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楼主: 牛妞

[活动结束] 【阡陌丨周更活动】【数风流人物】第3期(初级*双题)

 火...   [复制链接]

用户组:儒士

      UID
5770
      积分
214
      回帖
31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98
      铜币
2601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1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1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宋太祖赵匡胤
线索匹配:
第一条线索:“他是皇帝。”
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960年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定都开封。
第二条线索:“他的一位兄长曾是高级将领。”
赵匡胤的兄长 赵普 是北宋初年的著名将领和宰相,曾协助赵匡胤完成“杯酒释兵权”,巩固了北宋的统治。
第三条线索:“他曾御驾亲征某敌国。”
赵匡胤在位期间多次御驾亲征,尤其是针对 北汉 和 辽国 的战争。他亲征北汉时,成功削弱了辽国的盟友,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第四条线索:“他热衷于读书,他和他的继承人都对读书做了流传千古的评价。”
赵匡胤本人虽然出身行伍,但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他曾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表达了对文化和治国的重视。而他的继承人 宋太宗赵光义 更是推崇读书,提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强调儒家经典对治国的重要性。
第五条线索:“他对一位大臣的评价也成了典故,且这典故还被后世一位伟人引用来赞扬其麾下的一位元帅。”
赵匡胤对 赵普 的评价“半部《论语》治天下”成为千古典故。后来, 毛泽东 在评价 粟裕 时,也曾引用这一典故,称赞粟裕“用兵如神,半部论语治天下”。


B.此人为: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李恪‌
线索匹配:
1、李恪的父亲李世民为唐朝开国宰相(尚书令),且文武双全,战绩卓著,文学上“善属文”,留有《帝范》《咏风》等诗文,书法成就被《书断》评为“工隶书、飞白”
2、李恪幼时“为人仁孝”却被误读为木讷,然李世民坚持“此儿类我”,成年后展现文武才能:“文学出众,骑射超群”,尤擅兵法谋略‌。
‌3、626年李恪随父征讨突厥期间,因李世民弑兄夺位心生不满,归途中欲袭营报复,被叔父李元吉劝阻‌,此事成为其与李世民关系转折点。
4、李恪于653年联合荆王李元景发动高阳公主案谋反,事败被胞弟李治赐死‌。
5、李治(唐高宗)并非李世民首任太子(原太子李承乾649年被废)。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童生

      UID
6520
      积分
144
      回帖
9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39
      铜币
226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25-3-4
      在线时间
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4
发表于 2025-4-1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宋太宗赵光义
线索匹配:
1.赵光义是北宋的第二个皇帝。
2.赵光义的哥哥赵匡胤在后周时曾担任殿前都点检,属于高级将领。
3.赵光义曾亲征辽国,大败而归,成为高梁河车神。
4.赵光义组织编撰《太平御览》等书。他的儿子宋真宗写过《劝学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流传千古。
5.赵光义评价宰相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毛主席曾引用此典故赞扬叶剑英元帅。

B.此人为:  桓玄
线索匹配:
1.桓玄是东晋权臣桓温的嫡长子。桓温文武双全,曾北伐,战功卓著,他的书法造诣颇高,史载其行草“骨力遒劲”。
2.桓玄年幼时因性格孤僻、寡言少语,被人轻视,认为他“痴钝”。但桓温有不同的意见,曾说:“此儿风神秀彻,终当继我志。”
3.桓玄曾随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出征。桓玄途中密谋趁乱袭杀孝武帝,被叔父桓冲察觉并阻止。
4.桓玄谋反后,他的弟弟桓谦暗中联合刘裕等北府军将领反叛。桓玄兵败逃亡,被桓谦部将冯迁截杀于江陵。
5.桓玄谋反的对象是晋安帝司马德宗。晋安帝之父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一任储君为司马德宗之兄司马德文(早夭),故司马德宗继位时已非孝武帝最初指定的继承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童生

      UID
2879
      积分
170
      回帖
11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64
      铜币
266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3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7
发表于 2025-4-2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w0200 于 2025-4-2 09:53 编辑

A.此人为:  赵光义
线索匹配:
1他是皇帝
2他哥没当皇帝之前是殿前司都点检
3他去打过辽国 获得 高粱河战神 称号
4他说 开卷有益 他儿写过劝学诗
5他说 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主席也用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赞扬过叶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3017
      积分
212
      回帖
46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88
      铜币
2385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3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2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宋太宗赵炅(赵光义)

1、他是皇帝:赵光义是北宋第二位皇帝,庙号太宗。

2、兄长曾是高级将领:其兄赵匡胤(宋太祖)在后周时期担任殿前都点检(禁军最高将领),后通过陈桥兵变称帝。

3、御驾亲征敌国:赵光义曾亲征北汉(灭北汉)和辽国(高梁河之战)。

4、热衷读书,继承人评价流传千古:赵光义组织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典籍,重视文治。其子宋真宗赵恒留下“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名句。

5、评价大臣成典故,后世伟人引用:赵光义评价宰相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毛泽东曾引用此典故赞扬叶剑英元帅。

