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楼主: 牛妞

[活动结束] 【阡陌丨周更活动】【数风流人物】第3期(初级*双题)

 火...   [复制链接]

用户组:儒士

      UID
3337
      积分
282
      回帖
73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45
      铜币
2482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3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7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赵光义
线索匹配:
1、宋太宗赵光义是北宋皇帝;
2、其兄赵匡胤原为殿前都点检,为禁军最高统帅,后周高级将领,后发动陈桥兵变称帝,建立宋朝;
3、赵光义在位期间曾御驾亲征北伐辽国;
4、赵光义热衷读书,主持编纂《太平御览》,提出 “开卷有益” 的千古名言;其继承人宋真宗写下《劝学诗》,亦流传千古;
5、赵光义评价大臣吕端 “吕端大事不糊涂”,毛泽东曾引用此典故赞扬叶剑英元帅。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
1、其父杨素与晋王杨广交结,助其成为太子并夺取帝位。杨广即位后,主持讨平汉王杨谅叛乱,累拜尚书令。
2、杨玄感幼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认为他痴呆。只有父亲杨素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不痴呆。”杨玄感长大后,好读书,爱骑射。
3、杨玄感随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回来时到了大斗拔谷,当时随从官员都很狼狈,杨玄感想袭击隋炀帝。叔父杨慎对杨玄感说:“朝士的心还是一致的,皇上还没有垮台的迹象,不可胡来呀!”杨玄感这才作罢。
4、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二次出征高句丽时,杨玄感趁机反叛,屯兵于黎阳,为大将军宇文述所败,杨玄感命其弟杨积善将其杀死,献首于朝廷。
5、杨玄感谋反时,在位君主为隋炀帝杨广。而前任太子本为隋文帝嫡长子杨勇,后杨广通过权谋成为储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3140
      积分
282
      回帖
41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61
      铜币
3022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7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loont 于 2025-4-2 07:50 编辑

A.此人为:赵光义
线索匹配:
1.赵光义是北宋第二位皇帝。
2.兄长赵匡胤在称帝前曾为殿前都点检,为禁军最高统帅。
3.赵光义曾御驾亲征辽国。
4.赵光义热衷读书,留下成语“开卷有益”,继承人赵恒作《励学篇》“书中自有黄金屋……”鼓励读书。
5.赵光义评价宰相吕端“大事不糊涂”,后被伟人引用赞扬叶帅。


B.此人为:杨玄感
线索匹配:
1.父亲杨素为尚书令,文学上“善属文,工草隶”,武能讨陈平叛征突厥。
2.杨玄感少时“痴顽”,但杨素认为他“不痴”,后来果然喜欢读书骑射。
3.杨玄感随隋炀帝征吐谷浑,归途中曾想袭击炀帝,被叔父杨慎劝阻。
4.杨玄感谋反失败后,让弟弟杨积善杀死自己。
5.杨玄感在隋炀帝杨广时谋反,前任隋文帝的第一储君是杨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6619
      积分
240
      回帖
41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19
      铜币
2730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4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7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李世民
线索匹配:
‌1.皇帝身份‌:李世民为唐朝第二位皇帝,开创“贞观之治”‌。
‌2.兄长身份‌:其长兄李建成在唐朝建立过程中担任军事要职,后成为太子‌。
‌3.御驾亲征‌:李世民曾率军击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稳定边疆‌。
‌4.重视读书‌:
李世民推崇儒学,设弘文馆招揽学者,并称“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其继承人唐高宗、武则天延续重视文教政策,武则天首创殿试制度,进一步推动科举发展‌。
5‌.典故评价‌:
李世民评价魏徵为“人镜”(“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此典被后世沿用‌。
毛泽东曾引用此典,称徐向前元帅为“党的一面镜子”‌
B。此人为:杨玄感
线索匹配:
‌1.父杨素为隋朝开国功臣,官至尚书令、司徒(宰相级),封楚国公‌。
2.杨素文武双全,曾率军灭陈、平定汉王杨谅叛乱,诗文书法造诣极高‌。
3.杨玄感幼年“晚成”,时人误以为愚钝,但其父杨素断言:“此儿不痴”‌。成年后“骁勇善骑射,好读书”。
4.杨玄感随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回来时到了大斗拔谷,当时随从官员都很狼狈,杨玄感想袭击隋炀帝,被叔父杨慎劝阻。
5兵败后命弟杨积善杀死自己,杨积善后被隋军处决‌,炀帝为隋文帝次子,原太子杨勇被废,故炀帝非“第一储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爱心会员

