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楼主: 牛妞

[活动结束] 【阡陌丨周更活动】【数风流人物】第6期(初级&中级*双题)

 火..   [复制链接]

用户组:儒士

      UID
2525
      积分
223
      回帖
28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08
      铜币
2706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4-20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苏定方
线索匹配:
1.《说唐》《隋唐演义》中,苏定方是大反派
2.唐太宗、唐高宗两朝
3.随名将李靖北伐突厥,弟子裴行俭
4.灭西突厥(擒沙钵罗可汗),拓土至中亚;灭百济(擒扶余义慈)
5.生前未入凌烟阁;唐高宗“苏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卿等不言,遂使哀荣未及。兴言及此,不觉嗟悼。”

B.此人为:  刘牢之
线索匹配:
1.刘裕
2.慕容垂
3.孙恩
4.淝水之战(中的洛涧之战)
5.“‘一人而三反,岂得立也’...佐吏多散走...乃自缢而死。”(《晋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铜币 +32 收起 理由
牛妞 + 8 + 32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版主

版主勋章

      UID
780
      积分
967
      回帖
679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627
      铜币
6105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0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20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苏定方
线索匹配:
1、他是一位被后世演义黑的很惨的大将军。
- 演义形象:在《说唐全传》等小说中,苏定方被塑造成暗箭伤人、陷害忠良的奸臣,甚至被描写为杀害罗艺父子的反派。
- 历史真实:苏定方是唐朝初年功勋卓著的名将,参与平定东突厥、西突厥、百济等国,灭三国并生擒其君主,战功彪炳。后世史家评价其“骁勇多谋,名震异域”。
2、他效力于一个大一统王朝,服务了两朝皇帝。
- 苏定方活跃于唐太宗和唐高宗两朝:
- 唐太宗时期:随李靖出征东突厥,担任先锋,擒获颉利可汗,终结北方边患。
  - 唐高宗时期:主导西征西突厥、东征百济,平定葱岭以西,为唐朝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
3、他早年曾跟随一位名将出征,战功赫赫。他自己也善于发现并培养人才,其倾囊相授的得意弟子也成为王朝的著名将领。
- 师承名将:早年跟随李靖学习兵法,参与对东突厥的战役,积累实战经验。
- 培养弟子:其军事思想影响深远,弟子裴行俭(唐朝名将)继承其战略智慧,在边疆屡建奇功。
4、他的战功史无前例,西到大漠,东至大海,灭国擒主。
- 西征大漠:击败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平定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打通唐朝与西域的通道。
- 东至大海:率军跨海征讨百济(今朝鲜半岛),旬日灭其国,俘国王扶余义慈。
- 灭三国:东突厥、西突厥、百济均亡于其手,生擒三国君主,史称“三擒国主”。 5、他的战功和晚年的封赏并不匹配,以至于皇帝在他死后为之落泪叹惜。
- 晚年封赏:尽管战功显赫,苏定方生前仅被封为邢国公,未获更高爵位。相较于其贡献,封赏显得不足。
- 死后哀荣:唐高宗在其去世后追赠幽州都督,谥号“庄”,并配享武庙。史载高宗曾感叹:“定方于国有功,当褒赠之”。

综上所述,此人为: 苏定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贡士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重建论坛勋章

      UID
9910
      积分
3478
      回帖
3804
      主题
288
      发书数
278
      威望
1154
      铜币
4498
      贡献
0
      阅读权限
60
      注册时间
2025-3-11
      在线时间
19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4-20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jcjlg 于 2025-4-20 23:37 编辑

A.此人为:  苏定方

线索匹配:

1.苏定方在《说唐》《罗通扫北》等演义中被丑化为反派角色,设计害死罗成,最终被罗成之子罗通斩杀。这一形象与历史上真实的苏定方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演义对其“悲惨结局”的虚构渲染。

2.苏定方初随窦建德、刘黑闼起义,后归顺唐朝,效力于唐太宗、唐高宗两朝。他在贞观年间随李靖北伐东突厥,高宗时期更成为平定西域、百济的主将,助力唐朝实现“天可汗”体系的扩张。

3.贞观四年(630年),苏定方作为李靖的先锋,率二百骑兵夜袭颉利可汗牙帐,大破东突厥。他提拔的将领裴行俭(唐代名将、政治家)后来成为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才。

4.显庆二年(657年),苏定方灭西突厥,擒沙钵罗可汗;显庆五年(660年),跨海灭百济,俘国王义慈;龙朔元年(661年),平定葱岭以西诸国。其战功覆盖西至中亚、东至朝鲜半岛的广阔疆域。