B、此人为:杨玄感
1、宰相嫡长子,父亲文武双全:杨玄感是隋朝宰相杨素的嫡长子。杨素文武双全,战功显赫,文学造诣深厚,擅长书法。

2、幼年被视为痴呆,后展露才能:史载杨玄感少时“迟重”,被旁人轻视,但其父杨素认为他“不痴”,后其果善骑射、好读书。

3、随君主出征,欲袭君被叔父劝阻:杨玄感随隋炀帝征高句丽时,负责督运粮草,趁机起兵反叛。虽无明确记载“归途袭君被叔父劝阻”,但其叔父杨约曾参与家族决策,或暗合此情节。

4、谋反失败死于亲弟之手:杨玄感兵败后自杀,其弟杨积善为免其受辱,亲手杀死他(一说杨积善自刎未遂,杨玄感命其补刀)。

5、君主非前任第一任储君: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次子,原太子杨勇被废,符合“非第一任储君”条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童生

      UID
7621
      积分
126
      回帖
12
      主题
2
      发书数
0
      威望
119
      铜币
212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25-3-5
      在线时间
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5
发表于 2025-4-2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宋真宗赵恒
线索匹配:赵恒为宋太宗赵光义之子,继承皇位后成为北宋第三位皇帝;其兄长赵元佐(宋太宗长子)曾担任检校太傅、中书令等职;恒曾于御驾亲征辽国;赵恒创作《劝学诗》名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成为后世劝学经典,其子宋仁宗赵祯延续文治政策,开创“仁宗盛治”;赵恒曾评价宰相寇准为“朕之魏徵”,赞其直言敢谏。此典故毛泽东用,以“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赞扬彭德怀的胆识与功绩。

B.此人为:杨玄感

线索匹配:杨玄感的父亲杨素是隋朝的重要人物,官至楚国公,权倾朝野。杨玄感作为杨素的长子,符合这一身份;杨素不仅是军事家,还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据记载,杨玄感小时候发育较慢,世人都以为他是痴呆,但他的父亲杨素却认为他只是发育较慢,长大后,杨玄感喜爱读书,擅长骑射;杨玄感在隋炀帝时期跟随炀帝出征,期间因不满炀帝的昏庸和暴政,密谋叛乱。然而,他的计划被叔父杨林发现并劝阻,最终未能实施;杨玄感最终因叛乱失败被隋炀帝处死,而他的弟弟杨玄挺在叛乱中背叛了他,导致他失败;隋炀帝杨广是前任君主隋文帝次子,不是第一任储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2961
      积分
419
      回帖
270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83
      铜币
3318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20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2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刘秀
线索匹配:
1.他是皇帝:刘秀为东汉开国皇帝,史称汉光武帝。
2.兄长曾是高级将领:其兄长刘縯(刘演),西汉末年起义军将领,在反王莽过程中颇有功绩。
3. 御驾亲征某敌国:刘秀在位期间,曾亲征陇西割据势力隗嚣等。
4. 热衷读书,与继承人留读书评价:刘秀本人博学,推崇儒学;其子汉明帝刘庄也重视文教,推动东汉文化发展。
5. 对大臣的评价成典故,被后世伟人引用:刘秀评价大臣王霸“疾风知劲草”,后毛泽东引用此典故,赞誉彭德怀元帅在逆境中展现的坚毅品质。

B.此人为:元恂
线索匹配:
1.宰相嫡长子,父亲文武双全:此处需结合北魏背景,元恂父亲为北魏孝文帝(虽非传统宰相,但以帝王之姿兼具文治武功,推动汉化改革,诗文、治国能力卓著)。
2. 小时候被认为痴呆,父亲不认同,长大后读书骑射:元恂幼时体态肥胖,厌恶汉服汉礼,被部分人视为愚钝,孝文帝对其仍存教导之心,后元恂学习骑射等。
3. 随君主出征,归途想袭击君主,被叔父劝阻:元恂曾随孝文帝南征,后因反对汉化,企图逃回平城,虽无明确“袭击君主”记载,但行为隐含对抗孝文帝统治之意。
4.谋反失败死于弟弟之手:元恂谋叛事败,被废为庶人,最终被孝文帝赐死(注:部分线索细节与史实略有出入,若严格按文学化演绎理解,可匹配其谋反被处置的结局)。
5. 谋反时君主不是前任第一任储君:孝文帝废黜元恂太子之位后,改立次子元恪为储君,元恂谋反时,君主(孝文帝)的储君已非元恂。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069
      积分
267
      回帖
99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17
      铜币
1619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7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2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haoyf 于 2025-4-2 18:12 编辑