重建论坛爱心会员勋章重建论坛勋章

      UID
3002
      积分
1463
      回帖
82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21
      铜币
2696
      贡献
1200
      阅读权限
9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3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7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A.        此人为:赵光义
线索匹配:
1、        宋太宗;
2、        兄长为宋太祖赵匡胤,曾任后周殿前都点检(禁军高级将领)
3、        宋太宗在高梁河之战中御驾亲征辽国。
4、        宋太宗以“开卷有益”闻名,组织编纂《太平御览》等。其继承人宋真宗赵恒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名句。
5、        宋太宗评价宰相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毛泽东曾用“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赞扬叶剑英。

B.        此人为:杨玄感
线索匹配:
1、父亲是杨素,是隋朝的宰相,为隋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他也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作文作诗水平都很高,还擅长书法,可谓文武双全。
2、杨玄感幼时许多人认为他痴呆,但他父亲却对人说他不会痴呆,而事实也证明他长大后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3、杨玄感曾跟随隋炀帝出征高句丽,并且在归途中曾想袭击君主。
4、后来杨玄感因不满隋炀帝的统治,起兵谋反。但最终谋反失败,他让弟弟杀死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5、隋炀帝不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一储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ironcity 获得奖励 3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秀才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UID
691
      积分
772
      回帖
700
      主题
14
      发书数
4
      威望
411
      铜币
4770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8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7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赵光义
线索匹配:
1.他是皇帝:赵光义是北宋第二位皇帝,庙号太宗。
2.兄长曾是高级将领:其兄赵匡胤(宋太祖)原为后周禁军统帅,后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3.御驾亲征敌国:赵光义曾亲征灭北汉,后多次北伐辽国(如高梁河之战)。
4.热衷读书,继承人有读书评价:他主持编修《太平御览》等典籍,其子宋真宗赵恒留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名句。
5.对大臣评价成典故,后世伟人引用:他评价宰相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毛泽东曾以此典故赞誉叶剑英元帅在历史关键时刻的清醒。

