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居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新人报到
查看: 156|回复: 0

内外兼修永远都适用——读《红与黑》

[复制链接]

用户组:秀才

      UID
1971
      积分
840
      回帖
49
      主题
180
      发书数
0
      威望
725
      铜币
3183
      贡献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25-3-1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3-4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曾写到,这是一个选择、决策,比博学更有用的时代,因为我们有搜索引擎,可以随时知道自己想了解的一切。但读了这本书,我突然意识到我的观点有些狭隘了。于连这个并不为人所赞誉的角色,如果从另外的角度来欣赏,他身上的内外兼修很值得我们学习。

  于连的貌美,在书中贯穿始终,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才华也同样出众。虽然作者对于连的定位是年轻的野心家,虚伪,钻营,但作者不否认他的才华——“于连人文素养甚佳”。在最初,如果不是他会拉丁文,如果不是他能够熟练的背诵《圣经》,他是无法跨越阶层,生活在市长家的客厅里,并让女主人爱上他的。

  他喜欢看书,因而可算得上“博学”。博学带给人的好处,首先是与人交往时有谈资。说一些别人感兴趣,却又不太懂的,会有专业的魅力。说一些别人感兴趣也懂的,那就是知己。现代人交往的尬聊,往往就是我们太过于依赖网络,舍弃了阅读,也舍弃了博学,最终舍弃了一个有趣的灵魂。

  博学的另一个好处,是“学”与“变”的过程。书中有大量关于于连内心的描写,内心紧张时,行为表现出局促;内心充满勇气和自信时,行为变得张扬和大胆。

  这些内心改变而导致的行为变化,来自于他因博学而得到的赞誉,让他不断的增加自信;也在于他不停的吸取周围的知识,不断的改变完善自己的技能。

  书中写到,他让瑞那妇人给他讲述上流社会的情形,让自己尽量脱离原有阶层的影响。他把自己与贝藏松大主教辩论时对方的观点据为己有的阐述出来,来赢得周围人的赞誉。

  不去论断这些行为是否过于钻营,就学习和成长的观点来说,于连是一个好榜样。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是不完美的,但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是可塑的,只要生命不曾停止,我们的可塑性就会一直存在,不过早的放弃,相信通过学习,通过成长可以所有改变,才是精髓。

  内在说完,我们聊外在。书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于连进入市长家做家庭教师要置装,到侯爵家工作也要置装。虽然我们现代生活的环境,已经大大不同与过往。但由外在来定义一个人的习俗,并没有改变。为什么今天依旧有校服,依旧有工装,因为可以最短时间划分人群。

  人的大脑天生懒惰,能走捷径就不会太勤奋的去思考。对于现实的判断也是如此。在生活中,信息爆炸,对一个陌生人最直观的判断,就是一个人的外表。

  从妆容到服饰,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会形成非常重要的第一印象。由第一印象被迅速的划分为是什么人,如果这个人有开口说话的机会,也许还有改变的可能,如果没有,就会止步于此。

  这也是今天广告盛行,网红盛行的原因所在。因为在人的潜意识中,会把穿着同样衣物,使用同样物品的人划分为一类。所以网红展现出人们想要过的那种精致生活,视频中带货的商品,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购买了同样的物品,就拥有了和视频中网红同样的生活,同样的社会身份,因为“我们是一类人”。

  也许多数看这本《红与黑》的人都会鄙视于连,谴责于连,但我从他身上看到的是跨越时间和空间通用的亮点,这是我看这本书的收获,希望同读这本名著的你也能有所收获。

  总字数:1107
  作者:可可胡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7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5-4-29 17:14 , Processed in 0.07813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