A.此人为: 赵炅(赵光义)
1、自己是皇帝宋太宗,兄长赵匡胤是后周高级将领
2、御驾亲征∶雍熙北伐。3、宋太宗∶“开卷有益”;宋真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4、宋太宗对吕端评价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毛主席评价叶剑英元帅∶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
1、杨素是隋朝宰相,参与南下灭陈、讨平江南、大破突厥等,有代表作《出塞》《赠薛播州》
2、杨玄感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幼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认为他痴呆。只有父亲杨素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不痴呆。”杨玄感长大后,好读书,爱骑射。
3、杨玄感随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回来时到了大斗拔谷,当时随从官员都很狼狈,杨玄感想袭击隋炀帝。叔父杨慎对杨玄感说:“朝士的心还是一致的,皇上还没有垮台的迹象,不可胡来呀!”杨玄感这才作罢。
4、杨玄感为其弟杨积善所杀。
5、杨玄感谋反时的君主是杨广,不是杨坚的第一任储君杨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0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0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童生

      UID
12471
      积分
195
      回帖
25
      主题
2
      发书数
0
      威望
181
      铜币
230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25-3-24
      在线时间
1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7
发表于 2025-4-2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宋太宗赵炅
线索匹配:
1、他是皇帝:是宋朝第二位皇帝。
2、他的一位兄长曾是高级将领:宋太宗的兄长赵匡胤是后周的高级将领,掌握兵权,后来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3、他曾御驾亲征某敌国:宋太宗曾御驾亲征辽国。
4、他热衷于读书,他和他的继承人都对读书做了流传千古的评价:他曾说过 “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他的继承人宋真宗赵恒说过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
5、他对一位大臣的评价也成了典故,且这典故还被后世一位伟人引用来赞扬其麾下的一位元帅:他评价大臣吕端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毛泽东曾用此典故来赞扬叶剑英元帅:“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
1、他是宰相嫡长子,他的父亲文武双全,战绩卓著,作文作诗水平都很高,还擅长书法:杨玄感是隋朝宰相杨素的长子。杨素是隋朝的开国功臣,他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曾参与平定北齐、南陈等战役,为隋朝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作文作诗水平都很高,还擅长书法。
2、他小时候许多人认为他痴呆,他父亲却有不同意见,果然他长大后喜欢读书骑射:《隋书·卷七十·列传第三十五》:体貌雄伟,美须髯。少时晚成,人多谓之痴,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不痴也。”及长,好读书,便骑射。
3、他曾跟随君主出征,归途中他曾想袭击君主,被他叔父劝阻而放弃:《隋书·卷七十·列传第三十五》:及从征吐谷浑,还至大斗拔谷,时从官狼狈,玄感欲袭击行宫。其叔慎谓玄感曰:“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玄感乃止。
4、他后来谋反失败死于亲弟之手:《隋书·卷七十·列传第三十五》:至葭芦戍,玄感窘迫,独与弟积善步行。自知不免,谓积善曰:“事败矣。我不能受人戮辱,汝可杀我。”积善抽刀斫杀之。
5、他谋反时的君主不是前任君主的第一任储君:杨玄感谋反时的君主是隋炀帝杨广。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他的哥哥杨勇原本是太子,但后来被杨坚废黜,杨广因此被立为太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703
      积分
283
      回帖
33
      主题
12
      发书数
10
      威望
250
      铜币
3246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3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2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宋太宗赵光义
线索匹配:线索1 宋太宗赵光义
线索2 赵光义的兄长赵匡胤(宋太祖)原为后周高级将领(殿前都点检),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宋朝,符合“皇帝兄长是高级将领”的线索。
线索3 赵光义继位后多次亲征,如灭亡北汉(979年)、北伐辽国(高粱河之战),展现其军事参与度。
线索4 本人提出“开卷有益”的著名论断,并组织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典籍;
其继承人宋真宗赵恒虽未留下同等影响力的读书评价,但延续崇文政策,推动科举兴盛,形成“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社会共识。
咸平元年(998年),赵恒以三馆秘阁书籍岁久不治,命秘阁校理杜镐等对图书进行分类排整,并著为目录。景德二年(1005年),赵恒命王钦若、杨亿等编修历代君臣事迹。该书内容庞大,自上古至五代,分门编纂,共分31部,1104门,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成书奏上,名曰《册府元龟》 ,共1000卷。这部书概括了全部十七史。其所引书,皆为北宋以前古本,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线索5 赵光义评价宰相吕端“大事不糊涂”,这一典故被毛泽东引用称赞叶剑英元帅在重大历史关头的决断力(如粉碎“四人帮”),实现跨越千年的政治智慧呼应。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315
      积分
269
      回帖
68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34
      铜币
2934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3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2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李世民
线索匹配:
1、贞观之治
2、兄长李建成
3、三次亲征高句丽
4、设弘文馆,推崇儒学
5、评价魏征及其他其他人,后被毛泽东引用评价彭德怀

B.此人为:杨玄感
线索匹配:
1、隋朝司徒杨素的长子
2、幼年时被很多人认为不聪敏、痴呆
3、随隋炀帝杨广出征吐谷浑,被他叔叔杨慎劝阻而放弃
4、举兵反叛,屡战屡败,最终走投无路,命其弟杨积善将自己杀死
5、谋反时的君主是隋炀帝杨广,杨广不是杨坚的第一任储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29 01:19 , Processed in 0.0832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