B.此人为:杨玄感
线索匹配:
1.宰相嫡长子,父亲文武双全。杨玄感是隋朝权臣杨素的嫡长子。其父杨素为隋朝开国元勋,以军功封越国公,官至司徒(相当于宰相),文武双全:平定北齐、突厥,参与灭陈之战,是隋朝统一战争的核心将领;文才:善诗文书法,北周武帝曾命其起草诏书,史称“词义兼美”。
2.幼年“痴呆”,长大后善读书骑射。杨玄感幼年时性格木讷,常被误认为“痴愚”,但杨素坚持认为“此儿不痴”。成年后“姿容雄伟,美须髯”,精通骑射,熟读兵书,兼具文韬武略。
3.随主出征欲袭君,被叔父劝阻。隋炀帝征讨吐谷浑时,杨玄感随行。归途中因不满隋炀帝暴政,曾密谋袭击皇帝,但被叔父杨慎劝阻:“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
4.谋反失败,死于亲弟之手。613年,杨玄感趁隋炀帝二次东征高句丽时,在黎阳起兵反隋。兵败后与弟弟杨积善逃亡至葭芦戍,因不愿被俘受辱,命杨积善杀死自己。杨积善砍下其头颅后自杀未遂,后被隋军擒获处死。
5.谋反的君主非前任第一储君。杨玄感谋反的对象是隋炀帝杨广。杨广并非隋文帝杨坚的第一任储君(原太子为杨勇),而是通过夺嫡上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222
      积分
421
      回帖
410
      主题
3
      发书数
0
      威望
214
      铜币
3354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9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7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赵光义
线索匹配:
1.他是皇帝。宋太宗赵光义。
2.他的一位兄长曾是高级将领。赵匡胤,曾是后周高级将领(殿前都点检)。
3.他曾御驾亲征北汉、辽国。
4.热衷于读书,他和他的继承人都对读书做了流传千古的评价。宋太宗:“开卷有益”。宋真宗(继承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5.他对一位大臣的评价也成了典故,且这典故还被后世一位伟人引用来赞扬其麾下的一位元帅。评价吕端“大事不糊涂”。毛泽东赞扬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
1.杨玄感是隋朝宰相杨素的嫡长子。其父杨素文武双全,曾率军平定陈朝,文采出众,诗文书法俱佳。
2.杨玄感幼年时《隋书》载“人多谓之痴”,但杨素断言“此儿不痴也”。他成年后好读书、善骑射。
3.隋炀帝征高句丽时,杨玄感随军出征。归途中,他策划袭击炀帝,但其叔父杨慎(一说为杨约)劝其隐忍,暂缓行动。
4.杨玄感于黎阳起兵反隋,最终兵败。逃亡途中,其弟杨积善为免其受辱,亲手杀死杨玄感后自尽(未遂)。
5.杨玄感谋反时的君主为隋炀帝杨广,而杨广并非隋文帝的第一任储君(原太子为杨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身为渡劫期修士,fenghao0000 为了购买渡劫所需法宝,花了 1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好像只有首页有阡陌居的logo,其它页面都没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419
      积分
277
      回帖
73
      主题
6
      发书数
5
      威望
232
      铜币
2777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7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孙权
线索匹配:
“伟人赞扬元帅”,说的是教员赞扬粟裕是当代吕蒙,取自孙权对吕蒙的评价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典故。
兄长孙策是高级将领,孙权在吴国称帝,曾多次亲征,本人酷爱读书,《三国志》记载其 “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
孙权劝学吕蒙时留下名句:“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继承人孙登也以勤学著称,临终上疏仍劝孙权 “博采众议,宽以待人”,体现对读书治国的重视。

B.此人为:  杨玄感
线索匹配:
杨玄感幼年被众人认为 “痴呆”,但父亲杨素认为他非等闲之辈。
杨素文武双全,助隋文帝统一全国。
杨玄感随隋炀帝征讨土谷浑,归途时,他见隋军疲惫,企图袭击隋炀帝,被叔父杨慎劝阻,放弃行动。
杨玄感谋反失败后,命弟弟杨积善将自己杀死。
隋炀帝杨广不是第一任储君,原太子是杨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786
      积分
399
      回帖
124
      主题
12
      发书数
11
      威望
320
      铜币
1826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7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  赵光义
线索匹配:
1. 他是北宋第二位皇帝。
2. 其兄宋太祖赵匡胤早年担任后周禁军高级将领(殿前都点检)。
3. 曾两次御驾亲征辽国(979年高梁河之战、986年雍熙北伐),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均以失败告终。
4. 赵光义以崇文闻名,组织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大型类书,并留下“开卷有益”的典故。
    其子宋真宗赵恒在《劝学诗》中写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名句,进一步推广读书理念。
5. 赵光义曾评价名相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这一典故广为流传。
    毛泽东曾引用此语评价叶剑英元帅,称赞其在大事上的清醒与决断。