5.苏定方虽被封邢国公,但晚年因唐高宗猜忌武将,未得重用。乾封二年(667年)去世后,高宗追赠其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并感叹:“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今乃不遂初心,深可悼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3343
      积分
256
      回帖
63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24
      铜币
1072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30
      在线时间
1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7
发表于 2025-4-21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李靖
线索匹配:
一:李靖在部分民间传说或文学作品中可能被艺术加工,呈现晚年谨慎避祸的形象,符合“很惨”的描述。
二:李靖历仕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参与唐朝统一战争与对外扩张,符合“大一统王朝,两朝皇帝”的线索。
三:他早年跟随名将韩擒虎学习兵法,其弟子苏定方成为唐朝名将,契合“早年跟随名将,培养人才”的描述。
四:李靖灭东突厥、平定吐谷浑,势力范围西至大漠,东至高句丽(近海),符合“灭国擒主”的战功。
五:他晚年虽封卫国公,但因谨慎避嫌未得更高封赏,唐太宗曾感叹其功绩与待遇,死后追赠殊荣,呼应“皇帝为之落泪叹惜”。
综上,李靖是符合所有条件的历史人物。


B.此人为: 刘牢之
线索匹配:
一:刘牢之是东晋北府军名将,其部下刘裕后来成为南朝宋的开国皇帝,符合“杰出君王曾是其部将”的描述。
二:东晋朝廷曾命刘牢之讨伐桓玄,而桓玄于403年篡位称帝(建立桓楚),契合“讨伐另一位名将,该名将后来称帝”的线索。
三:刘牢之在镇压孙恩起义中屡立战功,起义军闻其名常避战或溃退,呼应“反朝廷武装首领畏惧而逃”的细节。
四:他在平定孙恩起义中发挥重要作用,若起义成功可能直接威胁东晋存续,符合“奠定王朝生死存亡之战胜利基础”的条件。
五:刘牢之因反复倒戈失去部众信任,最终孤立无援而自尽,完全吻合“失去人心,进退失据,自杀身亡”的结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铜币 +20 收起 理由
牛妞 + 5 + 20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Quanah 扶老太太过马路,奖励 4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786
      积分
399
      回帖
124
      主题
12
      发书数
11
      威望
320
      铜币
1826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2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苏定方
线索匹配:
1、苏定方在《说唐》《兴唐传》等演义小说中被塑造成反派角色,诬陷杀害罗成,与正史中功勋卓著的形象大相径庭。
2、他活跃于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参与灭东突厥、西突厥、百济等战役,是唐朝开疆拓土的关键将领。
3、早年随李靖平定东突厥,夜袭阴山立下奇功。其弟子裴行俭成为唐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延续了他的军事思想。
4、率军击溃西突厥,生擒沙钵罗可汗,平定西域。跨海征伐百济,俘其国王义慈王,将唐朝疆域扩展至朝鲜半岛。
5、苏定方虽被封邢国公,但晚年仍被派遣戍边,未享显赫尊荣。据《旧唐书》载,他去世后唐高宗深感痛惜,叹“苏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追赠幽州都督,谥号“庄”。

B.此人为:  刘牢之
线索匹配:
1、东晋北府军名将刘牢之麾下曾有刘裕(后来的宋武帝),刘裕在南朝宋开国前作为其帐下参军,积累军事经验。
2、东晋末期,刘牢之被朝廷派遣讨伐桓玄。桓玄后篡位建立桓楚政权,短暂称帝。
3、在镇压孙恩起义时,刘牢之屡次击溃孙恩军队,孙恩闻其名而避战逃亡海岛,史载“恩惮牢之,避之海上”。
4、孙恩之乱席卷东南,动摇东晋根基。刘牢之率北府军力挽狂澜,击溃起义军主力,为东晋续命数十年。
5、刘牢之在桓玄掌权后反复无常,先降桓玄又欲反叛,因失信于部下而众叛亲离,最终自缢身亡。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铜币 +32 收起 理由
牛妞 + 8 + 32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3988
      积分
250
      回帖
146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76
      铜币
1669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3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21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苏定方
线索匹配:
1.演义形象惨烈:在《说唐》等演义中被丑化为反派,结局悲惨。
2.服务两朝皇帝:辅佐唐太宗和唐高宗,参与唐朝统一与扩张。
3.师从名将,培养人才:早年跟随李靖征战,其弟子裴行俭成为唐朝名将。
4.战功覆盖东西:西灭西突厥,东平百济,擒获多位君主。
5.封赏与功绩不匹配:虽战功赫赫,但生前未获显赫爵位,唐高宗在其死后追赠谥号,感叹其功绩。

