自缢身亡‌。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铜币 +32 收起 理由
牛妞 + 8 + 32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秀才

忘川河畔引渡人

      UID
1937
      积分
648
      回帖
735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80
      铜币
2173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9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19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苏烈(苏定方)
线索匹配:
1.被后世演义黑得很惨
在《隋唐演义》《说唐》等小说中,苏定方被塑造成反派,设计害死罗成(虚构人物),形象极差。但历史上他是功勋卓著的军事家。
2.服务两朝皇帝(唐太宗、唐高宗),致力于大一统王朝
早年效力于窦建德、刘黑闼,后归顺唐朝,为唐太宗、唐高宗效力,参与唐朝统一战争和对外扩张。
3.早年随名将出征,善于培养人才
曾随 李靖 北伐东突厥,夜袭阴山,擒获颉利可汗(630年)。
他的弟子 裴行俭 成为唐朝名将,开创“西征名将”家族传统。
4.战功史无前例,灭国擒主
西征:攻灭西突厥(657年),生擒可汗阿史那贺鲁,使唐朝势力直达中亚。
东征:灭百济(660年),与刘仁轨共同平定朝鲜半岛。
5.战功与封赏不匹配,死后皇帝叹息
尽管战功赫赫,但晚年仅被封 左骁卫大将军、邢国公,未被列入凌烟阁功臣。
唐高宗在他死后感叹:“苏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卿等不言,遂使哀荣未及。

B.此人为: 章邯
线索匹配:
1.一代名将,一位杰出君王曾是他的部将
章邯是秦朝末期的大将,而 项羽(后来的西楚霸王)曾短暂是他的部下(项羽随叔父项梁起兵时,章邯是秦军统帅)。
2.效力的王朝(秦朝)命其讨伐另一位名将,这位名将后来也当了皇帝
秦二世命章邯镇压起义军,他曾率军击败 项梁(项羽的叔父),而项羽后来虽未正式称帝,但自封“西楚霸王”,实际相当于皇帝。
也可以理解为章邯曾与 刘邦(后来的汉高祖)作战,刘邦最终称帝。
3.打败某反朝廷武装,该首领听说他率军而来,畏惧而逃
章邯击败 陈胜吴广起义军 时,起义军首领闻风丧胆(如陈胜部将周文战败自杀)。
在巨鹿之战前,各路反秦军队对章邯十分忌惮。
4.在王朝生死存亡之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定陶之战(前208年),章邯击败项梁,几乎扑灭楚地反秦势力,使秦朝一度扭转危局。
若章邯彻底平定起义,秦朝或许不会灭亡,因此他的胜败直接关系秦朝存亡。
5.最后失去人心,进退失据,最终自杀而亡
巨鹿之战(前207年)后,章邯被项羽击败,因秦二世和赵高猜忌,被迫投降项羽。
后随项羽作战,但已失去威信,在楚汉战争中(前205年)因战败自刎而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390
      积分
254
      回帖
44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31
      铜币
2842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3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19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岳飞
B.此人为:袁崇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童生

      UID
8750
      积分
141
      回帖
15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33
      铜币
2147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25-3-7
      在线时间
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19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苏定方
线索匹配:第4点线索:他的战功史无前例,西到大漠,东至大海,灭国擒主。——他是唐朝开疆拓土的顶级名将:灭西突厥、平葱岭、伐百济,生擒三国君主,拓土至波斯边境,晚年镇守边疆抵御吐蕃

B.此人为:  高季兴
线索匹配:第3点线索:他曾打败某反朝廷武装,该武装首领听说他率军而来,畏惧而逃。——高季兴在荆南期间,曾镇压 ​​雷彦恭​​的叛乱。雷彦恭割据朗州(今湖南常德),听闻高季兴率军前来,竟不战而逃,最终被高季兴追击擒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208
      积分
278
      回帖
39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58
      铜币
2926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49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4-19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elens 于 2025-4-19 18:55 编辑

A.此人为:  唐朝名将苏定方
线索匹配:

1. 被后世演义“黑化”的形象
在《说唐全传》《隋唐演义》等小说中,苏定方被刻画为阴险狡诈、迫害忠良的反派角色,甚至虚构了他害死罗成等情节,与史实严重不符。
史实中的苏定方
  • 少年从军,骁勇善战,曾随李靖北伐东突厥,率200骑兵突袭颉利可汗牙帐,立下大功。
  • 唐高宗时期,他西征突厥、东平百济,灭三国并生擒其君主(西突厥沙钵罗可汗、百济义慈王等),将唐朝版图西扩至咸海、东至朝鲜半岛,堪称“灭国神将”。
  • 唐朝武庙六十四将之一,与李靖、李勣齐名。

2. 效力于大一统王朝,历经两朝皇帝
  • 唐太宗时期:随李靖参与灭东突厥之战,崭露头角。
  • 唐高宗时期:成为军事统帅,主导对西突厥、百济、高句丽的征伐,实现“三擒国主”的壮举。
  • 他辅佐两代帝王,为唐朝的边疆稳定和版图扩张立下不世之功。

