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UID5650
好友0 人
听众0 人
收听0 人
阅读权限30
注册时间2025-3-3
最后登录2025-4-28
在线时间15 小时
用户组:儒士
UID5650
积分209
回帖112
主题1
发书数0
威望152
铜币2531
贡献0
阅读权限30
注册时间2025-3-3
在线时间15 小时
最后登录2025-4-28
|
我的选择是:C。
我的理由是:我们需要找出四个真话的组合,使得:
每个嫌疑人中最多有一个真话(因为如果一个人有两句或三句真话,那么其他真话会超过四句)。
根据真话的组合,能够唯一确定小偷是谁。
假设小偷是A、B、C、D,分别验证
假设小偷是A:
如果A是小偷,那么:
A的陈述:
“我曾经和C是朋友” — 可能是真或假。
“B连驾照都没有” — 可能是真或假。
“这个小偷肯定不知道这辆车是局长的” — 小偷是A,A知道车是局长的,所以这句话是假。
所以A最多有两句真话(1和2)。
B的陈述:
“C肯定就是你们要找的那个犯人” — 假(犯人是A)。
“我保证A绝对是无辜的” — 假(A是犯人)。
“我从来没坐过那种带轮子的汽车” — 可能是真或假。
所以B最多有一句真话(3)。
C的陈述:
“我在今天之前从来就没有见过A” — 可能是真或假。
“B肯定是无辜的” — 真(因为A是犯人)。
“我保证D才是你们要找的那个罪犯” — 假(A是犯人)。
所以C最多有两句真话(1和2)。
D的陈述:
“我保证C一定是无辜的” — 真(A是犯人)。
“废话,我肯定不是偷车贼” — 真(A是犯人)。
“我确信A一定是偷车贼” — 真(A是犯人)。
所以D有三句真话,这与“每人最多一句真话”矛盾(因为总真话数会超过4)。
因此,A不可能是小偷。
假设小偷是B:
如果B是小偷,那么:
A的陈述:
“我曾经和C是朋友” — 可能是真或假。
“B连驾照都没有” — 如果B是小偷,可能需要驾照开车,所以可能是假。
“这个小偷肯定不知道这辆车是局长的” — 小偷是B,B知道车是局长的(因为局长大发脾气,B可能知道),所以可能是假。
所以A最多有一句真话(1)。
B的陈述:
“C肯定就是你们要找的那个犯人” — 假(犯人是B)。
“我保证A绝对是无辜的” — 真(A无辜)。
“我从来没坐过那种带轮子的汽车” — 假(B是小偷,可能坐过)。
所以B有一句真话(2)。
C的陈述:
“我在今天之前从来就没有见过A” — 可能是真或假。
“B肯定是无辜的” — 假(B是犯人)。
“我保证D才是你们要找的那个罪犯” — 假(B是犯人)。
所以C最多有一句真话(1)。
D的陈述:
“我保证C一定是无辜的” — 可能是真或假。
“废话,我肯定不是偷车贼” — 真(B是犯人)。
“我确信A一定是偷车贼” — 假(B是犯人)。
所以D最多有两句真话(1和2)。
可能的真话组合:
B的2(“A无辜”)。
D的2(“我不是偷车贼”)。
还需要两句真话,可能在A的1或C的1或D的1。
假设A的1和C的1为真:
真话:A1, B2, C1, D2 — 共4句。
检查一致性:
A1:A和C曾经是朋友。
B2:A无辜。
C1:C之前没见过A — 与A1矛盾(“曾经是朋友”和“之前没见过”矛盾)。
所以不能同时A1和C1为真。
假设A1和D1为真:
真话:A1, B2, D1, D2 — D有两句真话,违反规则。
假设C1和D1为真:
真话:B2, C1, D1, D2 — D有两句真话,违反规则。
其他组合也会导致矛盾或超过四句真话。
因此,B不可能是小偷。