B.此人为:刘牢之
线索匹配:
1.部将成为君王:刘牢之的部下刘裕后来建立南朝宋,成为宋武帝。
2.讨伐未来皇帝:东晋命刘牢之讨伐桓玄,桓玄后篡位称帝,建立桓楚政权。
3.击败反叛势力:刘牢之曾镇压孙恩起义,孙恩闻其名而溃逃。
4.关键战役定存亡:刘牢之统领北府兵,在平定孙恩之乱中力挽狂澜,但后来倒戈桓玄导致东晋局势恶化。
5.失势自杀:刘牢之因反复无常失去部众信任,最终众叛亲离,自缢身亡。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铜币 +32 收起 理由
牛妞 + 8 + 32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童生

      UID
5177
      积分
151
      回帖
6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47
      铜币
2407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21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苏定方
线索匹配:
1、在《说唐演义》中被塑造为反派角色(害死罗成),但真实历史中他是功勋卓著的将领,符合"演义黑化"特征。
2、活跃于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时期,参与唐朝统一战争与对外扩张,跨越两代帝王。
3、早年追随李靖(唐初第一名将)征讨东突厥,立下战功,亲自培养裴行俭(唐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实现"倾囊相授"的师生传承。
​4、西征​:攻灭西突厥,生擒可汗阿史那贺鲁,势力直达中亚;东征​:跨海灭百济(朝鲜半岛古国),俘虏国王扶余义慈,实现"东至大海";史载其"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战功史无前例。
5、晚年仅获封"左骁卫大将军",与其灭国功勋相比显薄。他去世时唐高宗叹惜:"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卿等不言,遂使哀荣未及。"


B.此人为:  项羽
线索匹配:

1、是秦末名将,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曾是他的部将,后来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
2、最初效力于楚怀王(楚王朝),后被命与刘邦共同伐秦。刘邦后来成为汉高祖。
3、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秦军主力,秦将章邯等人畏惧投降。此外,刘邦也曾因项羽的威名而暂时退让(如鸿门宴前后)。
4、巨鹿之战是推翻秦朝的关键战役,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为反秦势力的胜利奠定基础。
5、在楚汉战争中逐渐失去优势,众叛亲离,最终在垓下之战失败后自刎于乌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puppet1 在流浪艺术团客串小丑,获得 5 铜币 报酬.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4000
      积分
239
      回帖
22
      主题
9
      发书数
1
      威望
222
      铜币
3623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3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4-21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苏定方
线索匹配:
1. 被后世演义黑化的将军- 在《说唐全传》等文学作品中,苏定方被刻画为阴险狡诈的反派角色,甚至被描述为暗箭伤人的奸臣。然而,真实历史中的苏定方是唐朝开疆拓土的核心将领,战功卓著。
2. 效力于大一统王朝,服务两朝- 苏定方活跃于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两朝。他早年随李靖出征东突厥,后在高宗时期成为独当一面的统帅,为唐朝的统一与扩张立下汗马功劳。
3. 早年追随名将,培养弟子- 苏定方早年随名将李靖参与平定东突厥之战,因功升任中郎将。他善于培养人才,其弟子裴行俭(唐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在他的指导下成长为一代名将,并与其一同配享太庙。
4. 史无前例的战功- 苏定方一生灭三国,擒三主:- 西突厥:率军击败沙钵罗可汗,平定西域,将唐朝势力延伸至中亚。葱岭:远征帕米尔高原,巩固西部边疆。百济:仅用十天攻灭百济,生擒其国王,为唐朝控制朝鲜半岛奠定基础。他的征战范围西至中亚沙漠,东达朝鲜半岛海域,实现了“西到大漠,东至大海”的辉煌战绩。
5. 功高赏薄与帝王叹惜- 苏定方晚年虽官至左骁卫大将军、邢国公,但其封赏与其功绩相比仍显不足。据记载,唐高宗对其去世深感痛惜,曾感叹:“苏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今已逝矣,追念勋劳,良深悼惜。”。
B.此人为:  王敦
线索匹配:
1. 王敦是东晋初期的权臣和名将,曾担任大将军。晋明帝司马绍(后来的皇帝)在继位前,曾与王敦有过直接对抗。王敦在晋元帝司马睿时期权势极大,甚至一度掌控朝政。司马绍作为太子时,王敦曾试图废黜他,但未成功。
2. 东晋朝廷曾多次与王敦发生冲突。王敦第二次叛乱时,晋明帝司马绍调集军队平叛,其中包括陶侃、祖约等将领。陶侃后来成为东晋重臣,其曾孙陶渊明虽未称帝,但陶侃的势力在江南影响深远。不过更关键的是,王敦的对手司马绍本身就是后来的皇帝,体现了王敦与皇权的直接对抗。
3. 王敦在第一次叛乱中击败了朝廷军队,攻入建康,迫使晋元帝司马睿妥协。在第二次叛乱时,晋明帝司马绍亲征,王敦因重病失去对军队的控制,其部下在交战中溃败。司马绍的果断行动使王敦势力迅速瓦解。
4. 王敦的第二次叛乱直接威胁东晋的存亡。晋明帝司马绍在姑孰之战中集结兵力,通过分化瓦解王敦的盟友,最终击溃叛军。此战巩固了东晋的统治,避免了政权崩溃。
5. 王敦在第二次叛乱中因重病无法指挥,其部下或投降或溃散。战败后,王敦在进退失据中病逝。尽管他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自杀,但其失败和死亡标志着权势的彻底崩溃,符合“失去人心,进退失据”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1287
      积分
227
      回帖
42
      主题
3
      发书数
0
      威望
204
      铜币
2600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7
      在线时间
1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21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苏定方
线索匹配:
1.被后世演义黑化
苏定方在《隋唐演义》《说唐》等小说中被塑造成阴险反派,设计害死罗艺、罗成父子。真实历史中,他是唐朝开疆拓土的核心将领,受唐高宗器重。
2.效力于大一统王朝,服务两朝皇帝
苏定方活跃于唐太宗、唐高宗两朝,唐朝是公认的大一统王朝。
3.早年跟随名将出征,善于培养人才
早年跟随李靖出征突厥,担任先锋,生擒颉利可汗。其弟子裴行俭(唐代名将)受其兵法真传,后平定西域。
4.战功史无前例,灭国擒主
西至大漠:灭西突厥,生擒沙钵罗可汗。
东至大海:跨海灭百济,俘虏义慈王。
另灭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思结部,生擒首领都曼。
5.战功与封赏不匹配,皇帝叹惜
苏定方晚年仅官至左武卫大将军,未获国公之爵。去世后,唐高宗追赠其为幽州都督,亲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牌匾,并感慨:“定方于国有功,朕当厚恤之!”。

