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楼主: 牛妞

[活动结束] 【阡陌丨周更活动】【数风流人物】第2期(初级)

 火...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窗前听雨眠

      UID
5330
      积分
884
      回帖
423
      主题
91
      发书数
26
      威望
601
      铜币
4051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117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0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宇文宪
线索分析:
1.宇文宪的父亲是北周文帝宇文泰,而他的伯父宇文护是北周初期的权臣,曾连续废立三位皇帝,独揽朝政大权。宇文泰虽未称帝,但作为西魏的实际控制者,其地位相当于“一国之相”。
2.宇文宪自幼聪慧机敏,文武兼备。史载他“善骑射,工书法”,兼具军事才能与文化修养。在战场上,他曾率军击败北齐,并在灭北齐的关键战役中担任主将,战术灵活,屡建战功,被北周军队视为核心统帅。
3.宇文宪虽未直接担任史官,但其家族成员(如侄子宇文邕)主导了北周的政治改革。宇文宪本人因功被封为“齐王”,并在军事和政治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地位相当于国相。此外,北周灭亡后,其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世评价的重点人物。
4.宇文宪虽未直接主导改革,但他所处的北周在周武帝宇文邕统治期间推行了禁佛、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等改革,国力大幅提升,成功统一北方。然而,北周后期因宣帝宇文赟的昏庸统治迅速衰落,宇文宪的改革努力未能挽救国家颓势。
5.宇文宪因功高震主,遭到周宣帝宇文赟的猜忌,被诬陷谋反而处死。他死后,北周失去军事支柱,中央政权陷入混乱,最终被杨坚(隋文帝)篡夺,北周灭亡。史评认为,若宇文宪未被冤杀,北周或能延缓灭亡。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asdfmm 经过了千辛万苦,捕捉了一只楼主,获得奖励 4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804
      积分
292
      回帖
177
      主题
2
      发书数
0
      威望
202
      铜币
3434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10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0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  诸葛亮

线索分析:
1、家族背景‌

诸葛亮的伯父诸葛玄受刘表举荐任豫章太守,曾短暂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可视为权臣‌。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相当于地方高级行政官)‌
父系家族的仕宦背景符合“伯父是权臣,父亲是国相”的描述‌

2、文武才能‌

诸葛亮善书法,史载其篆、隶、草书皆精,尤工“八分书”,其《远涉帖》等作品被后世推崇‌。
军事上,他指挥赤壁之战、南征北伐,以火攻、八阵图等战术闻名,印证“能指挥战斗”的特点‌。

3、‌官职与史籍贡献‌

诸葛亮任蜀汉丞相,同时主持编修《蜀科》(法典)和史官体系,其《出师表》《后出师表》兼具政论与史论价值,符合“国相兼史官”身份‌。

4、‌改革与国运‌

诸葛亮在蜀汉推行屯田制、盐铁官营、整顿吏治等改革,短期内恢复国力,但受限于三国格局和蜀地资源匮乏,最终未能逆转汉室衰亡‌。

5、‌结局与争议‌

诸葛亮死后29年,蜀汉被魏国所灭,符合“改革有效却无力回天”的结局‌。
诸葛亮因北伐未竟抱憾病逝,后世对其“穷兵黩武”的争议持续千年,可视为“含冤”的隐喻‌。
蜀汉灭亡与其政治遗产的断层直接相关,印证“死后国家迅速灭亡”‌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2354
      积分
280
      回帖
141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09
      铜币
2591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96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0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  蒙元的脱脱

线索分析:
1 权贵世家 伯父权臣 父亲右丞
2+3 文治上 拜过不止一次相 修过宋史 另外这类人必然在书画一道上有些造诣 武功上 带兵平过红巾
4+5 史书上评价他的死(人死政息 改革中止)是蒙元覆灭转折点 而后来又曾被人平反过

PS:题外话,感觉这描述有点不严谨(也可能太过严谨就等于公布答案),能文能武和能指挥战斗,这俩上下限差别太大了,就好像刘邦和李世民都“能统大军”,但他俩这“能统大军”是一个概念吗。
PPS:考虑到是初级题,所以我赌是脱脱,毕竟史书记载里是算作他带兵平过红巾,但稍微多了解点历史就知道他具体怎么带兵的,以及在“知兵”方面暴过哪些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身为渡劫期修士,毒毒果实能力者 为了购买渡劫所需法宝,花了 5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童生

      UID
1797
      积分
176
      回帖
32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59
      铜币
258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2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0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李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1211
      积分
274
      回帖
49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49
      铜币
2858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6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0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斛律光

线索分析:
1.斛律光出身于北齐顶级门阀,父亲斛律金是北齐大司马(相当于国相),伯父斛律平官至太尉,均为北齐重臣,家族权势极盛。
2.斛律光不仅是北齐名将,多次率军击败北周,指挥过玉璧之战等经典战役,还擅长骑射、工于书法,史载其 “工骑射,兼善属文”,是典型的文武双全之才。
3.斛律光官至左丞相(国相级别),权倾朝野。尽管史料未明确记载他担任史官,但他主持编修过《齐律》,且作为北齐柱石,其言行被史官重点记录,可视为在历史上兼具 “国相” 与 “史官关联” 的双重身份。
4.斛律光在任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整军、肃贪措施,一度稳定北齐局势,但因北齐后主高纬昏庸,政治腐败已积重难返,改革未能挽救国家衰亡。
5.572 年,斛律光遭奸臣祖珽、穆提婆诬陷,被北齐后主冤杀。四年后(576 年),北周大军攻齐,北齐因失去斛律光这样的支柱而迅速溃败,577 年北齐灭亡。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4692
      积分
290
      回帖
57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261
      铜币
2688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3
      在线时间
35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0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脱脱(脱脱帖木儿)