假设小偷是C:
如果C是小偷,那么:
A的陈述:
“我曾经和C是朋友” — 可能是真或假。
“B连驾照都没有” — 可能是真或假。
“这个小偷肯定不知道这辆车是局长的” — 小偷是C,C可能不知道车是局长的,可能是真。
所以A最多有两句真话(1, 2, 3中最多两句)。
B的陈述:
“C肯定就是你们要找的那个犯人” — 真(C是犯人)。
“我保证A绝对是无辜的” — 可能是真或假。
“我从来没坐过那种带轮子的汽车” — 可能是真或假。
所以B最多有两句真话(1, 2, 3中最多两句)。
C的陈述:
“我在今天之前从来就没有见过A” — 可能是真或假。
“B肯定是无辜的” — 真(C是犯人)。
“我保证D才是你们要找的那个罪犯” — 假(C是犯人)。
所以C最多有两句真话(1和2)。
D的陈述:
“我保证C一定是无辜的” — 假(C是犯人)。
“废话,我肯定不是偷车贼” — 真(C是犯人)。
“我确信A一定是偷车贼” — 假(C是犯人)。
所以D最多有一句真话(2)。
可能的真话组合:
必须选择四句真话,且每人最多一句。
可能的真话:
B1(“C是犯人”)— 必须为真(因为假设C是犯人)。
D2(“我不是偷车贼”)— 必须为真。
还需要两句真话,可以从A1, A2, A3, B2, B3, C1, C2中选择。
如果选择C2(“B无辜”),那么:
真话:B1, C2, D2 — 还需要一句。
可以选择A3(“小偷不知道车是局长的”):
真话:A3, B1, C2, D2 — 共4句。
检查:
A3:小偷(C)不知道车是局长的。
B1:C是犯人。
C2:B无辜。
D2:D不是偷车贼。
没有矛盾。
其他组合:
如果选择B2(“A无辜”):
真话:B1, B2, D2 — B有两句真话,违反规则。
其他组合也会导致矛盾或超过四句真话。
因此,C可能是小偷,真话为A3, B1, C2, D2。
假设小偷是D:
如果D是小偷,那么:
A的陈述:
“我曾经和C是朋友” — 可能是真或假。
“B连驾照都没有” — 可能是真或假。
“这个小偷肯定不知道这辆车是局长的” — 小偷是D,D可能不知道车是局长的,可能是真。
所以A最多有两句真话(1, 2, 3中最多两句)。
B的陈述:
“C肯定就是你们要找的那个犯人” — 假(D是犯人)。
“我保证A绝对是无辜的” — 可能是真或假。
“我从来没坐过那种带轮子的汽车” — 可能是真或假。
所以B最多有两句真话(2和3)。
C的陈述:
“我在今天之前从来就没有见过A” — 可能是真或假。
“B肯定是无辜的” — 真(D是犯人)。
“我保证D才是你们要找的那个罪犯” — 真(D是犯人)。
所以C最多有两句真话(1, 2, 3中最多两句)。
D的陈述:
“我保证C一定是无辜的” — 可能是真或假。
“废话,我肯定不是偷车贼” — 假(D是犯人)。
“我确信A一定是偷车贼” — 假(D是犯人)。
所以D最多有一句真话(1)。
可能的真话组合:
必须选择四句真话,且每人最多一句。
C的2和3必须为真(因为D是犯人),但这样C就有两句真话,违反每人最多一句的规则。
因此,无法满足只有四句真话的条件。
因此,D不可能是小偷。
唯一满足条件的假设是小偷是C。此时四句真话为:
A的第三句:“这个小偷肯定不知道这辆车是局长的”(小偷是C,C不知道)。
B的第一句:“C肯定就是你们要找的那个犯人”。
C的第二句:“B肯定是无辜的”。
D的第二句:“我肯定不是偷车贼”。
其他假设都会导致矛盾或超过四句真话。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