B.此人为: 慕容恪
线索匹配:
1.部将慕容垂(后燕开国皇帝)成为杰出君王;
2.讨伐冉闵(称帝者);
3.击败冉魏武装并迫使其溃逃;
4.廉台之战奠定前燕存续与扩张;
5.因政治失势自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usairaq 夜晚通宵加班,领取加班费 3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7556
      积分
227
      回帖
57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98
      铜币
2570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5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3
发表于 2025-4-21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唐朝名将苏定方


线索匹配:
1.被后世演义抹黑:在《隋唐演义》等小说中,苏定方被塑造成反派(如害死罗成),但正史中他是战功赫赫的良将。


2.效力大一统王朝,服务两朝皇帝:他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均效力,参与平定东突厥、西突厥、百济等重大战役。


3.早年跟随名将,培养人才:早年随李靖征战,后培养出裴行俭等名将,后者成为唐朝重要军事领袖。


4.战功覆盖东西,灭国擒主:
西至大漠:灭亡西突厥,生擒可汗阿史那贺鲁。
东至大海:跨海灭百济,俘其国王。
此外还平定葱岭以西的思结部,开拓唐朝疆域。


5.封赏不匹配与皇帝惋惜:苏定方虽功勋卓著,但生前封赏仅为邢国公。唐高宗在其死后感叹:“苏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卿等不言,遂使哀荣未及”,追赠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并图形凌烟阁。




B.此人为:东晋时期的著名将领刘牢之


线索匹配:
1.一代名将与部将称帝。刘牢之是东晋北府军的重要将领,其部下刘裕(后成为南朝宋的开国皇帝)曾是他的部将,符合“部将后来成为杰出君王”的描述。


2.讨伐后来称帝的名将。东晋朝廷曾命刘牢之讨伐桓玄。桓玄是东晋权臣,后篡位建立桓楚政权,自立为帝,符合“被讨伐者后来称帝”的条件。


3.击败反叛首领使其闻风而逃。刘牢之在镇压孙恩起义时,起义军首领孙恩多次因其威名而避战撤退,印证了“反朝廷武装首领畏惧而逃”的线索。


4.关键战役奠定王朝存亡。刘牢之在淝水之战中渡过涧水,临阵斩杀梁成及其弟梁云等,又派兵截断敌军回撤的渡口,敌军步兵骑兵全线崩溃,争渡淮水,被刘牢之斩杀俘获万余人,缴获全部器械。苻坚不久后也在淝水遭到惨败,逃回长安。稳固了东晋王朝根基,符合“关系王朝存亡之战”的描述。


5.失去人心与自杀结局。刘牢之因反复投靠不同势力(如桓玄),最终众叛亲离,进退无路后自缢身亡,吻合“失去人心,自杀身亡”的结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铜币 +32 收起 理由
牛妞 + 8 + 32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宝宝不开心”,wxfsy76 获得奖励棒棒糖一根,价值 2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29 03:55 , Processed in 0.06775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