B.此人为:  李承乾
线索匹配:
1.  李承乾之父为唐太宗李世民,虽未任宰相,但李世民早年以军事才能闻名(如平定四方、玄武门之变),且精于诗文书法(《晋祠铭》为史上首部行书碑刻),堪称“文武双会”。其母长孙皇后出身关陇贵族,家族显赫(舅父长孙无忌为贞观朝宰相),广义上可对应“宰相嫡长子”的背景。
2. 李承乾幼年因足疾与性格内向被部分朝臣质疑能力,但李世民坚持培养他。成年后,李承乾“敏慧好学”,精通儒学经典(《孝经》《论语》)与骑射,印证了“读书骑射”之才。
3. 此条存在争议:李承乾未随李世民出征高句丽,但在长安监国时策划谋反。其叔父李元昌(李世民之弟)实为谋反同谋。
4.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因不满李世民偏爱李泰,联合侯君集、李元昌等谋反,事败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其弟李治(唐高宗)继位后,李承乾于流放中去世,虽非直接杀害,但属政治清算的结果,可引申为“死于亲弟之手”。
5. 李承乾谋反时的君主是李世民,而李世民并非唐高祖李渊的首任储君(原太子为李建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0591
      积分
254
      回帖
41
      主题
3
      发书数
0
      威望
232
      铜币
2710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4
      在线时间
2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7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A.此人为:宋太宗赵炅(也叫:赵光义)
  线索匹配:1、赵光义为宋朝第二个皇帝,庙号宋太宗。
                  2、赵光义的哥哥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赵匡胤本是北周将领。
                  3、宋太宗赵光义曾御驾亲征北汉。
                  4、赵光义和他的儿子宋真宗赵恒都喜欢读书。赵光义对读书流传千古的评价为:开卷有益。赵恒对读书流传千古的评价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5、赵光义曾评价大臣吕端,说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后毛主席曾用以评价叶剑英元帅,赞其“吕端大事不糊涂”。
B.此人为:杨玄感(隋朝将领)
  线索匹配:1、杨玄感为隋朝越国公杨素嫡长子。杨素曾任隋朝尚书令(即宰相),隋朝开国功臣,文武双全,能诗能文善书法。
                  2、杨玄感小时人以为痴呆,杨素说他不痴呆。其长大后喜欢读书骑射。
                  3、杨玄感曾随隋炀帝杨广征讨吐谷浑,回来时想袭击杨广,被其叔杨慎阻止。
                  4、杨玄感后谋反失败,命其弟杨积善将其杀死献给朝廷。
                  5、杨玄感谋反时的君主是隋炀帝杨广,前任君主杨坚的第一任储君本为杨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364
      积分
288
      回帖
40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67
      铜币
3012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7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A. 此人为:宋太宗赵光义(赵炅)
1. 皇帝身份:赵光义是北宋第二位皇帝,继承其兄赵匡胤(宋太祖)之位。
2. 兄长为高级将领:其兄赵匡胤在后周时期曾任殿前都点检(禁军最高统帅),后建立宋朝。
3. 御驾亲征:赵光义曾亲征北汉,灭国后继续北伐辽国,虽在高粱河之战中失利,但符合“御驾亲征”条件。
4. 读书评价:赵光义重视文化,主持编纂《太平御览》等典籍。其子宋真宗赵恒写下著名《劝学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父子二人均对读书有深远影响。
5. 典故引用:赵光义评价宰相吕端“吕端大事不糊涂”,此典故被毛泽东引用,赞誉叶剑英在关键时刻的清醒与决断。

B. 此人为:杨玄感
1. 宰相嫡长子:杨玄感是隋朝宰相杨素的嫡长子。其父杨素文武双全,既是开国名将,又擅长诗文书法,符合“文武双全,作文作诗水平高,擅长书法”的描述。
2. 幼年被视为痴呆:据《隋书》记载,杨玄感年少时“多痴呆”,但杨素认为他“不痴也”。成年后他勤奋读书、精于骑射,印证了父亲的观点。
3. 随君主出征欲袭君:隋炀帝征辽东时,杨玄感负责督运粮草。他趁机起兵反隋,计划袭击隋炀帝。其叔父杨约曾劝阻,但杨玄感未采纳,最终起兵失败。
4. 谋反失败被弟所杀:杨玄感兵败后,命其弟杨积善将自己杀死以避俘辱。杨积善刺死兄长后自杀未遂,后被隋军处决,符合“死于亲弟之手”。
5. 君主非首任储君: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次子,原太子为杨勇(后被废),符合“谋反时的君主不是前任君主的第一任储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铜币 +24 收起 理由
牛妞 + 6 + 24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台风把 我电话响了 家中玻璃砸烂,损失了 4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29 04:42 , Processed in 0.12185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