线索分析:
国相兼史官的历史上不少,但是还写的一手好字的就没有几个人了,司马光算一个,元朝的脱脱也算一个。
但是司马光没搞过改革,相反,他还反对王安石的改革,所以司马光排除,那么只剩下脱脱了。
脱脱的伯父伯颜是元朝权臣,父亲马札儿台曾任丞相,符合条件1。
脱脱本人能文能武,文就不说了,能当丞相,还能编史书,武的方面,脱脱曾率领元军大败张士诚的起义军。同时他写的一手好字,有《题璇玑图》等书法作品传世,符合条件2。
脱脱本人是元朝丞相,主持编撰了《辽史》《金史》《宋史》,符合条件3。
脱脱曾进行过改革,史称“脱脱更化”,虽有成绩,但终究无力回天。符合条件4。
至正十五年十二月,脱脱在中书平章政事哈麻矫诏下被迫饮鸩自尽,他死后12年,徐达率军攻陷元朝的首都大都,元朝灭亡。符合条件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此心安处 送迷路的小孩回家,奖励 4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童生

      UID
10959
      积分
165
      回帖
7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61
      铜币
2487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25-3-16
      在线时间
1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9
发表于 2025-3-20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  脱脱

线索分析:除第二条能文能武存疑,其他都符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0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0 答案正确,分析不全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御风逐日 在白宫门前卖烤红薯,赚了 4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儒士

      UID
7894
      积分
213
      回帖
18
      主题
6
      发书数
5
      威望
196
      铜币
2625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25-3-5
      在线时间
23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0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 脱脱  
线索分析:  
1. 脱脱的伯父伯颜是元朝权臣,曾官至中书右丞相,父亲马札儿台亦任中书右丞(相当于国相),符合家族背景显赫的条件。  
2. 脱脱能文能武,书法造诣颇深,曾率军镇压农民起义(如高邮之战),展现军事才能。  
3. 脱脱两度出任元朝中书右丞相,主持朝政,同时负责监修《辽史》《金史》《宋史》,兼具国相与史官身份。  
4. 他推行“更化”改革,恢复科举、减轻赋税,但未能扭转元朝衰落趋势,起义频发。  
5. 脱脱遭奸臣弹劾流放,后被赐死,元朝在其死后仅13年(1368年)即被明朝取代,符合“国家迅速灭亡”的描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铜币 +12 收起 理由
牛妞 + 3 + 12 答案正确,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风絮几许 调戏牧羊犬,被咬,打防疫针,花费 3 铜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童生

      UID
2699
      积分
154
      回帖
22
      主题
2
      发书数
1
      威望
141
      铜币
222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25-3-2
      在线时间
11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3
发表于 2025-3-20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onzz 于 2025-3-20 18:57 编辑

此人为: 北魏名臣崔浩

线索分析:
线索1 家族背景显赫
  • 伯父崔逞:北魏初期重臣,曾任御史中丞、尚书等职,以刚直著称,曾因触怒道武帝被贬,但仍属权臣之列。
  • 父亲崔宏(字玄伯):北魏开国元勋,官至吏部尚书、天部大人(相当于宰相),制定北魏早期典章制度,被拓跋珪誉为“朕之张良”。

线索2 文武全才与书法造诣
  • 文:崔浩博览经史,精通天文历法,书法尤擅隶书,时人称其字“世宝其迹”。
  • 武:多次随太武帝拓跋焘北伐柔然、征讨胡夏,献计“分兵奇袭”“以逸待劳”,助北魏统一北方。

线索3:国相与史官双重身份
  • 官至司徒(三公之一,相当于宰相),辅佐太武帝推行汉化改革。
  • 主持修撰《国书》(北魏国史),秉笔直书鲜卑早期历史,埋下祸根。

线索4 改革成效与国家颓势
  • 汉化改革:崔浩力主“整齐人伦,分明姓族”,试图以汉族门阀制度改造鲜卑贵族,虽强化中央集权,但激化胡汉矛盾。
  • 灭佛运动:建言太武帝灭佛,导致社会动荡,未能解决北魏深层危机,国家积弊难返。

线索5 冤死与国运终结
  • 国史之狱:因《国书》直书拓跋氏早期“丑恶事”,被鲜卑贵族诬以“暴扬国恶”,450年遭灭族,死前备受酷刑。
  • 北魏衰亡:崔浩死后,北魏陷入胡汉对立,六镇起义爆发,53年后分裂为东魏、西魏,政权名存实亡。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币 +2 收起 理由
牛妞 + 2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用户组:童生

      UID
9733
      积分
185
      回帖
55
      主题
1
      发书数
0
      威望
157
      铜币
256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25-3-10
      在线时间
1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20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为:  晏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29 07:29 , Processed in 0.18422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