3. 师承名将并培养人才
  • 早年追随军神李靖学习兵法,参与关键战役,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
  • 虽未明确记载其直接培养的弟子,但他提拔的将领如裴行俭等,后来成为唐朝中期的名将,延续了他的军事遗产。

4. 战功覆盖东西,灭国擒主
  • 西线:征西突厥,平定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打通中亚至波斯的通道。
  • 东线:率水陆联军跨海灭百济,仅用十余日便攻陷其都城,俘虏国王。
  • 史载其“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为唐朝开疆拓土贡献卓著。

5. 功高而封赏不显,皇帝叹惜
  • 苏定方虽被封为邢国公,但相较于其灭国之功,后世认为其封赏未完全匹配贡献。
  • 他晚年仍征战边疆,最终病逝于前线。唐高宗闻讯后悲痛不已,追赠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并配享太庙,以示尊崇。
  • 演义对其功绩的掩盖与丑化,导致民间长期低估他的历史地位,直至近年学界才重新评价其军事成就。


B.此人为:  项羽
线索匹配:

1. 一代名将,部下中曾有杰出君王
项羽是秦末著名军事统帅,刘邦在反秦初期曾与项羽共同效力于楚怀王。尽管后来刘邦独立发展并建立汉朝,但早期在楚怀王麾下时,刘邦与项羽存在一定的从属关系。楚怀王曾命项羽北上救赵(巨鹿之战),而刘邦西进攻秦,二者分兵协作,但项羽的威望和军事地位更高。
2. 奉命讨伐另一位后来称帝的名将
秦朝灭亡后,项羽分封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此后,项羽与刘邦展开楚汉争霸。尽管项羽未直接受命于某一王朝讨伐刘邦,但楚汉之争的本质是两大势力的对抗。刘邦最终击败项羽,建立汉朝,成为汉高祖。
3. 击败反朝廷武装,首领畏惧而逃
巨鹿之战中,项羽率楚军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击败秦军主力章邯、王离部。此战导致秦军主力崩溃,章邯投降,秦朝名存实亡。项羽的威名使各地反秦武装闻风丧胆,奠定了他“西楚霸王”的地位。
4. 在关键战役中奠定王朝存亡的基础
巨鹿之战是秦末决定性战役。项羽以5万楚军击溃40万秦军,彻底瓦解秦军主力,加速了秦朝灭亡,为楚汉争霸铺平道路。此战不仅扭转了反秦局势,也确立了项羽的军事霸权。
5. 最终失败自杀
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被刘邦联军击败,突围至乌江后自刎身亡。他的失败源于战略失误(如分封诸侯导致内部不稳)和失去民心(如焚烧咸阳、杀降卒等暴行),最终“进退失据”,以悲剧收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804
      积分
292
      回帖
177
      主题
2
      发书数
0
      威望
202
      铜币
3434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1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19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 苏定方
线索匹配:
苏定方在《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中常被刻画为反派角色,甚至被抹黑为“奸佞”
苏定方活跃于唐朝(大一统王朝),先后效力于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两代君主
少年时随父苏邕平定地方叛乱,展现军事才能,隋末投奔窦建德、刘黑闼,贞观年间重归唐朝,随李靖征讨东突厥,率先锋部队突袭颉利可汗牙帐,立下大功
苏定方注重传承军事才能,其弟子裴行俭后来成为唐朝著名将领,主持西域事务并屡建战功。
西线:657年任行军大总管,灭亡西突厥,擒获沙钵罗可汗,将唐朝势力扩展至中亚
东线:660年率军渡海灭亡百济(今朝鲜半岛),俘虏百济王扶余义慈,实现“东至大海”
此外,他还参与平定吐蕃、葱岭等战役,战功“史无前例”。
苏定方晚年仅获封邢国公,与其灭三国、拓疆万里的功绩相比,封赏明显不足。他病逝于西北前线后,唐高宗深感痛惜,追赠幽州都督,谥号“庄”

此人为:  刘牢之
线索匹配:
刘牢之曾为东晋北府军将领,其部将‌刘裕‌(即后来的宋武帝)在掌权后取代东晋建立刘宋王朝,成为南朝首位皇帝‌
东晋朝廷曾命刘牢之率军讨伐桓玄。桓玄于公元403年篡夺帝位,建立桓楚政权,成为实际称帝者‌
刘牢之在镇压孙恩起义时屡建战功,孙恩畏惧其威名,多次败退后逃亡海上,最终投水自尽‌
在淝水之战中,刘牢之作为北府军前锋将领,率精兵突袭前秦军队,为东晋取得决定性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牢之因反复投降桓玄、失去将士信任,进退失据,于公元402年自缢身亡‌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铜币 +32 收起 理由
牛妞 + 8 + 32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29 04:00 , Processed in 0.09452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